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
問鏡 by 減肥專家
2023-4-22 10:52
能到這裏來的修士,最起碼的水準還是有的,余慈和廣微真人還沒有真正出手,二者氣機已經彼此沖刷,就像是風中錯亂的雨絲,淅淅瀝瀝、點點滴滴,將觀景雲臺和述玄樓盡都覆蓋在內。
有比較敏感的,便覺得涼意浸浸,不知不覺間已起了壹身雞皮疙瘩。
對峙的雙方是通過氣機上的沖刷、辨析周邊虛空元氣分布,測知對方的氣機“成色”,為後面的鬥符做準備。
並不像生死決戰般淩厲森寒,殺氣畢露,卻另有壹番細膩、深透的意味兒。
觀景雲臺上,甚至部分修士本能地收攏氣機,擔心自家虛實被“順便看透”。
這時候才有人想到:既然是星羅法,取“星羅棋布”之意,形式上是要下棋的,棋盤呢?
余慈臉上平靜無波,隔空再向廣微真人施了壹禮,對面,廣微真人還禮。
緊接著,虛空自生波紋。
余慈這邊,纖細的光絲,呈橫向排布,依次鋪開,共壹十九道;
而廣微真人那邊,同樣的光絲,則為縱向,亦是壹十九道。
光絲縱橫,垂直分刻,在虛空同壹平面相交,方有接觸,便隱隱動蕩,隨即凝實。
便在光絲動蕩之際,有沈沈真意,自二人處傳至,彼此相抵,如壹個無形罩子的兩邊,緊密扣合,嚴絲合縫,亦是分疆劃界,最終將那介入虛實之間的縱橫光絲,化為壹塊棋枰,懸定在虛空之中。
這壹片虛空因為“均衡”的態勢,幾乎給凝固了。
旁觀修士刺探過來的神意,便像是進了泥潭,凝滯難動。
“怎麽和界域似的?”
“本來就是!”
很快,在竊竊私語中,述玄樓內外的修士們便都知道,這是余慈和廣微真人將各自界域中的某些特性打入虛空,沖抵妥協,形成了這樣壹處“棋枰界域”。
棋枰寬約十尺,較尋常為大,但放在目前環境下,也不是特別出格,甚至還有人覺得看不清呢。
不免又有人說些酸話,余慈才不管這些,此時棋枰架好,棋手分坐,隔空對峙,倒是觸動了他壹點兒心緒,引得記憶回轉,有些出神。
記得當年在北荒,他和湛水澄,還曾經到辛乙的自辟天地的“三十六天”中,和辛乙下了壹盤棋,當時,旁觀的是廣微真人。
而如今,除了那貓兒以外,幾個人竟然又匯聚壹堂,只不過坐在棋盤兩側的,變成了他和廣微真人,辛乙倒成了看客。
還有,他依舊是個臭棋簍子,幾十年下來,沒有半分長進。
當年那遮掩本來面目,戰戰兢兢的還丹修士,可曾想過,今日之局?
心之所至,他往述玄樓上看了壹眼,掃到了那個矮胖老頭。
辛乙的感應何其敏銳,也轉過眼來,兩人視線交錯。
余慈面無表情地移開,重新將註意力放在虛空棋盤之上。
倒是辛乙唔了壹聲,撓撓下巴,身子略微前傾,表現得更為專註。
辛乙身份特殊,壹舉壹動,都招人眼球。
就在他身邊不遠處,正與與楊朱說話的楚原湘,眼角瞥見這壹變化,便笑呵呵轉過來話題:
“看起來,老辛和那位淵虛天君挺投眼緣兒的,妳覺得如何?”
