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壹十二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6

初見
  時已近午時,午門之外。
  但見壹名穿著青袍的官員,穿戴整齊正跪在宮闕之下的青磚上。
  這名官員不是別人,正是之前上疏的大理寺評事雒於仁,他今日上了《酒色財氣四箴疏》指責當今天子好酒好色好財好氣後,自知必死於是就跪在午門前。
  此疏比海瑞的《治安疏》更甚,海瑞的治安疏委婉批評天子在位不作為,而雒於仁更好,從政治攻擊從而轉到對皇帝的人參公雞。
  奏章裏主要說了三點,每日喝得酩酊大醉,不思上朝,是為好酒。
  讓張鯨四處斂財,是為好財。
  偏寵鄭妃,使儲位未立,是為好色。
  奏章直指天子在位三件過失,這奏章壹上後,雒於仁知道天子肯定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就在午門外等候發落。
  不少官員聚集在旁,議論紛紛,甚是同情惋惜。
  雒於仁此舉實與自殺無異,但張鯨不除,與東宮不立,天子不朝已是成了百官心底對天子的不滿,今日壹下子集中在壹起。
  而乾清宮的暖閣裏。
  林延潮聽著申時行這壹句‘鋒銳’之言。
  在林延潮的印象中,申時行很少會道出這樣打破局勢的言語,這樣的話道出後,等於不給自己留退路了,這不是申時行壹貫的所為。
  但是呢,時局到了這個地步,倒張鯨的大勢已是鋪成,也是到了要將所有籌碼都丟上去的時候了,今日張鯨不倒,申時行將來面對的局勢壹定比今日張鯨所處的,更險惡十倍。
  暖閣裏,氣氛凝固至極。
  這時候已到了午牌時分,奉命來傳午膳的太監,正要入殿,卻給站在天子身旁的陳矩壹個眼神給瞪了回去。
  此刻張鯨眼底噙滿了淚水,他帶著尖銳的哭音道:“皇上啊,皇上,奴才不知哪裏得罪了申先生,申先生要如此致奴才於死地,奴才冤枉啊,奴才冤枉啊!”
  天子見了這壹幕,也是有些意外然後道:“先生說妳,妳就聽著。”
  申時行道:“啟稟皇上,臣並非胡言,去年河間府大災,陛下下旨從內承運庫撥了壹萬兩銀子,戶部撥三萬石米用於當地官員賑災,此乃陛下的恩典。”
  天子點點頭,從內庫裏撥出銀子就是他的私房錢,他當然記得。這時候壹旁壹直不說話的司禮監太監張誠突然道:“此事不是地方官員稟告災情已是平穩了嗎?何必餓死逾萬之說,是不是申先生搞錯了?”
  申時行卻道:“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河間知府隱瞞朝廷,將賑災款項私吞,然後再上報賑災銀米已是下發給百姓。”
  張鯨滿頭是汗道:“啟稟皇上此事,奴才實在不知道。”
  天子也為張鯨開脫道:“張鯨是朕的家奴,就算平日有些過錯,但也絕不敢吞沒賑災銀米。”
  張鯨垂淚道:“皇上明鑒!”
  申時行道:“臣啟陛下,此事確實張鯨確不知情,但是在朝廷賑災銀下撥後的壹個月,河間知府沈重後來用壹萬五千年行賄張鯨,為他的同鄉,在宮裏的當差的太監陳增,謀求蘇州織造壹職!”
  “張鯨雖沒有貪墨了賑災銀,卻收了河間知府沈重壹萬五千兩銀子,其後河間災民餓死無數,來人到京乞討,臣方察覺此事,然後著人調查,並呈刑部。”
  申時行說到這裏,點到即止。
  張鯨偷看天子臉色,天子已是閉上了眼睛,張誠,田義二人都是連忙上前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天子擺了擺手,深吸了壹口氣問道:“河間的那個知府如何處置?”
  申時行沒有答,因為他這幾日沒有在閣辦公,壹旁張誠從奏章堆裏找了壹陣,然後向天子稟道:“刑部擬的是奪職!”
