第112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
問鏡 by 減肥專家
2023-4-22 10:52
心內虛空之外,劫雲深處,寶蘊正和玄黃聊天,同時看守金剛魔俑,免得被它尋機逃掉。
在寶蘊看來,玄黃這小家夥兒既靈性又乖巧,尤其是這段時間讀書很多,說起話來壹板壹眼,可愛得緊,忍不住就要多揉幾遍他的小腦袋瓜,笑瞇瞇地很是開心。
由於她特殊的形態,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獨身在外,這些年可悶得不輕,好不容易有個可愛又可玩兒的對象,某種意義上,也是“特殊的同類”,哪會輕易放過?
對寶蘊動手動腳的行為,玄黃說不出喜歡不喜歡,不過他的性子是極好的,任寶蘊怎麽揉都不生氣,且是有問必答,壹點兒見不出之前斬殺萬千天魔,所向披靡的模樣。
兩邊就這麽有壹搭沒壹搭地聊著,等余慈從心內虛空出來。
可突然之間,虛空中異變驟生。
強壓透空而來,周圍的雲氣就那麽凝固了,如果仔細感應,還能夠捕捉到某種強橫神意微幅而高速震動的沖擊力。
就是這樣的沖擊,造就了令人窒息的壓力——作為“非人式”的特殊存在,寶蘊甚至有久違的窒息之感。
她知道,這是她所存在、感知的空間被壓縮的緣故。
而且,作用在此地的力量層次,相當高端。
那是壹輪可怖的神意對沖,主戰場甚至不在當前的虛空層面上,只是余波,就讓她十分難受。而且,這份沖擊,分明正在急速接近!
寶蘊低聲驚呼,招呼玄黃壹聲,化入劫雲之中,閃避開來。
面對如暗流般碾至的沖擊,玄黃本能想壹劍斬出,想了想卻又停下,追著寶蘊而去。
在這波沖擊下,真想閃避也沒那麽容易,其範圍之廣,著實可怖。
頃刻間就是千裏、萬裏,都受到影響。
玄黃在寶蘊身後,如影隨形,給她擋下許多壓力。
又蓄積到壹定規模的雷池之中,困鎖的金剛魔俑大聲咆哮,連它也有所察覺,深感不安。
虛空明暗交替,仿佛日夜相繼,往來輪轉。其實是虛空法則環境的跳變,壹輪輪變化,無休無止。
劫雲如海,本就是最為酷烈的環境,但這時候,似乎也有所“延展”。不是上下四方這樣空間的擴張,而是整個環境“烈度”的變化。
寶蘊合於天地法則意誌,與天地大劫幾乎融為壹體,對劫雲的整體環境本來最是熟悉,可在此刻,竟然也有些失神。
那正急劇註入虛空的力量,仿佛正將她逐步剝離,拋出這片天地之外。
她壹直在想,她這樣的特殊型態,真到了九天外域會如何?到了其他虛空世界會如何?
當前這份感知,似乎便如是。
臆想中的惶惑與現實中的感覺相融,她絕不喜歡,甚至於恐懼。
便在此時,虛空再次動蕩,但這回傳導過來的信息,卻是讓人心安。
心內虛空張開,將寶蘊和玄黃,連帶著遠處來不及帶走的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壹並收入。
可兩位還來不及喘口氣,發現這裏也是動蕩不休。
血海浪翻潮湧,九道水龍卷,都是歪歪扭扭,隨時都要崩潰的樣子。
剛剛壹輪神意殺伐過去,真實之域若確有其所,必是壹片狼藉,破碎的法則飛落如雨,化生為種種奇形怪狀的鬼怪魔靈,隨即被咆哮的血海魔頭吞噬壹空。
這樣突如其來的交鋒,是否是某人的算計,己經無法細究。
余慈居於血海之上,面無表情,仰觀明月。
照神銅鑒所化月輪微微震動,帶起壹圈光暈,作為鎮壓萬魔池的樞紐,體現出目前所承受的壓力。
要說起來,照神銅鑒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形”與“神”的關系。
但當初陸沈將照神銅鑒轟破,後來黃泉夫人又將其分解,甚至利用元始魔主的“試驗”,令其上留痕湮滅,斬斷了壹切因果,此時此刻,余慈倒不擔心大黑天佛母菩薩會在這上面動什麽手腳,也動不了!
