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減肥專家

修真武俠

開春的季節,天氣還是冷的。山林間的夜風嗚嗚作響,吹進只剩半邊大門的道觀正殿,卻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1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

問鏡 by 減肥專家

2023-4-22 10:52

  相對於之前因觀照大千而攝入的巨量記憶,“還原”過的信息給人的壓力反而沒有那麽大。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黃泉夫人完整的記憶,絕大部分也都是極度理性的模式。
  很多時候,思維的作用都是“簡簡單單”地將前後的記憶連接貫穿,分門別類,但世事的真實,往往也就是隱藏在千頭萬緒的場景情境之中,僅僅是順序和類別的調整,就足以說明壹切。
  這般純粹的理性思辨,給予記憶信息以條理——不只是簡單的時間流程,而就像余慈剛剛所感受的那樣,成網成鏈,結構謹嚴。
  也是這樣的思維模式,又談何情緒?便是有,也在那詭異的“平均”中消磨掉了。
  正是因為如此,黃泉夫人僅有的幾處情緒波蕩的記憶,除了年幼時期以外,都有了特殊的價值,也是非常值得關註的節點。
  那往往就是在極其特殊的、危機的時刻,或者是最關鍵的轉折點上。
  余慈借此抓住了幾個線頭,比如說:
  黃泉夫人成為照神銅鑒的主祭之後,觀照世界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裏面,最深層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答曰:照神銅鑒!
  進壹步解答則是:照神銅鑒中那壹個“幽靈”。
  在純粹的觀照記憶中,沒有體現這個關鍵的細節,只因為這份記憶更像是壹份兒虛無的夢境,或者是靈光乍現的感悟。
  還原為當時的情景,黃泉夫人初登長生,成就六欲天魔,已經因為出眾的天資靈性名噪壹時,更心懷遠大,不為常理所拘,為了開辟前路,主動作為照神銅鑒的主祭,與鏡相合,映照大千,感悟終極。
  只是世上無人知曉,黃泉夫人如此選擇,實是自少時以來,冥冥之中,便與照神銅鑒似有“天然契合”之故。
  是巧合還是別有文章?
  黃泉夫人按照“冥冥之中”的引導,成為了魔門距離照神銅鑒最近的人。也確實從照神銅鑒獨有的觀照之法中,獲取靈機,結合自身實際,漸創出“無別有情”之術。
  可就是在這壹過程中,她發現了所謂“冥冥之中”的真實。
  像她這樣,與照神銅鑒“天然契合”的魔門修士,不是壹個兩個,也不是壹時壹地,而是上溯到數千年前,三代魔門先輩,涉及人數超過百人。
  這些人有三個共同點:是女非男、靈性不俗、壽數不永。
  而在黃泉夫人的調查中,她也發現,同時代的壹批同門裏,類似的也有十多人,只不過在黃泉夫人成為主祭後不久,便失去了這份感應,也有的幹脆就出了“意外”,湮滅在人世中。
  這哪是什麽契合,分明就是有人在通過照神銅鑒,在“挑挑揀揀”!
  此時此刻,余慈明白,他終於抓到了最關鍵的證據。
  那家夥……按照前面的推斷,是照神銅鑒的器靈嗎?
  答案多少有點兒出乎意料。
  算是,但又不是。
  照神銅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法器法寶,尤其是元始魔主留痕之後,更不算。
  它是無量虛空神主神通根基的顯化,同樣是元始魔主展現其威儀的祭器,兩位大能的意誌在其中交匯,沒有任何器靈能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並成長。
  但隨著無量虛空神主起了別樣心思,緩慢而堅定地改易自家道基根本,回避元始魔主的法理道統,中古時代以來,都極少再通過照神銅鑒與元始魔主交流了。
  照神銅鑒得到了難得的機遇,在以萬年計的漫長歲月裏,經過魔門修士壹代又壹代的祭煉、祭祀,靈性的光芒還是開始在其中閃耀。
  然而,無量虛空神主也好,元始魔主也罷,他們的意念烙印何其深刻?