  天子看也不看張誠遞來的奏章道:“著刑部擬大辟!”
  聽到天子的話,張鯨已是冷汗壹身。
  “臣謹遵聖旨。”張誠回稟道。
  然後天子看向張鯨然後道:“妳看妳自己當如何處置?”
  張鯨哭著道:“奴才唯有壹死而已。皇上的龍恩,奴才這輩子報答不盡,下輩子再謀報答,皇上臣不能再侍奉妳了。”
  林延潮冷眼旁觀,張鯨也是很聰明,若是論當堂理論,壹百個張鯨,也不是申時行,林延潮這樣天下百萬讀書人裏脫穎而出翹楚的對手。他壹旦申辯只有死路壹條。所以他依持的只有壹招,就是將所有罪名自己統統認下,這樣子他反而死不了。
  因為天子知道,張鯨是替自己背了黑鍋,只要這些罪名沒有半點損於天子名聲,那麽張鯨反而不會有大事。
  被張鯨這麽壹說,林延潮看見天子臉上的怒氣明顯消了壹半。
  天子向申時行問道:“依先生之見,如何處置這奴才?”
  申時行與天子君臣多年,還不知皇帝的意思,還是不願意辦張鯨嘛。所以把皮球踢給申時行,讓他給皇帝找臺階下。
  申時行可以頂皇帝,甚至拿辭職要挾,但不能壹而再再而三,如此就是失了分寸。
  這時候林延潮朝跪在地上的孫隆,悄悄拿腳踢了他的靴子。
  孫隆本是跪伏在地,被林延潮這壹踢身子壹顫,當即道:“啟稟陛下,奴才這裏有張鯨罪狀稟上!”
  天子看向孫隆,龍目壹厲道:“為何方才不說?”
  孫隆咬牙道:“奴才懼怕張鯨,方才不敢說。”
  天子神色壹寒道:“道來。”
  孫隆當下道:“其實張鯨知道河間知府沈重貪墨賑災銀來向他行賄之事,他還與沈重說反正賑災銀也是皇上從內庫給的,為此皇帝還命內承運庫停了修園子的錢,咱們作為奴才的,怎麽能看皇上遮風受雨的,這園子咱家還是要給皇上修起來,這也是妳們這些文臣對於皇上的孝敬之心,至於災民有戶部的糧食就夠了,銀子又不能吃,拿了也沒用。”
  孫隆說了此事後,又舉了其他幾件事,件件都是張鯨在外收錢,然後卻打著皇帝的旗號。
  還有什麽比心腹背叛更要命的壹擊呢?
  此事壹出,林延潮心底明白,這壹刻張鯨算是涼涼了。
  “將張鯨帶下去!”天子終於下了旨。
  孫隆不由額上冒汗,露出滿臉驚駭之色。林延潮知道孫隆的心思,他是想如果張鯨這都不倒,自己就慘了。
  但是林延潮卻是沒有這個擔心,同樣看去申時行,許國,王錫爵三人也是篤定。
  兩名內侍從外上前要拉張鯨,但見張鯨卻突然道了壹句:“咱家自己會走!”
  說到這裏,但見張鯨重新向天子磕了三個頭,然後正色道:“咱家拜別皇上!”
  林延潮看見天子的眼角微微壹跳,隨即又合上眼睛。最後張鯨站起身,看也不看申時行,林延潮壹眼,大步走了下去,最後他還是給自己留了顏面。
  這時候許國奏道:“啟稟陛下,張鯨之事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在於陛下不朝百官,以至於內外隔絕,也在於東宮未立,故而人心惶惶,此二事懇請陛下鑒之。”
  王錫爵也是奏道:“臣附議!”