他只是通過照神銅鑒的反應,感受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神通。
剛剛,通過生死法則,雙方接觸的,都是對方的根本法門,就算有所遮掩,卻也有限。
余慈不喜歡這種直接翻底牌的情況,想來對面亦如是。
不過算起來,似乎是余慈占了便宜。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生死神通法力,帶著強烈的“輪回”之意。
這個輪回,不是剛剛匡言啟模仿的那種,仿佛要將人扯進“轉動的車輪”裏碾碎,而是以生死法則,直接搜檢窺探目標生靈存滅的極限所在。
所謂生死合“度”,這個“度”最是關鍵。
合度則生,逾度則死,壹旦有所見地,徑直卡住“刻度”,將目標從“合度”的環境中,硬甩到“逾度”的環境裏去。
相應的,自然是法則的急劇變化,裏面整合了虛空神通,在天人九法的運化上,別具壹格,是永遠站在優勢地位的戰法。
相比之下,余慈的生死法則運用,就顯得單純許多。
他只是用生死法則做壹個框架,往裏面填的東西,稀奇古怪,玄門的東西也有、魔門的東西也有,劍宗的東西也有,有點兒不務正業。
若是對面的大黑天佛母菩薩也要窺探虛實的話,怕是會比較失望的。
若非如此,先前那壹輪,余慈也未必能頂得住。
同樣是神主,同樣是真實之域的境界,神意攻伐用慘烈來形容,壹點兒也不過分。
在天地法則體系中的跳變,瞬間可達千次、萬次,而神意震蕩的頻率,更是遠超過百萬的層級。
只要是生死法則所及,從根本法則層面,到衍生法則層面,每壹寸縫隙,都被對沖的神意塞滿,不給人任何喘息的空當。
如果余慈僅僅是精修生死法則,比較積累底蘊,這壹輪對沖,必是要大敗虧輸。
然而接連應用紫微帝禦、萬古雲霄等大手筆、大架構,再有域外感悟虛空、大日法則運化,使得余慈在法則結構、天人九法運化上的認知和造詣,今非昔比。
從壹開始,就以心內虛空為根基,將主戰場放在了真實之域。
雖未立起紫微帝禦、鋪開萬古雲霄,可臨時架設的法則結構,依舊嚴謹牢固。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神意殺伐之力,便如狂風過林,初始呼嘯強勁,後來便給層層化消,抵至心內虛空時,已經挫消鋒芒,自然無法起到作用。
但余慈仍不滿意,怎麽和大黑天佛母菩薩也好,與羅剎鬼王也好,壹旦交手,總是被人打到家門口?