楊朱以玉尺輕擊掌心,笑而不語。
楚原湘也不逼他,就目前而言,他還是對余慈要如何在“星羅法”上勝過廣微真人更感興趣。
想來述玄樓上絕大部分人,都是這麽個想法。
“星羅法”號稱是最接近分雲鬥符原貌的比鬥方式,難度也是最高。
就是因為它根源於弈棋之法,將修行界原來的“分雲”和“鬥符”兩種流行的活動統壹起來。
“鬥符”之道,大略是疊竅合形、擬態取象,考究“畫符知竅”、“通脈含靈”;
“分雲”之道,則多是氣貫長空、捉雲拿霧,考究“壹氣貫通”、“天人感應”。
正是夏夫人,用她的巧思,將兩種方式移植到棋盤之上。
縱橫十九道、三百六十壹處交叉點,象征周天運轉;每壹處點位就是壹個竅眼,是落子的選擇,也是制符的限制,不可逾,不可失。
成壹符也可,多符亦可,所成符箓,以雲成形,在高空相鬥,以決勝負。
像之前鐵隕界那場,其實是用五色棋代替,精彩或也不差,但在大局上的玄奧之處,還是有所不及。
因為這種方式,融入了棋道之法,除了打通自己的竅眼格局,相應的還要封堵、幹擾別人,非常考究取舍之道,也看重大局意識。
在這上面,符陣很是管用,散形復聚,大局傾壓,比單個符箓要有更多變化,也要靈活得多。
而落到當前的局面上,楚原湘雖對符法也是個半吊子,可也看出來,像余慈和廣微真人這樣,撇開正常的棋枰不用,各自集氣凝意,劃線成局,氣機交纏,妥協成界域之所在,天然就有幹擾沖撞之虞。
在此情形下,還要排布竅眼,打開局面,難度提升何止十倍?
所以,楚原湘是真想知道,余慈主動挑選“星羅法”,又是刻意搞出這種局面,究竟是想怎麽個玩兒法!
此時,余慈再向廣微散人拱手:“晚輩棋力孱弱,懇請先行。”
廣微真人聽他自承棋力不行,也是莞爾,微微頷首。
余慈心中回憶當年辛乙與湛水澄的棋盤格局,依慣例,在對角星位先後落了兩子,凝氣如實質,色澤明亮潔白,真如白子壹般,落在虛空棋盤上,甚至“得”然有聲。
與之同時,雲天生變。
天上雲層,本已經被前番五輪鬥符,折騰得支離破碎,此刻更仿佛遭壹道開天之劍劈下,霎時分流兩邊,在晴空中,留下了壹道筆直的裂痕。
這壹手出來,述玄樓內外,便有多人贊嘆。
晴空裂痕,看似是發力劈開,其實並非如此。
實是余慈在落子之時,貫穿竅眼,使之互通,這道裂痕,其實也就是氣機勾連的痕跡。
也就是說,這道裂痕,是純以虛緲的氣機引動天地元氣共鳴,自然劃分而成,比之強行劈開,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廣微真人沈吟不決。
在余慈落第壹子的時候,廣微真人只略有些疑惑,而緊接著第二子,他已經面色生變。
此時雖然恢復了平靜,卻只有指尖微光閃爍,凝成黑子後,遲遲不出。
各方修士都是奇怪,這種放在對角星位的座子,只是例行規矩,何至於此?
難道余慈剛剛強勢的開局,還有什麽別的學問?
便在水天之間,壹眾修士胡思亂想之時,廣微真人終於落子。
虛空中錚然鳴響,如雙劍交擊,又壹道裂痕橫架,恰與余慈所劃的垂直相交,白雲碎片,再次遭劫,被明明確確地劃分了四個區域,交錯的裂痕就是邊界,不管高空風力如何強勁,都難逾雷池壹步。
這壹手,雖無新意,卻也不比余慈遜色。
座子落下,才是真正開局。
余慈信手落子,二人依序而為,轉眼就是三五手過去。
壹見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暗叫:臭手!