  天子擺了擺手道:“此事朕已經知道了。”
  這時候申時行道:“陛下,此二事不決,如雒於仁這樣的上疏恐怕還會有。”
  天子道:“小臣放肆,以正為邪,以邪為正,以後要煩請先生多替朕主張。”
  天子再次厚著臉皮提讓申時行回閣之事。
  申時行道:“臣等因鑒前人覆轍,壹切朝政之事,上則稟皇上之獨斷,下則付外廷之公論,所以不敢擅自主張。”
  眾所周知,這前人指的是張居正。
  天子想了想道:“朕就是心,先生等人就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運動?朕既委任先生處置國事,有何畏避?先生們還是要替朕主張,任勞任怨,不要推諉。”
  天子這麽說,即是退讓了。
  申時行當即跪下叩頭道:“蒙皇上以股肱腹心優待臣等,犬馬猶知報主,況臣等受皇上高厚之恩,敢不盡心圖報?任勞任怨四字,臣當書之座右,朝夕服膺。”
  申時行開口了,王錫爵也是如此謝之,當下天子滿意地點點頭。
  這個局面算是皆大歡喜,內閣罷工的事解決了,同時天子也是答允更多的放權給內閣。
  林延潮由衷佩服,換了常人沒有申時行這樣棉中有實的脾氣,要麽早就和皇帝吵了起來,大家壹拍兩散,要麽就是被皇帝欺負得死死的。
  申時行答允天子要求重回內閣後壹句話就是:“臣啟皇上,冊立東宮,系宗社大計。伏望皇上早賜裁定。”
  林延潮看天子的表情也是很精彩,碰到申時行這水磨功夫,皇帝也是沒有辦法啊。
  天子想了半天,才道:“朕知道了。但是皇後沒有嫡子,長幼自有定序,鄭妃亦再三陳請,請朕立皇元子,恐外面大臣有疑。可是朕轉念壹想,長子猶弱,朕欲待其健壯使出就外,方才放心。”
  申時行又道:“皇上聖明,皇長子年已八歲,蒙養豫教。正在今日,宜令出閣讀書。”
  林延潮知道這又回到老套路了,大臣請天子,冊立東宮。天子說不行,不行,皇後還沒生,等皇後生了再說。
  大臣再請冊立東宮,天子說不行,不行,皇太子年紀太少。
  大臣說皇元子都八歲了,不小了,就算不冊立為太子,也該讓他出閣讀書了。
  眾所周知,皇子出閣讀書,必定要選定翰林為老師,由詹事府負責,等於說從此以後皇子也是有班底了,那時候天子要改立太子,壹個不答應的就是詹事府裏的太子老師。
  那時候改立太子,成本就太大了。
  天子不是傻瓜,這件事早議論好幾次了,當即天子道:“人資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來自然聰明,安能壹壹教訓?”
  林延潮心底吐糟,皇帝太不要臉了,還把孔聖人的話搬出來,原話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然後說朕的皇長子生來聰明,就是生而知之,不需要教就能自學成才。妳敢否認這壹點,妳敢說朕的兒子不聰明嗎?妳的意思是說朕的兒子蠢如豬,非要妳們大臣教才行嗎?
  天子這點小手段,哪裏在申時行眼底,申時行隨手化解道:“回稟陛下,人的資稟賦於天,學問成於人,皇元子雖有睿哲之資,但從古至今未有不教而能有成者。”
  “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皇元子須及時豫教,乃能成德。”
  天子聞言當場跪了,最後只能耍無賴道:“朕已知之,先生們回去罷,傳旨下去,各賜每位先生酒飯壹桌,燒割壹分。”
  最後天子看了林延潮壹眼。林延潮也知道天子對自己倒張鯨的事上,有些不滿意,所以別說什麽賞賜了。
  三位宰相,以及林延潮只能稱謝,然後離開乾清宮。
  去時與來時已是不同,林延潮落在後頭,三位宰相在前而行。
  待離了宮門,三位宰相方才說話,許國道:“元輔,雒於仁還跪在午門之外,欲向天子求壹死。”
  申時行沈吟道:“雒於仁引了天子大怒,我等急切也保不得啊。再說是他自己要跪在午門的,只有讓皇上下旨赦他無罪,但這無罪又坐實了有罪了。”
  王錫爵道:“此人不救,言官恐怕又要起風波了。”
  幾人說說聊聊,林延潮謹慎地跟在後頭,眾大佬們說話,他現在距離插嘴還是少了壹點資格。
  就在這時候,就聽到腳步聲。林延潮轉過頭看見壹名太監急匆匆地從宮門處奔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司禮監太監陳矩。
  但見陳矩上氣不接下氣,仍是向申時行三人行禮然後道:“皇上請三位閣老留步,並移駕毓德宮。”
  三名宰相對視壹眼,不知道天子此舉什麽意思,難道天子是要對張鯨宣判,還是要重處雒於仁。
  林延潮微微遲疑,陳矩對林延潮笑了笑道:“林侍郎也壹起來吧!”