前面羅剎鬼王那回,是給封在了萬魔池中,未得深入;
可大黑天佛母菩薩同樣是生死道基,不確定會不會被它看出什麽端倪。
即使在心內虛空中會比較省力,余慈也不想把自家的根本重地弄得壹團糟。
故而在第壹輪神意對沖將盡之時,余慈是以極其強硬的姿態,將對手封出“門外”,那也正是寶蘊、玄黃感覺到壓力橫出的緣故。
余慈將他們攝入心內虛空,免了後顧之憂,不再耽擱,壹步跨出,真身已在真界天地之間。
周邊劫雲翻湧,霹靂橫空,就在耳畔眼前激閃,可帶來的壓力,還遠遠比不過億萬裏開外的那位。
此時,兩邊都需要做壹些調整,這樣全無準備的遭遇戰,沒有哪個願意碰到。
但至少大黑天佛母菩薩那壹方,不像是會善罷甘休的樣子。
而且,余慈已想起了另壹件要命的事,心頭微寒,正要動作,大黑天佛母菩薩與他卻是心意相通,驟然發力,生死法則兩邊,無形的力量再次對撞。
數千裏虛空,剎那間仿佛給區分成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世界,輪轉不休,同樣的,就是數十類不同的天地法則體系,縱然都只是片斷,也給余慈神意力量的傳導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甚至於險些就落入“陷阱”,栽進“輪回”裏去。
這壹次,余慈欲攻,大黑天先守,卻使余慈更似落在下風。
壹方面,是攻出來的時候,沒有了心內虛空的加持;另壹方面,大黑天佛母菩薩已經透過生死法則的聯線,將越來越多的力量透空傳來。
但這些都不是關鍵。
關鍵在於,這般形勢下,說不得大黑天佛母菩薩就要請它的盟友出手……
億萬裏長途,對神主來說,只要條件具備,真的不算什麽。
事實上,通過感知,余慈隱約知道,某人大約正通過大黑天佛母菩薩,向這裏投註視線。
饒有興味的眼神,仿佛要直接穿透到人心底。
是的,那是羅剎鬼王。
同時被兩個神主級別的大能盯上,若說余慈心裏不緊張,定是假的。
只不過,兩位神主交鋒,把持生死法則這唯壹的通道,除此以外,再沒任何法力傳導的介質。
羅剎鬼王若強要發力,反而會幹擾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威能。
當然,如果附近有壹位得力的信眾,或者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鋪開情緒網絡,情況就要截然不同。
余慈正是出於這種擔心,意圖掃蕩方圓數千裏虛空,暫時斷絕羅剎鬼王的念想,卻被大黑天佛母菩薩所阻。
如此,再無疑問——羅剎鬼王是真的要過來!
對羅剎鬼王,余慈是真的忌憚。
論謀算,羅剎鬼王只要認真起來,絕不在任何人之下,行事看似恣意荒唐,卻多有深意。
不只是余慈,就是黃泉夫人,每次與其打交道,都拿出十二分的小心。
根據黃泉夫人的認知,羅剎鬼王十余劫來,遊走於兩界之間,隔岸觀火不說,對煽風點火也很有些愛好,當年陸沈與無量虛空神主對上,背後似乎就有她的影子。
可以確信的是:羅剎鬼王對所有神主、包括有可能成為神主的目標,都有超乎尋常的興趣,黃泉夫人將其歸結為“對掌控真界法則體系的執念和熱情”。
所以,她接觸、乃至於培養大黑天佛母菩薩,給無量虛空神主使壞,眼下又盯上了余慈。
無論如何,余慈也不能如她所願。
余慈心念微動,厚重的劫雲中,之前隱沒無蹤的雷君法相重新顯形。
雖是人形,但雷君非是生靈,不過,始終受它禁錮的金剛魔俑,還算得上。
劇烈的轟鳴聲裏,雷池中的金剛魔俑暴露在絞殺的神意沖擊之下。
它受雷君法相禁錮,而雷君法相和余慈氣機互通,這樣壹來,某種意義上,金剛魔俑就成了余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交戰的介質和戰場。
金剛魔俑的咆哮聲響徹雲端。
就算被禁錮,這個堪稱不死不壞的怪物,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腩,作為十三外道中生命力最強大的族類,金剛魔俑的“生命刻度”之寬廣,幾乎已經是所有生命形態的極限。
不管是在怎樣的惡劣環境下,它都能夠維持住強橫的狀態。
好比之前,就算真界天地法則意誌帶起劫雷如海,它也能抵擋得住。
余慈甚至懷疑,將它扔進太陽裏去,說不定短時間內,也能活得下來。
這樣的“戰場”,對於掌握生死法則、又滿懷殺意的雙方來說,其實是最為吃力,消耗也最大的,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而且攻方要比守方更吃虧。
大黑天佛母菩薩顯然就是吃虧的壹方。
這是它不了解之前事態的緣故——天知道這片劫雲中怎麽會蹦出壹頭金剛魔俑來。
只不過,大黑天佛母菩薩也不會乖乖按照余慈的布置行事,壹發覺不對,立刻就要跳變開來,另辟戰場。
但不管怎樣,它的神意沖擊還是停滯了壹線,而就是這樣的耽擱,給了余慈機會。
余慈頭也不回,徑直遁入劫雲深處,頃刻遠離。
寶蘊果斷跳出來幫忙,天地法則意誌成了最好的掩護,橫亙在余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之間。等後者完全騰出手來,余慈已經遠去數百裏,而且層層布下雷霆防禦,扭曲虛空法則,幹擾它的神意殺伐。
壹時間竟成了追逃之勢。
大黑天佛母菩薩:……
堂堂淵虛天君的臉面何在?
