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4
不易壹字
林延潮壹人力戰劉虞夔,張懋修二人,將二人駁得啞口無言。
張懋修,劉虞夔沒有料到林延潮如此堅決,毫不退讓,全然不似平日那低調的樣子。
他們二人也知沒辦法打消他的決定,至於其他翰林都與林延潮交好,也是樂見其成。
輪值翰林余孟麟開口道:“宗海兄之文章,我壹貫佩服的,只是替天子擬詔不同於普通文章,宗海兄可有把握?”
林延潮道:“多謝余兄提醒,小弟可以壹試。”
陳思育看林延潮,捏須道:“也好,不過沒那麽多功夫慢慢寫來,宗海妳需何時寫好?”
林延潮自信地笑著道:“回光學士,下官已有腹稿,頃刻立就。”
“已經腹稿,”陳思育目光壹亮笑著道,“速速寫來。”
林延潮道:“多謝光學士,不怪下官冒昧,作毛遂之舉。”
陳思育捏須道:“錐處囊中,自脫穎而出,其末自見,堂中若有人願效毛遂之舉,本官求之不得。”
眾翰林聽陳思育這麽說,當下數人壹並道:“下官也有腹稿,請陳思育過目。”
陳思育道:“好,壹並寫好,壹會本官拿至文淵閣請閣老過目,看妳們造化了。”
聽陳思育這麽說,幾名翰林壹並回到案後立即提筆寫詔,張懋修,劉虞夔這時也是不甘心。
他們二人心知這壹次輪值內閣之事,雖內定他們二人,但還未真正塵埃落定,隨時還有變數。林延潮也在陳思育舉薦之列,這壹次主動請纓,必是為了此事,只要他的平夷詔能得到幾個閣老認可,必是大大加分,到時候會將二人之壹擠下。
想到這裏,張懋修。劉虞夔不由如臨大敵。劉虞夔是老翰林了,寫詔書之事對他而言自不難,瞬間他來了靈感,刷刷寫了數行。
但張懋修卻是壹籌莫展。正在為難之際,但見林延潮將桌上的書稿壹卷,袖子壹拂,大步走出檢討廳。
“真寫完了?”
“果然打好了腹稿。”
檢討廳裏眾翰林都是壹臉詫異。
林延潮走入內堂,將書稿直接遞給了陳思育。
陳思育壹壺茶還未喝完。二話不說就看起林延潮的文章。
看完之後陳思育道:“可以,文章先放在我這裏,片刻之後,本官會壹並送至文淵閣。”
林延潮見陳思育表情平靜,全然沒有自己壹次拿文章給他時,那等欣賞不已的樣子。
林延潮心底暗暗奇怪,實際上這平夷詔的腹稿,他醞釀了很久,可謂心血之作,但看陳思育的樣子。莫非哪裏寫得不對。
林延潮心底有幾分忐忑,當下告退,走出了內堂。
而陳思育等林延潮走後,將他的文章又看了壹遍,沈聲問道:“貼寫吏何在?”
壹名貼書吏走了進來問道:“見過光學士。”
陳思育道:“將此文章抄錄壹遍,再交給本學士。”
片刻後貼書吏抄錄完交給陳思育,陳思育將譽正的文章放在壹旁,而是將林延潮手稿放在手中,先是壹聲長嘆,隨即笑著點點頭。最後將手稿悄無聲息地納入了袖子裏。
林延潮走出內堂回到檢討廳,他以為自己文章發揮得不好,當下還有幾分郁悶呢。
半個時辰後,陳思育進宮。走東華門至文淵閣中。
陳思育向門吏稟告壹聲,然後進了內閣值房。
陳思育清了嗓子,然後道:“下官陳思育求見元輔。”
“進來吧!”
陳思育進門後,但見張居正在伏案批答奏章,他將擬定之辭書寫在小票上,貼在奏章上。這就是‘票擬’。
批答奏章都涉及軍國大事,陳思育知道規矩,縱然距離張居正桌案遠遠的,但也是側過身子,將目光離開桌案,如此好避嫌。
張居正批答完奏章合上道:“陳內制有何事?”
陳思育這才轉過身來,將幾份翰林院裏擬好的平夷詔放在桌案上道:“禮部今日來人,催問平夷詔是否擬好。下官立即命幾位擅文的翰林草擬了幾份,請元輔過目。”
張居正點點頭道:“也好!此事迫在眉睫,我就先看。”
說完張居正將手上奏章都推在壹邊,拿稿子看起,看了幾篇眉頭壹直緊皺,到了壹篇時方才是停下笑著道:“這壹篇,是陳內制替下屬捉刀的吧。”
陳思育露出慚愧之色道:“下官不過改動了幾處,元輔明察秋毫,真什麽都瞞不過,不過此文確實當得文章爾雅,訓辭深厚八個字。”
“好,不過……”張居正沒繼續說下去,而是繼續翻文章,壹路看到最後壹篇,眉頭卻舒展開了向陳思育問道:“此文何人所作?”
“修撰林宗海。”
張居正凝思片刻道:“他才進翰林院不過小半年,詔敕之事怎麽輪到他呢?”
“這……”
陳思育正要解釋,張居正卻道:“罷了,此無關緊要之事,就定此文吧!”
“是。”陳思育大喜之下,聲音也有幾分顫抖。
“敢問首輔是否潤色壹二?”陳思育問道。
壹般而言,內閣發出的例行公事以及普通詔諭,內閣大臣都交給翰林,中書舍人視草,自己是不看的,唯有重要詔書,內閣大臣才會把關,甚至親手修飾文章。
但見張居正道:“無須,不易壹字,發中書科謄正!”
制敕房裏,幾名中書舍人正抄寫條例。
這時內閣屬吏推門進來道:“此詔立即謄正後,呈司禮監!”
幾名中書舍人聽聞是詔書後,都是從案後起身,看起文章閱後,彼此對視壹眼訝異道:“竟然是平夷詔!”
“聽聞這幾日東房幾位輪值翰林草擬了幾十篇平夷詔,都不合元輔之眼,但此文居然通過。”
“不錯,我看看此文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勝過前面幾十篇翰林所作。”
幾名中書舍人圍著壹並將文章看著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奉先帝之休德,夙興夜寐,明不能燭,重以不德……”
壹篇文章念完,壹名中書舍人拍案而起道:“哪位翰林能寫出如此雄文來?”
“此文壹出,不知有多少大詔都要相形失色。”
另壹人嘆息良久,方道:“真傳世之作,擬詔之人真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