  林延潮這才點了點頭。
  這毓德宮是西六宮之壹,距離李太後的慈寧宮,以及乾清宮都很近,天子有時候晚上會在這裏就寢。
  於是三名內閣大學士跟著陳矩帶路來到毓德宮。
  但見此刻毓德宮的左右站了不知多少的宮女,嬤嬤,以及小太監。
  這壹幕微微有些奇怪,林延潮心想難道還有嬪妃在內嗎?
  申時行三人在宮前等了壹會,然後司禮監太監田義出了宮門道:“皇上請三位閣老,以及林侍郎入殿西室。”
  三名內閣大學士及林延潮壹並進入毓德宮,來到宮裏西室時,但見天子正坐在禦塌上,禦塌的右側,站著壹位七八歲的男孩,天子伸著手牽著這名男孩的手。
  這名男孩穿著寬大的襟袍,身子有些瘦弱,見到他們幾個生人,神色有些扭捏,隱隱往後避去。
  壹名乳母,正半摟著壹名三歲左右的孩童,對方卻是不怕生人,大大方方用眼珠子盯著申時行,林延潮三人。
  到了這壹刻,申時行,王錫爵不可抑制的身子顫抖,跪下來先對著皇帝身邊的男孩行以叩拜大禮。
  然後又對皇三子行禮。
  林延潮也感到了申時行心底那等難以言語的情緒,那等激動莫名的感覺,並隨之行禮。
  禦塌上的天子笑著道:“朕召長哥來見幾位卿家,可喜否?”
  申時行眼中有淚,顫聲道:“臣等得見皇元子睿容,便如睹景星慶雲,真是不勝之喜。”
  天子聞言點了點頭,此刻他帝王之氣盡去,也沒有方才在殿上那等戒備,盤算,現在的他就是壹名普普通通的父親。
  他牽著皇元子的手,讓他站在自己身前,然後壹壹介紹道:“常洛,這位是申先生,許先生,王先生,他們都是父皇的股肱之臣,國家社稷的棟梁。”
  申時行三人壹壹見禮重新道:“臣申時行叩見殿下。”
  皇元子壹壹輕聲答道:“見過申先生。”
  天子又看向三名大學士身後的林延潮,林延潮垂下頭,天子溫和笑著道:“這位林侍郎,就是父皇當年點的三元及那位,本朝的文宗。”
  天子的語氣很平靜,但又有壹些不同,到底什麽不同,實在難以言喻,林延潮擡頭看去時,但見皇元子看自己的目光壹亮。
  林延潮也是露出的笑容,雖說妳的母妃見識是短了壹些,但身為皇子妳將來的可能還是有很多的。
  林延潮當即見禮道:“臣林延潮叩見殿下。”
  皇元子輕輕地點點頭道:“見過林侍郎。”
  皇元子說完少了幾分方才畏懼的樣子,臉上終於露出了壹點笑容。天子看著皇元子的神情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父親那等的慈愛之色。
  然後天子又對壹旁乳母摟著的皇子道:“皇三子還年幼。”
  這時候申時行道:“皇長子龍資龍目,岐嶷非凡。仰見皇上昌後之仁,此齊天之福。”
  天子滿是欣然地笑了笑,然後道:“此乃祖宗德澤,聖母皇太後的恩庇,朕何敢當?”
  申時行當下重新拜道:“啟稟陛下,皇長子春秋漸長,正當讀書進學時!”
  申時行說完後,但見天子臉上神色壹僵,寺裏的氣氛再次凝固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