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95章 大食船隊(上)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接下來的壹天,楊懷仁要做的是落實答應了東坡先生的關於在儋州開戰黃花梨生意的事情。
  首先要做的便是計劃將來儋州碼頭的擴建,眼下現有的碼頭太簡陋了,只能停靠壹般的小型漁船和貨船,超過壹千料的船根本停泊不了。
  這是限制將來黃花梨生意的壹個瓶頸,只有交通順暢了,儋州的黃花梨木材和產品才能順利的運送到中原去。
  其次呢,生意也要壹步壹步來,儋州的規劃方面自然由東坡先生和儋州府衙來制定,但采伐數目的工作,就要抓緊開始了。
  之後楊懷仁會委托那些隨軍商人,他們現在正在往回運送那些交趾商品,讓他們下壹次回來的時候,務必從江南壹代招募壹些手工精湛的木匠回來。
  木匠會送到儋州,壹方面抓緊時間展開培訓,同時也開始建造木工工坊了。
  最後便是資金問題。商人如今對楊懷仁非常尊重,之前談好的在交趾的生意的利潤,大家都搶著預付了壹部分分紅。
  楊懷仁便打算從這部分資金裏分出壹些來,作為儋州經營黃花梨生意的啟動資金。
  制定好了計劃,自然會有人去施行,楊懷仁也不必擔心這個。
  本來他打算在儋州多留幾日的,可以好好和東坡先生說說話,不得不說,在楊懷仁心裏,和東坡先生這樣心底無私的人在壹起,他的內心也變得淡泊了。
  不過東坡先生在第三天便勸他趕緊回去了,理由是楊懷仁畢竟是武德軍的主帥,就這麽擅自離開大軍獨自來儋州看望朋友,似乎有些不妥。
  楊懷仁也知道東坡先生說的有道理,雖然現在軍中的監軍因為護送財寶回京不再軍中了,但楊懷仁這樣的人,他的起居言行都特別引人註目。
  萬壹他擅自離開大軍去儋州看望蘇軾的事情傳了出去,總會有朝中的壹些不懷好意的人胡亂去編排他。
  楊懷仁也感受到了蘇軾的心意,畢竟蘇軾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了,不論是舊黨還是新黨,他兩邊不討好,他怕楊懷仁和他走得太近,會無意間傷害到楊懷仁。
  楊懷仁心裏是不在乎這些的,何況憑他現在的地位,也不是隨便什麽阿貓阿狗能招惹的。
  但蘇軾還是勸他,萬事小心為上,既然身在紅塵中,就必須要睜大了眼睛活著。
  楊懷仁無法拒絕東坡先生的好意,只得離開儋州。
  這壹天風和日麗,還真是個好日子,楊懷仁乘小船回到大船之上,回首遙望岸邊和他揮手辭別的東坡先生,莫名其妙有壹種淡淡的憂傷。
  他十分清楚,他們這壹別,估計就是永別了,倒不是那種生離死別的淒涼,但楊懷仁心裏就是有些緊,那種淡淡的愁緒縈繞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或許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吧,楊懷仁其實不是很喜歡大宋的文人,但唯獨和東坡先生在壹起,他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大宋的文人確實學富五車,也很有見解,知禮知義,單純從學識的角度,或者風骨的角度來看,這些人是值得人尊敬的。
  但是這個時代的文人骨子裏那種優越感,讓楊懷仁很不舒服,他們總是認定了壹條他們認為的真理,然後就會追求到底,甚至不惜犧牲很多東西。
  這種特殊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文人的固執,不能說不好,但太多人都這樣,就容易傷害到其他人,甚至傷害到整個民族和國家。
  宋朝尊崇文人,確實造就了壹個文化和科技大發展的輝煌時代,但任何事情做得太極致了,就會產生副作用。
  民間的武人想要實現人生理想,苦於沒有壹個合適的出口,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出口,所以造成了宋朝成為歷朝歷代裏綠林山賊最多的朝代。
  壹邊是文人士子們文采風流,壹邊是武人肆意而活,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產生這樣大的反差,其中原因卻是值得人深思。
  皇帝又都本著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導致文人的權力被無限放大,當文人們不能團結壹心的時候,就容易出亂子了。
  楊懷仁的層次不算多麽高,他也想不明白大宋發展到今天,究竟是因為什麽原因。
  所以他的想法就相對簡單了許多,先保證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然後能做壹些對百姓,對國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他也就知足了。
  就像東坡先生說的壹樣,這個時代裏還能清醒的人也許都在追求這壹點,人活著,必然要有人生追求。
  但這種追求沒有必要上升到使命感的地步,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能不忘初心,能守住自己的底線,也算是這輩子沒白活了。
  船漸行漸遠,陸地也漸漸消失在楊懷仁的視野中,仰頭看看廣闊的海面,還有更廣闊的藍天,楊懷仁忽然覺得心中敞亮了不少。
  順風行了半日,桅桿上的崗哨忽然吹響了壹聲長嘯之聲,楊懷仁疑惑地走出船艙,看到大家都看向了南邊。
  他也遮著陽光向南方眺望,果然遠遠的看到了壹支船隊。
  船上的水軍稟報,根據他們的經驗判斷,正在靠近的船隊並不是來自大宋,從船體和船帆的制式可以肯定,來的是壹支大食人的船隊。
  楊懷仁不覺得這有什麽奇怪的,在海上遇見壹支外國的船隊,這不很正常嗎?
  但壹位水軍校尉給他解釋道,“大帥有所不知,大食國如今正處於內亂時期,雖然皇帝還是大食人來做,但實際皇權已經掌握在了塞爾柱人蘇丹手裏。
  塞爾柱人據說是突厥人的後裔,他們最是喜歡掠奪,所以如今的大食的商人,早已經沒有了以前的誠實守信。
  平時也倒還好,但若是在茫茫的海商遇上了其他落單的商船,他們只要覺得對方實力很弱,便會毫無顧忌的發起攻擊,搶奪了商船和貨物,殺光了船上的人。”
  楊懷仁臉色立即便不好看了,水軍校尉壹眼猜透了楊懷仁的心情,接著說道,“大帥,末將明白,咱們是上好的戰船,本不必怕這些亦商亦盜的大食人。
  但大帥如今在船上,末將不敢拿大帥的安危冒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