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6
官員與百姓
總不能是林司馬所殺,這壹句話說完,眾官吏們也是當作笑話來聽。
但壹人忽道:“那妳們以為,誰能殺馬玉?誰又有這膽量敢殺馬玉?”
“對,殺馬玉之人是誰?除了林司馬。”
“請教大參?”
眾官員都看向二堂上,那緋袍官員皺了皺眉頭道了壹句:“哪那麽多啰嗦,是林司馬,不是林司馬殺的,又有什麽不壹樣嗎?”
說完緋袍官退入二堂內,馬玉死了,但要事還沒商量完呢,他哪有心情與他們分說。
轟地壹聲二堂大門倏然合上。
但對方留下這壹句話信息量很大啊,但無疑確認了馬玉之死與林延潮有關。
官兵默然將白布再蓋至馬玉頭上,然後擡起擔架,眾官吏們看著剛來河南,威風八面,聲勢赫赫的馬玉,就這麽沒了命,然後就血水這麽壹路滴溜擡了出去。
“殺得好!”
“不錯,除了林司馬還有何人?”
“我還是不敢相信。”
“可是馬玉的屍首,妳也看見了。”
“宮裏中使之所以橫行無忌,是因為王法不能殺他。但若不畏王法,殺了又有何妨?大不了償命而已!”
“說的好,林三元死都不怕了,還怕王法嗎?”
眾官吏們七嘴八舌大概將事情輪廓概括出了。
“快,立即將此事告訴其他同僚!”
“這不好吧。”
“有什麽不好,方才戴大參沒讓我們不可聲張,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聲張。”
“我們可以聯絡河南的官員,士紳,聯名向天子上書,懇請赦林司馬無罪!”
“林司馬可以為我們百姓殺壹豎閹,那麽我們百姓又為何不能上書向天子求情呢?”
“天日昭昭,絕不可讓好人蒙冤。”
“就算是天子再怒,也要顧及民意。”
“說得好,書雲,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所謂天意即是民意,天子是聖君,必會以民意為重。”
“走,我們將此事散布出去!”
說話間,眾官吏已是有了決議,不少人已無意再等,將消息傳了出去。
眾人行走帶風,各個面上都是堅毅之色。
數日之後,各府沸騰!
而此刻官員們卻是另壹個想法。
正如林延潮方才在堂上所言,他所意不在於殺壹個馬玉,而在於璐王就藩。否則殺了壹個馬玉,還會再來壹個馬玉。
對於璐王就藩,眾河南官員議定,請璐王就藩王府改在原先建好的湖廣衡州府的藩邸。
要知道湖廣衡州府的藩邸,是張居正當國時,由工部尚書曾省吾親自督建的,完工後造價達百萬兩銀子之巨。
當時衡州府富庶,天子也是有意照顧璐王。
哪知後來璐王上本說衡州府離京師太遠,不能咫尺天顏,所以改在河南就藩。而當初建好的,達百萬兩之巨的藩邸,是說不要就不要了。所以堂上河南官員的壹致意見是,妳璐王給我滾回去湖廣去。
另外就是藩田壹事。
璐王要壹萬五千頃,然後又討取景王藩產,抵數萬頃之巨。
河南官員壹致上書,言當時明初時,親王歲俸外,不過千頃。
之後封親王,雖然歷代天子多有偏私,多給了壹些,但都是幾千頃這樣的範疇。
但璐王竟給到幾萬頃,簡直上升了壹個數量級。所以河南官員言,只能給田千頃,不能再多了。
小縣田畝大概兩三千頃,大縣七八千頃,小府壹兩萬頃,大府也不過三四萬頃,潞王藩田等於壹個大府的田畝了。
這藩邸,藩田不過是壹二,還有三,就是河南的祿銀。
萬歷十壹年時,河南祿銀達到二十六萬八千四百兩,而河南壹年稅折銀約在壹百五十萬兩。
也就是說河南壹省近五分之壹的稅入,都養了宗室子弟。以後璐王就藩還要添壹筆錢。
但就算如此,壹個省五分之壹的稅入,仍是養不了這些藩王,因俸米太微薄之事,這些宗室動則聚眾鬧事,在楊壹魁就任前,周王府的宗室剛剛圍攻了河南巡撫衙門,把堂堂巡撫堵在大門裏都不敢出。
所以河南官員向天子請旨,將河南宗室祿銀定為永額,不許加派。
這話怎麽理解?
就是錢就這麽多,妳們藩王自己拿去分,幾年,幾十年以後妳們朱家子孫再多再多,我們也只拿這麽多錢。否則朝廷稅賦就那麽壹大塊,但宗室子孫壹直增加,妳們以後不是要吃垮整個河南。
朝廷哪裏養的起妳們?