  究其根底,都是遠遠超出了照神銅鑒本身所能承載的極限。
  再加上自照神銅鑒成形以來,百千世代輪回,擁有著以億萬計的被魔染的對象。其所共聚而成的意念片斷,在鏡中盤轉匯聚,渾茫如海,這是靈性誕生的好環境,同樣也擁有著可怕的毀滅性力量。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照神銅鑒的靈性生成,但也很快變得渾濁不堪,再沒有形成真正器靈的可能。
  可它的力量,還是在壹次又壹次的祭祀中,在歷代修士層層祭煉下,不斷壯大。
  與其說是器靈,不如說是在照神銅鑒這個特殊的“容器”中,成長起來的畸形怪物。
  是元始魔主、無量虛空神主,歷代魔門強者、還有億萬遭遇魔染的修士投射意念的集合。
  依靠著壹顆渾濁的靈性核心,硬生生用龐雜的意念和高層次的力量堆積拼湊起來,最終生成了這樣壹個幽靈或影子似的怪物。
  說是怪物,其實硬要分類的話,也能找到去處。那便是血獄鬼府中的妖魔。
  那些妖魔都是集天地戾氣而生,是負面元素的集合體,因特殊的虛空世界環境而化生出來。
  相比之下,鏡中怪物的根基還要遠遠勝過,但本質沒有差別。
  說白了,就是龐雜混亂的法則衍生品。
  若沒有別的特殊機緣,也就是這樣了。
  其下限大約就是血獄鬼府中那些渾渾噩噩的低等妖魔,比野獸都不如;
  其上限也就是第二個渾蒙太古。空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只憑著莫名其妙的本能過壹輩子。
  可它終究有幾分運道。
  它有著照神銅鑒本身“映照大千”的特質,更隨照神銅鑒魔染四方,並時刻在《自在天魔攝魂經》的熏陶下,感通世情。天性中便有壹份模仿能力,即使靈性本質混濁,倒也可以像模像樣地思考。
  無量虛空神主在時,它隱匿得很好,甚至懂得利用元始魔主意念留痕為掩護,瞞過無量的註意。
  正是這樣“天生”的狡猾,給了它壹份巨大的機緣。
  三劫之前,無量虛空神主與陸沈大戰,身受難以逆轉的重創,連真形法體都毀掉,可以說是有生以來,最為慘痛的失敗。偏在不久之後,壹直藏身在劍園深處的曲無劫,在劍辟虛空之時“出了岔子”,形神同遭“重創”,給出了數劫以來,最為有利的魔染時機。
  正謀求迅速恢復的無量虛空神主,禁不起這樣的誘惑。
  然而事實證明,那不過是壹個陷阱。
  為了達到最好的魔染效果,無量虛空神主動用了照神銅鑒,全力施展《自在天魔攝魂經》,卻終究抵不過曲無劫自汙劍種的決絕意誌,反被奪舍,鳩占鵲巢。
  這壹場事關魔染與奪舍的慘烈戰役中,其實沒有勝利者。
  無量虛空神主不必說,就是曲無劫,難道就真的會為勝利而歡呼嗎?