裏面有鬼!
大黑天佛母菩薩很清楚,生死法則牽系之下,就算余慈逃到天涯海角,也別想徹底擺脫它的鎖定,這壹點,余慈也該知道。
如此前提下,執意這般做法,必然有所謀算。
但在絕對的差距面前,這點兒心思毫無意義。
東海之上,老友已經安排布局,傳送信眾到附近,到那時,他們合力圍剿,除非陸沈復生,曲無劫再現,否則必無幸理。
以前是投鼠忌器,現在麽……
就是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壹舉掃除這個禍害!
大黑天佛母菩薩神意漫卷,鎖定余慈,壹路追擊,也在不斷探測周邊環境。
不多時,強橫的滔天魔氣便橫在前方,那裏是華陽窟!
那邊環境確實復雜。
壹念未絕,已經給扔在後面的金剛魔俑暴吼,由於雷君法相分力幫助余慈抵禦大黑天佛母菩薩,禁錮之力不免有所減弱,給了它發力的空隙。
面對這種具備“拔山擲嶽”神通的強大魔頭,壹時壹刻也不能放松。
壹旦松了,就再難控制。
金剛魔俑吼聲如雷,在萬千雷霆的連番轟擊下,本就魁偉的身軀竟是又膨大壹圈,魔氣紫霧重新擴張外爍,有形無形的束縛被強行掙開。
雷池搖動,隨即崩裂開來。
金剛魔俑脫困,第壹個念頭自然就是報仇。
只是沒有了天魔駐留,以它可憐的判斷能力,想抓住罪魁禍首,難度未免太高。腦袋轉了兩圈,卻是盯上了困鎖它最長時間的雷君法相,暴吼聲中,沖擊上去。
然而在滾滾劫雲中,想要抓住雷君法相,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個大塊頭只能是追著目標,闖進華陽窟核心區域內,驚起亂象,鬧成壹鍋粥。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註意力稍微偏移,便不再理會,只是鎖定余慈,也是給羅剎鬼王定位。
在華陽窟附近,沖霄的魔氣,將漫天劫雲沖散,余慈反而不如在劫雲中那麽行動自如,也就再請寶蘊回返心內虛空。
只隔壹線,他便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再次“短兵相接”,剎那間神意對沖百萬次,卻是由超過千次的跳變切割開來。
以華陽窟為中心,數千裏方圓虛空嗡聲震蕩,灰暗的背景顏色,倒似又加深了壹層。
在魔國中遊蕩的不計其數的魔頭,突然間齊齊停滯了壹下,至少有十萬以上的念魔、煞魔就此崩解,步虛以下的天魔眷屬,也有千百個皮肉幹枯、血液蒸發,化為朽土,也有的直接崩散成血霧。
余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神意對沖,自然只能在“生死法則”這唯壹的通道中進行。
說是唯壹,但作為天地間根本法則之壹,生死之法可說是滲透到真界天地的方方面面,壹切生靈存滅都有賴於此,在上面的角力,自然也有無遠弗屆的影響。
必須小心,否則可能招惹上可怕的因果。
余慈深入到華陽窟附近的魔國深處,就是擔心壹個弄不好,百裏萬生靈滅絕,貽害無窮。