這些上書都是官員們壹致議定的,這些事也不是沒有人提過,萬歷七年時,張居正就是上奏朝廷,說國家財政有限,然宗室生齒無窮,以天下稅賦給之,尚不能足。又何況朝廷經費,九邊之用。
朝廷數次裁撤宗室俸銀俸米,現在親王只是領郡王的祿米。
如嘉靖四十三年朝廷決定將郡王,將軍折七成,中尉折六成,郡縣主,郡縣鄉主折八成,而親王也減俸,少者五百石,多者兩千石,當時算了壹下,覺得可以了,算是為了朝廷減輕了不少負擔。
但沒有想到,二十年不到,才剛剛減的祿銀又不夠了。為什麽?因為宗室人口暴漲!
萬歷七年時,宗室人口玉碟在冊的,已經有壹萬五千人之多。
明朝宗室給銀,其實不如清朝宗室,但是這時明國立國已久,宗室實在太多,宗室裏窮的窮死,甚至當乞丐,而富的卻富的流油。明朝財政收入,人口數量也不如清朝,所以宗室之害遠過清朝。
而在財政上,明朝文官張居正,高拱等以及不知多少官員們,拼著烏紗帽不要,前仆後繼拿宗室祿米,天子內庫說事,以此攻擊皇權。皇帝卻覺得爾等士大夫,士紳免稅,官商勾結,屁股也不幹凈,居然還有臉說朕的親戚和朕的私房錢。
裁撤宗藩俸銀,是文臣們議過不知多少次的,眼下河南省眾官員又提了出來。當然爭議也不是沒有,壹波波的討論從二堂裏傳出,官員的意見也並非那麽統壹。
“步子似跨得大了點,此三事條陳壹上,怕周王以及河南的宗室都會反對。”
“誒,只是定以永額,不再加派,又不是不給他們錢,其實今日不說,以後也要說,我們河南壹省早已給不起錢了。”
“我倒覺得太難,不如請天子再如嘉靖年那次,裁減宗室俸祿。”
“裁減沒有用,就算今年再裁減壹半,這壹次不用十年,又得裁減了,還不如壹勞永逸。”
“此事以往朝堂諸公,不是沒提及過,正好乘此良機,壹起給提了。再聯絡本省在籍京官,壹並上書,定能成事。”
辜明已默然坐在堂上,聽著身旁嗡嗡作聲,壹旁官員都已是在草議上署名簽好。
他神色倒是平和,從馬玉方才身死後,他再也沒有說過壹句話。
有的官員譏諷道:“辜府臺,是不是不支持?方才妳可是站在馬公公壹邊啊?”
辜明已臉色沈痛道:“這位大人對我辜某有些誤會了,辜某只是揭露付知府與林同知貪汙之事實,此乃職責所在,但於璐王就藩河南之事,是壹直是反對的。”
“馬玉此賊殘暴虐民,人人恨不得得而誅之,此人身死,辜某唯有拍手叫好,豈有與他同流合汙之理。對此辜某只有壹句話,殺得好!”
言談之間,辜明已慷慨激昂,竟把方才譏諷的官員說的無言以對。天下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眾官員不由都在心底大罵。
辜明已是壹個很能識時務為俊傑的人,當下二話不說,也在草議上幹脆利索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投筆後道了壹句:“於義壹事上,辜某不敢為人後!”
辜明已行禮後,揚長而去。
次日,承宣布政使司司獄司。
因為巡撫衙門不設有大牢,所以林延潮打死馬玉後,就被轉押至布政使司司獄司。
而馬玉死後,他的那些馬仔也都被關進了司獄司裏。
現在司獄司的幾位牢卒垂手站在壹旁,而林延潮坐在壹張幾案前,正提筆寫著壹封奏章。
而臨近的牢房裏,慘叫之聲,此起彼伏。
壹聲壹聲十分淒慘,簡直令人心酸落淚。
壹旁的牢卒見林延潮的筆微微壹停,當下怒著對外面喊道:“怎麽了?不會小點聲嗎?都給我堵住嘴了,再打!”
“是。”
頓時牢裏清靜了。
那牢卒賠笑道:“司馬老爺,乃天上的文曲星,竟與這幹人同居壹處,實在是委屈了。”
林延潮問道:“這些人都是馬玉的爪牙?”
“是,就是這些畜生,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弟兄們也不給他們客氣。若不是司馬老爺,這些人還要造多少孽。待問完口供後,咱們就遞到天子案頭,讓聖上知道那馬玉在咱們河南幹了多少壞事!”
眾牢卒們紛紛點頭。
林延潮不置可否繼續寫自己的奏章。
就在這時司獄司司獄走進門來。布政司司獄司司獄雖只有從九品,但也是流品官。
他走進屋來,端著架子左右環視了壹番,然後對林延潮道:“開封府的辜府臺預備提審林司馬,請妳跟下官走壹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