  若強說有,便只是“鏡中怪物”壹個。
  在無量被曲無劫奪舍的最後時刻,還想著東山再起,湮滅了本體絕大部分記憶,以備後手。然而曲無劫劍意所至,斬滅壹切靈性,終究是滅殺了所有可能。
  倒是這壹位,在與無量虛空神主短暫的接觸中,得知了碧落天闕的存在,待曲無劫……或曰曲無量消化適應奪舍後的變化之際,強行甩脫了照神銅鑒的束縛,奔入碧落天闕。
  在那裏,它吞噬了無量虛空神主留在碧落天闕的部分關鍵記憶,借此攝入了六道輪回的根本真意,收服了十方慈光佛的魔靈,成為了那裏的新主人。
  正如前所述,鏡中怪物的靈性昏昧,是壹個極為致命的缺陷。
  按照余慈的理解,這應是色彩太過絢爛,反而沒有了特質,更像是壹個精神分裂的瘋子,擁有著成千上萬的破碎人格。
  它急需澄凈靈性,或者尋找壹個“替代品”。
  可惜,無量虛空神主留下的記憶,就像黃泉夫人所擁有的壹般,是純粹的映照影像,理解困難,也不可能再找到屬於無量虛空神主的核心靈性。
  這期間,它也做過壹些努力,選取了三個最具代表性的人格,作為核心:
  即其本來的混沌狀態,百川歸海,以為接引;
  借鑒自無量的天魔虛空神通,以為精粹。
  最後就是佛門的輪回之力,以為超脫。
  不得不說,這種思路還算可以,卻因為三個“人格”各有嚴重缺陷,它依然無法擺脫那種“拙劣的模仿”,立下三尊教,也做得很壹般。
  直到它遇上了羅剎鬼王。
  黃泉夫人的記憶中,有她與“鏡中怪物”的溝通,有相關的解析推斷,卻沒有能夠分析出羅剎鬼王是怎麽插手、怎樣溝通的。
  只知道不久之後,“鏡中怪物”從北荒移到了西南。搖身壹變,成就了大黑天佛母菩薩。
  再後來,通過羅剎鬼王的指點,大黑天佛母菩薩最終選擇了以六道輪回為道基,借鑒佛理,勘透生死法則,統馭復雜混沌的本性,形成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際”法相,壹舉成就神主之尊。
  可是,這種做法,依然無法擺脫其最核心的缺陷:
  先天受汙的靈性之根,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芽、抽枝、開花、結果!
  正因為這樣,大黑天佛母菩薩始終沒有放棄在魔門的根基。
  它盯上了照神銅鑒的主祭,因為那或許是最接近它根本靈性的選擇。
  如果能完成“置換”,自然是最理想不過的選擇。
  從梅魔君以下,歷經三代,最近的目標就是黃泉夫人。
  余慈靜靜觀看條黃泉夫人理清晰的記憶鏈條,心有感觸。
  選中黃泉夫人,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幸運,也是不幸。
  其幸運之處在於,黃泉夫人的天賦稟性,超凡拔俗,歷代罕有,用處極大,純以現實需求論,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不幸之處在於,黃泉夫人從來就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她冷靜堅定,智深如海,早早就察覺出問題,並在不動聲色間,做出針對性布置。
  直到余慈看到她完整的記憶和思路,才明白過來,像進入黃泉秘府、神遊碧落天闕等事,固然是大黑天佛母菩薩壹直誘導她前往,但她也是早做了充分的準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演了壹出“欲取先予”的好戲。
  在黃泉秘府之行前,黃泉夫人便精修天魔裂魂分身之術,故而在面對十方慈光佛魔靈之時,被斬下壹縷分神,依然能夠脫身。而且,正是那縷分神,讓靈性渾濁的大黑天佛母菩薩如獲至寶,閉關深研,換來十余年的喘息之機。
  但最讓余慈佩服的,是黃泉夫人在這般危機叢生的環境下,依舊安步當車,從容不迫。不但消解了大黑天佛母菩薩咄咄逼人之勢,甚至是借了把力,借十方慈光佛魔靈的手,重創她自己的道基——
  這事兒聽起來無比荒謬,但事實就是,黃泉夫人正是借著道基重創的“機會”,通過“無別有情之心”的觀照和統馭,將自身情緒思維徹底抽離出來,跳出了天魔法理的局限,另辟蹊徑,自成世界,形成壹顆“真種子”,並由此早早登入真實之域。
  之所以如此做法,正是因為她以敏銳的感知、超前的見識,早早便發現了天魔壹族乃至於魔門修行的先天缺陷,也通過照神銅鑒進行祭禮的時機,確認了“無量虛空神主”,已非前身。
  為何會有這等驚天巨變?