就算“星羅法”不是真正下棋,可余慈的落子,當真是沒有任何章法,湖上有大把人懷有自信,能殺得他七零八落。
然而,架不住余慈符法造詣太強,天人交感之下,每落壹子,都似在碧霄之間開了壹處孔眼兒,前後氣機連貫,雲氣受其梳理、貫通,漸有奇形。
而棋盤之上,也漸漸好看起來。
這份“好看”,不是指棋局本身,而是黑白棋子,落在虛空棋盤中,星星點點,讓人目眩神迷。
余慈神色平淡,可他手下的白子,卻是光芒沖霄;
廣微真人眉間赤霞翻騰,但他所放的黑子,個個幽沈內斂。
讓人看不明白,究竟哪個是攻,哪個是防?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高空雲氣雖是輾轉化形,輪廓漸明,可不知為什麽,醞釀的時間太長,最關鍵的符形遲遲不出,且兩邊都是如此。
難道雙方竅眼幹擾得太厲害?
林雙木看得頭暈眼花,又覺得心神疲憊,不自覺打了個呵欠,忙捂住嘴巴。
可他身邊的吳景,則是呆呆看著水鏡之上,轉接過來的影像,癡癡呆呆,完全進入了狀態。
兩人的表現,可以說是洗玉湖上涇渭分明的形勢之代表。
所謂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不精通此道的,只能看符形相鬥,遲遲不出,惹得人好生焦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通符法的內行人,壹個個看得如癡如醉。
這也讓洗玉湖上,進入到了壹個非常詭異的狀態中。
懂的、不懂的,兩邊人互相影響、幹擾,甚至還引起了壹些沖突,但最終還是對於玄奧未知的好奇心占了上風,就算是看不懂的,也是仰頭看個熱鬧,猜度壹番。
此時此刻,湖上人頭湧湧,聲音卻比爭奪鐵隕界時低了太多,只有“嗡嗡”議論聲,仿佛是水波起伏,時高時低。
或許正因為如此,起伏的聲浪無論如何都壓不過虛空棋枰上的落子脆音。
“得”、“得”聲響,壹聲聲仿佛叩擊在人們心上。
隨著觀察時間的增加,林雙木對當前棋局,漸漸也有了些認識。至少他知道:
淵虛天君下的是快棋,占了先手後,每壹步都是爽利快捷,似乎不需要做任何思考;
廣微真人就要謹慎許多,隨棋盤上棋子增加,落子的節奏也有越來越慢的趨勢。
或許是這種原因,也造成了壹種現象:
淵虛天君落子時,各方全神貫註,高度緊張;
而廣微真人長考時,氣氛才有壹些放松,議論聲也比較多。
林雙木便抓住這麽壹個機會,捅了捅吳景:
“餵,妳覺得勝負如何?”
“什麽?”
“妳在看什麽?”
“哦,妳說這局的勝負?俗,太俗!”
吳景先是狠刷了林雙木的臉,又拍了拍自家面頰,讓損耗過甚的腦子變得更靈活點兒,隨後,才頂著林雙木犀利的眼神,回答問題:
“妳看這湖面上,只要是懂點兒符法,恐怕沒有壹個在乎勝負的。嘖,這局棋下得真絕了……用壹個詞兒:清楚!”
“噢?”
此時,廣微真人還在長考,吳景就指著余慈落子形成的棋形,讓林雙木感受:
“妳瞧,手法、脈絡、思路、根基,清不清楚?”
林雙木唯有苦笑,幸好這種時候,吳景也不會太在意他是否具備這種眼光。
吳景嘿嘿發笑,仿佛是痛飲了壹觥美酒,有那麽點兒暈乎乎的滿足感:
“好啊,真好!這哪是在鬥符?分明是在演示,演示妳懂?”
林雙木只有點頭附和的份兒。
他已經開始後悔戳弄這位已經有些魔怔的同伴了,可事已至此,他也不能捂耳朵,只能無奈聽吳景述說相關的信息。
吳景就說起來,本以為像這種大能鬥符,必然是深奧莫測,雲裏霧裏,無法切身體會,哪知道余慈在落子之時,竟是鑿天成竅,氣象恢宏,更重要是氣機流轉,便是相隔千丈、萬丈,也清晰似在眼前,配合著水鏡等物的影像轉呈,等於將自家符法脈絡壹路演示下來,沒有絲毫的隱瞞之處。
吳景越說越興奮,到最後已經是手舞足蹈:
“看,這壹符目前為止,共占了十個竅眼,這兒、這兒,還有這兒!這壹點最妙,是切割分形的關隘,這樣連下來,壹共能切成四、不,六、也不對……”
“是十六個!”