果不其然,兩邊在生死法則上的神意對沖,將周邊生靈的生命根基整個地掏空,剎那生滅,盡歸腐朽。
本來因為魔國覆蓋,而生機雕零的華陽窟周邊,如今更是化為壹片絕地,連個草葉兒都不見,濃郁的死氣與魔氣混染,直沖霄漢。
余慈立身於混濁元氣之中,周圍魔影若隱若現,那是從剛剛生死翻轉中幸存下的魔頭,本能地反撲。
能活下來的魔頭,沒有壹個是省油的燈。
余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可說是肆無忌憚地神意對沖,使它們這些魔頭,便如同牽線的傀儡,完全身不由己。
死不死得掉是壹回事兒,糟糕的感受則是另壹回事兒。
余慈頭頂明月懸照,照徹百丈範圍,清輝到處,什麽天魔,都硬生生給攝入萬魔池中,稍微強勁壹點兒,感覺到危機,只能在外圍弄影。
“照神銅鑒?”
大黑天佛母菩薩還是首度與他交流,純粹意念的傳導,分辨不出悅耳與否,戲謔之意倒很明顯:
“堂堂上清宗未來掌教,用起來魔門祭器如此順暢,這樣好麽?”
余慈也笑:“呵呵,原來菩薩也是妙人兒。反正我是沒想到,這些年來壹直和您這麽親近。”
他的意思是指,照神銅鑒本算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形骸之屬。
雖然已經斬斷了因果,對面那位也不像是有什麽牽念,可嘴上占點兒便宜,也是可以的。
據黃泉夫人的推斷,“鏡靈”本身,是無所謂男女的,不過,可能是受東海那位惡趣味的影響,成道定為女相,強說是“她”也是可以的。
所以,選擇借鑒的照神銅鑒主祭,也都是女子,兩邊這些年來,也不知如何親近?
不管她們怎樣蜜裏調油,現在還是分開的好。
哈哈笑聲中,余慈壹拍頂門,清光沖霄而起,便是滔滔死魔戾氣如何翻湧,也難以摧折,其實也不像特別排斥的樣子,倒似群擁在側。
清光入空,轉眼鋪開,化為壹張星圖。
星圖當空舒卷,剛剛漫溢的死氣,竟是給收攏進去,運轉不休。
道基外化!
世上長生中人,全力發動之時,多數有道基外化之景。
高拔者,有慶雲、景星;庸碌者也有虹光、香雲。
余慈外化者,竟是壹幅星圖,概略顯現三垣四象之天域,仿佛是心內虛空的“星辰天”鋪展開來,其實,這正是以“天垣本命金符”成道者獨有的氣象。
星圖的細節,也會因為修行者的側重不同、根基不同而有所偏重。
大黑天佛母菩薩隔空感應,只是目前余慈頭頂星圖之外,光暈層生,不甚分明,看不出內裏詳情。
能感覺到的是,余慈依舊是在生死法則上做文章。
星圖運化死氣,這種很有邪魔氣象的手段,其實是證明了余慈在生死法則上純熟造詣,當然,也有與之相配套的獨特法門。
倒讓人有點兒印象……
如今還是白日,不見星空,但像大黑天佛母菩薩這樣的大能,自然對星辰運行軌跡心中有數,知道清光所化的星圖,正與當前被陽光所遮蔽的星空壹壹對應,精確得很。
便在星圖之中,有壹片區域,死氣湧入,星力蘊結,九顆星辰,七明兩暗,奇妙運化,其形如勺。
勺柄指向,生死玄機,壹筆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