  在黃泉夫人看來,實是天魔前路已斷,壹幹人等均要打破桎梏,意圖抽身之故。
  黃泉夫人自不會立於危墻之下。
  她順著無量虛空神主這條線索,找到了新的機緣。選擇在元始魔宗行將分裂之前,結交陸沈,為其療治無量虛空神主帶來的暗傷,也刻意奉迎,最終結成夫婦,並立刻叛出魔門,最終借陸沈之力,轟破照神銅鑒。
  正是通過這壹過程,她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徹底切割,並將身上已經瀕臨崩潰的魔門道基掃蕩幹凈,斬去束縛。
  便從那壹刻起,黃泉夫人“真種”大成,雖是極微之壹點,卻內蘊宇宙根本法理,只要有壹個恰當的機會,便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雖然摧毀道基給她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但對黃泉夫人來講,壹切是值得的。
  層次境界擺在那裏,就算她以弱質之軀,照樣可以呼風喚雨。
  “真種”大成,更使她具備了最具價值“退路”——投胎轉世也好、寄生奪舍也罷,甚至更狠壹點兒,徑直去“合道”,都有壹定的優勢。
  黃泉夫人的作為,壹步步清晰明白,不敢說算無遺策,卻也是有條不紊,謀算應變都有壹種從容不迫的味道。
  余慈確實是非常佩服沒錯,可是要讓他真正去“敬佩”,卻也不能。
  越是深入了解,越覺得這女人還是讓人心底生寒。
  余慈壹路看到陸沈與黃泉夫人同歸東華山。可他們沒有選擇做壹對神仙眷侶,雙宿雙飛,而是都帶著野心,研究如何打破真界束縛,實現無所拘束的自由之身。
  陸沈要從自身做起,將天人九法運化到極致,抗擊壹界,強行掙脫,近於合道,卻更加堂皇大氣,相應的,難度也更高。
  黃泉夫人則要從外部世界的結構改起,徹底改變真界法則面貌,趁機脫離。
  兩人固然有分歧,卻是壹內壹外,沒有什麽實際沖突,互不幹擾。
  然而,黃泉夫人要改變真界面貌,勢必旁涉多門,也是在這種研究過程中,她“無別有情”——而在實際意義上,則是“冷酷無情”的壹面,徹底顯露。
  最初,她以東華虛空為試驗品,調整天地變異後的合理結構;又在教習、婢仆身上做文章,令其與虛空變異相適應;
  她用自家女兒為試驗品,教授天魔裂魂分身,模擬操縱情緒、人格;
  也用陸沈為試驗品,探究真界天人九法的局限,比較與宇宙真實的差異;
  最不可思議的是,因為陸沈是真界中運使天人九法的巔峰,超出黃泉夫人的觀照極限,為此她竟然重新接觸元始魔主,學習借鑒其成果,再用於陸沈身上,使得陸沈漸有被元始魔主染化的趨勢。
  陸沈對她的所作所為,終於是受夠了,與之徹底決裂,並將她禁錮,幽禁在心廬之中。
  然而,陸沈終究還是遲壹步,他封得住黃泉夫人,卻封不掉元始魔主的勾連,魔染情況漸重。他是決絕之人,毅然奔赴域外,決死壹戰,此後的結局,便是天下人所知的那個。
  這期間,黃泉夫人起到的作用,令余慈這外人看了,也要為之齒冷。
  也許“無別有情之心”下的黃泉夫人,那淺淺的“情意”,容不下善惡是非,可連親疏遠近也容不得嗎?
  事實證明,還真容不下!
  唔,等等……好像有哪兒不對?