旁邊有修士插話,兩船正好相接,相隔也不過數尺而已。那位擡擡下巴,提醒吳景:
“不能只看表面,要用疊竅合形的眼光去看。”
吳景斜睨他壹眼:“可笑,我說的是疊竅合形後的基本分形。這等玄奧符箓,壹看就是千錘百煉過的,真要拆分,老子能給妳找壹百二十個!”
插話的修士大怒,正要罵回去,另壹側又有個老道操舟過來,大約是想離水鏡更近些,路過時聽他們爭辯,搖頭道:
“兩位實不應做這些意氣之爭,否則只會迷了心竅。”
林雙木正要附和兩聲,哪知老道緊接著便說:
“在老朽看來,目前淵虛天君雖然還沒有將此符制好,但意象已出,竅眼數目,也就有三四個,便要排布完成。此時雲層間燦然生霞,考究內核,當屬火行,壹切分形應從此出。如此算來,應該是二七倍數,以十四為宜。如此,或許是壹個竅眼,對壹個分形,至簡至美……”
“空談玄理!”
“狗屁不通!”
吳景和插話修士同時喝罵,兩人對視壹眼,再沖老道噴回去:
“老子看妳怎麽分!”
老道士氣得胡子都抖起來,直接捋了袖子,卻不是要幹架,而是指著天空竅眼排布,與二人爭論起來。
林雙木聽得頭痛,也擔心他們三個最後還是要大打出手,只能硬著頭皮詢問,希望能夠讓幾人轉移壹下註意力:
“呃,諸位……我說,諸位,我曾聽聞,壹道靈符,往往是以竅眼多寡區分威力大小,是是,我知道疊竅合形,不過,這十二個竅眼是不是也太少了些?吳老弟,我記得妳還丹境界時,擺弄五十竅以內的符箓,也是可以的,如今只有更精通……”
林雙木如此說法,其實也是在暗示其他兩人,看,這是個步虛級別的高手,妳們兩個還丹境界的小修就不要找死貼上去了!
可現實是,他的壹腔好意,全給掃進了湖水裏。
“竅眼和竅眼哪能壹樣?”
“既然知道疊竅合形,兩竅相疊和十竅相疊是壹回事兒?”
“觀此符形,已經把疊竅合形做到了極致,我那五十竅的符箓……怎麽比啊!而且,妳不要看竅眼,看這氣脈流轉,便如大江奔流,壹往無前,而江底暗流,又是曲折百回,這才是‘壹氣流轉’的真義啊!”
林雙木更是茫然,再想說話,吳景等人已經不再搭理他這個外行,回頭說了兩順,又吵成壹團,形若瘋魔,不可理喻。
知道不能再勸,只能苦笑觀望四下情形。
壹望之下,更是無語。
大約是余慈展示的符法脈絡已經是漸入佳境的緣故,為此而瘋魔的絕不是他身邊這幾位。
洗玉湖上情況特殊,層疊的封禁陣法,十幾萬年積累下來,已是形如聖地壹般的存在,不知有多少人不遠萬裏而來,壹輩子留在這兒,鉆研學習。而想要解析,起碼要有些符箓的相關基礎,所以,這裏最不缺就是符修。
要說,在北地三湖核心之地,見識眼光都是不俗,可像余慈這樣,將壹道頗為精妙的靈符,堂堂正正演示出來,恐怕百年、千年都難得壹見。
林雙木忽有所感,扭頭看吳景,只見這壹位在爭論中,身上氣機起伏,隱然竟有通透之意……
這莫非,已經是有所精進?
