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16章 對馴鷹官的重視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這個回答讓楊懷仁非常滿意,對於這些新來的馴鷹官的安排,還要他親自操心壹下,以顯示他對他們的重視。
  因為他們剛來,也不會讓他們立即進入軍中,不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家人,也包括海東青,都需要壹個熟悉的過程。
  這個範圍就廣了,比如氣候,生活習慣,這些只有習慣了,才能談得上融入。
  楊懷仁打算在楊家莊子空出幾個院子來給他們住,就跟那些最初的通遠軍的家屬做鄰居。
  當初那些通遠軍的將士,如今也都成了龍武衛和虎賁衛中的軍官,上了年紀的人退出軍隊,他們的兒子也補充進了軍隊。
  也有壹部分成了楊懷仁的親衛,這些人在軍中都是骨幹,地位相對較高,他們的家人對楊懷仁感恩戴德,能給楊懷仁幫不少忙。
  讓這些鷹奴住進去,左鄰右舍都是軍屬,無形中就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將來對他們有壹些照顧或者交流,不算是難事。
  生活條件自然不必多說,楊家莊子現在幾乎都是富人,只存在舍不舍得花錢的問題。
  楊懷仁相信鷹奴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日子過的富足了,他們也能更踏實的在軍中為楊懷仁效命。
  語言問題是必須解決的,他們現在不會說漢話,但必須要學,教他們的人楊懷仁自然會安排,這需要壹個時間。
  楊懷仁考慮的是,馴鷹這項工作雖然很專業,但也絕不能全部掌握在他們手裏,自己人必須也要學,學會了最好,學不會或者實在天賦不適合的,那就換壹批人。
  就把那些鷹奴當師父壹樣供起來,哄著他們教,也要把他們馴鷹的本事學過來,這樣才能保證馴鷹這麽重要的事情,掌握在絕對可靠的人手裏。
  鷹奴在軍營裏當馴鷹官,雖然不是實職,但給他們的待遇卻壹定要高,讓他們賺的錢足夠養活家人,還能有不少的富余,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
  如果他們的家人願意學習漢人的農耕式的生活,莊子裏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給他們做,收入和福利也絕對不含糊。
  而他們的兒子,願意繼承父輩的職業繼續成為馴鷹人的,那很好,讓他們跟派去的人壹起學,正好還讓他們沒法明目張膽的藏私。
  願意念書的,可以在莊子裏的私塾裏讀書,將來長大了也可以去學院裏學壹門養家和立業的本事,這個都給予壹定幫助。
  總之,就是對他們好,捧著他們也無所謂,關鍵是讓他們和他們帶來的海東青能在大宋軍隊中形成真正的助益和效果,提高軍隊的整體實力。
  另外就是讓他們產生歸屬感了,人都不傻,特別是能成為馴鷹人的這些人。
  楊懷仁就覺得他們都是極其聰明的,不然也學不會那麽復雜的本事,只是他們在原先部族中不壹定被重視,覺得他們做什麽都是理所應當,所以顯得他們沒什麽地位罷了。
  當他們在大宋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家人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的時候,他們必然會琢磨,究竟對誰忠心耿耿,才是對他們自身,還有對他們的家人最好的。
  楊懷仁很慷慨的給了他們十天假期,讓他們熟悉環境,同時也自己出錢給了他們每家壹百貫錢當做安家費。
  本來楊懷仁是想多給的,但後來壹想這恩啊,不能壹次給的太足,得壹點壹點來,所以就給了壹百貫,這也已經是很大壹筆錢了,足夠他們安家。
  十天之後,他們便進入作為試點的龍武衛當值,和其他的將士們壹樣,他們也成了大宋將士中的壹員。
  安排好這壹切,楊懷仁才和黑牛哥哥他們說起士子進入軍隊的事情。
  黑牛哥哥說明了壹下這件事進展的情況,讓楊懷仁有點失落的是,事情的進展不算很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朝廷的邸報發下去之後,確實有不少中了進士壹直沒有出仕的士子願意進入軍中任職。
  只是人數上也楊懷仁預計的有點差距,全國統計下來,也只有不到二百人。
  想來應該是文武之間的差異,還是影響到了大家的判斷,他們的確想出仕為官,但也總覺得真進了軍營裏,也就代表著他們此後成為文官的幾率非常渺茫了。
  他們中不少人,還是覺得自己的誌向是以文治國,還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當年的成績雖然不是最好的,可排名也在中遊,已經熬了那麽多年了,現在也應該快輪到他們了,所以覺得應該繼續等下去。
  楊懷仁砸吧著嘴,心裏當然有點不太痛快,這麽好的機會他們還不把握,還真是有點令人生氣。
  但後來想想他也便釋然了,觀念這種東西,要想改變太難了,也從來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
  再說給官職,說起來也是壹種利誘,人家不吃妳這壹套,也情有可原,只有將來那些率先進入軍中的士子真正幹出點名頭來了,對他們的吸引力才會逐漸增加。
  可問題在於,楊懷仁對這些士子的需求數量,大約在兩千人上下,他想的是最好每壹百名禁軍將士都能配上壹個文職官員。
  楊懷仁雖然覺得這個是目標,不壹定非得要求立即就實現,但他之前設想的,壹千人應該是有可能的,但現在看來這壹點是無法實現了。
  他思考了壹番,覺得應該把目標定得低壹點,五百人,這個可以有。
  眼下已經有二百人了,學院裏應該能再挑選二百人出來,其余的壹百人,只能再去跟老李頭說說,讓他幫幫忙,聯合幾位大儒再發動發動,盡量多動員壹些士子來報名。
  於此同時,對這些人的培訓工作也要逐漸展開了,培訓地點就是庖廚學院後邊的老龍武衛大營。
  這幫人雖然將來在軍中是文職,但必要的軍事素質是不能少的,總不能將來出去打仗,仗還沒打呢,他們那副身子骨先倒下去了,那他們不是來幫忙的,反而成了累贅。
  至於培訓軍官嘛,楊懷仁點了兩個人,盧進義和林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