  余慈再次心血來潮,這次要比上回更清晰壹些。
  剛剛走馬觀花看黃泉夫人的記憶,似乎錯過了什麽東西。
  到底是什麽,也沒有困擾他太久,稍稍檢視,他就發現了源頭所在。
  陸沈的封禁。
  能夠將黃泉夫人困鎖的手法,自然非同小可,余慈雖然通過他獨有的手段將其破解,可是坦白講,只能算是取巧,也是完全不把黃泉夫人當人看,才敢這麽做法。
  真正的封禁可不是這麽解的。
  當然,余慈也不認為,陸沈會給旁人留下解開封禁的機會。
  他在黃泉夫人的記憶中看到了陸沈封禁的全貌。
  除了他已經分析並破解的拳意生機連鎖壓制以外,陸沈還在黃泉夫人的形骸之上,做了封鎖,使之成為圈禁黃泉夫人的另壹重桎梏,也是封閉內外信息互通的屏障。
  余慈懷疑,這是陸沈專門針對黃泉夫人天魔裂魂分身而做的防備。
  當此封禁完成,黃泉夫人便可算是真正地“與世隔絕”,其壹切信息和痕跡,就在世間徹底消失了。
  世間任何鎖魂搜神、天機神算類的法門,在陸沈的封禁之下,都再不會有任何作用。
  客觀上,大黑天也好,羅剎鬼王也好,都失去了黃泉夫人的蹤跡,永遠無法通過任何方式鎖定她的位置。黃泉夫人在接下來這些年裏,能夠以纖纖弱質,神出鬼沒,多賴於此。
  可是,就在剛剛,余慈滅殺了黃泉夫人的肉身,屏障已經打破。
  只這樣還不算,黃泉夫人慣常封閉的“真種”也被他威脅著撬開,與記憶交融。
  要知道,此時這巨量的思維記憶中,可不同於先前“客觀”的觀照中諱莫如深,而是充滿了大黑天佛母菩薩的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黃泉夫人犀利的思辨。
  更要命的是,在此移轉靈樞之際,生死法則正與之密切接觸,發揮作用。
  生死法則的另壹端是哪個?
  不好!
  余慈總算醒悟過來,如此作法,豈不是等於給對方幫忙搜索黃泉夫人所在,並鎖定目標?
  這樣強烈的針對性信息,對於修持“神主之道”的大能而言,簡直就是在它耳邊大聲招呼:
  老子在這兒,有種妳來啊!
  他再想調整,又哪能夠?
  時間也許有壹個間隔,也許沒有。
  虛空中,無形之弦震動,生死玄機擺蕩,獨有的信息穿透層層虛空,滲入此間,還原成壹個明確的信息:
  找到了。
  大黑天佛母菩薩!
  余慈的心內虛空,本是極其私密之所在,壹應外人神意、法力都難涉透,可是大黑天佛母菩薩同樣是掌控生死法則的大能,又同樣是走的“神主之道”,通過這個渠道,如果再有明確的信息導向,內外遠近,其實都沒什麽差別!
  這壹刻,不管是余慈,還是大黑天佛母菩薩,都感受到了彼此實質性的威脅。
  還是那句話,法則很寬,也能很窄。
  就算早早就是對頭,就算早就明確了這個問題,但任何理論上的推衍,都比不過這壹剎那的真實感觸。
  雙方都最擔心的情況,倏乎間已經變成現實。
  所有的復雜情緒,都可以用壹句話來形容: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余慈之於大黑天佛母菩薩,又或相反,都是如此。
  同壹法則,同為神主,透過生死法則,甚至可以直接觸動彼此的道基,壹個不慎,建立在道基之上的所有,都會如沙灘上的城堡,浪花撲來,便徹底崩潰。
  宿命的大敵,沒有任何轉圜余地。
  沒有任何無意義的“交流”,大黑天佛母菩薩怒潮般的神意殺伐之力,便隨著生死法則的震蕩,轟然而來,瞬息而至。
  此時此刻,余慈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壹在地北,壹在天南,相隔遠超億萬裏,然而兇險情境,分明就是短兵相接,近身格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