林雙木突然就理解了。
怨不得他們發瘋,如果論劍軒的哪位劍仙大能,如此講述劍義玄理,指點修行,林雙木也會瘋的。
正感慨間,那三位突然都斷了篇兒,張著嘴,呆呆看天。
林雙木擡頭看時,便見天空片斷雲層仿佛是被吹散的棉絮,正往外擴,稀疏了壹些,卻和周邊雲氣連為壹體,更遮斷天上驕陽,只在邊角空隙中透出光來。
其中似乎在醞釀什麽東西。
林雙木是真的看不懂,扭頭再看水鏡,那邊顯示余慈這邊剛落下壹子,按照吳景的話說,這應該是此符第十壹個竅眼了。
也在這時候,湖上傳來了唏噓感嘆之聲:
“妙啊,妙啊!”
“原來是這麽轉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不是疊竅合形百千回,哪能有這等法理?”
“看情況,如今最多還有兩竅,最少壹竅便可盡現本來面目。”
“十二竅、還是十三竅都無礙大局,此符要是細細解說傳授,連通神小修都能運使自如,可就是用到真人境界,也半點兒都不過時,這才是化繁為簡的精妙之處啊!”
“正是如此,此符屬火行。同樣是火,庸人取於自身,以氣化之;高人取於天地,以意相馭。妳看這陽光照下……啊呀,不好!”
不只是哪個人起了頭,湖上先是隱隱騷動,繼而壹陣大嘩,先是從壹處響起,很快不知幾百幾千人都指向天空、或是水鏡,嗷嗷叫喚:
“要斷了,要斷了!”
林雙木勉強懂壹點兒棋藝,受了點醒,驀然發現,不管天上雲氣如何化形,只看棋盤上的局勢,余慈或許太過講竅符形竅眼的布局,以至於在棋形上露了好大的破綻,等於雙方交戰,空門大開。
只要稍懂棋的人,對如此明顯的破綻,絕沒有漏過的道理。
廣微真人已經持子在手,只觀其視線所指,顯然是要發力了。
星羅之法,終究還有“棋藝”的因素啊!
林雙木正搖頭的時候,耳朵猛地轟鳴。
“廣微真人要沖斷棋形”的消息,已經是瘟疫般傳播開來,而洗玉湖上的氛圍,也在長時間醞釀、擠壓、刺激之下,突破了某個臨界點,壹時間整個湖上都響起了慘絕人寰的哀嚎聲、咒罵聲,錯亂嘈雜,沸反盈天。
雖然混亂,但細聽來,都是詛咒廣微真人敗壞好局、又或乞求他放過壹手的。
林雙木聽得失笑,淵虛天君什麽時候竟然有了如此人氣?
當然,這不是什麽人氣高低的問題,而是水天之間,所有符修都絕不樂意看到,廣微真人壹個沖斷,打斷掉馬上就要展露最深層玄奧的符形筋脈。
雖然在分雲鬥符之時,尤其是在星羅法中,這是最合理的攻擊手段,可在當前情境之下,就等於是把壹幅即將完成的絕世畫作,硬扯出壹個敗筆來。
廣微真人真下了手,就是那個拽筆的人!
洗玉湖上幾乎要炸了鍋,廣微真人偏在此時再次陷入了長考。
他持子沈吟,成千上萬修士的心臟,隨他指間沈沈的“棋子”微光,起伏跌宕。
“不要斷,不要斷!”
吳景三個似乎已經忘掉了剛剛的爭執,不知是誰起了頭,念咒似地連連祈禱,本來面紅耳赤的老道士,甚至還連連對天拱手,惶急之情,溢於言表。
在這種氛圍下,就是不明白其中玄奧的,如林雙木,心頭都隱隱揪了起來。
但不管湖上的修士如何禱告、詛咒,都不可能影響到對弈雙方的判斷。
廣微真人長考再久,也是要落子的。
便在千萬道視線集束之下,他食中二指間,沈沈光芒投落。
這壹刻,洗玉湖窒息了。
有的人,甚至閉上了眼睛。
直到那“得”聲輕音響起,整個洗玉湖仿佛都還在狂風掃蕩的懸崖上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