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慶功宴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8
楊懷仁在家享受了幾天當地主的快活日子,征西的大軍便回京了。
東京城裏百姓歡天喜地,出西門迎接征西將士們得勝歸來,趙煦也破天荒的在城門樓子上禦駕親臨,算是給了將士們極大的禮遇。
不僅如此,趙煦還在宮中擺下了千人大宴,宴請群臣和有功將士們,同時也正是宣布對此次宋夏戰爭中有功的相關人等大加封賞。
場面很隆重,過程很無聊。起碼楊懷仁是這麽覺得的,看著趙煦這小子意氣風發的那個勁兒,楊懷仁就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當年那個生活在祖母羽翼之下的小雛雞,如今變成了壹只紅光滿面的大公雞,也不知是怎麽想的,壹身金黃色加大紅色的龍袍穿著,比成親還喜慶。
這樣的場合,按說皇後也應該壹起出席的,後來楊懷仁才聽說孟皇後懷胎十月即將生產,這才想起年前趙煦和他的壹番對話來,算算日子,趙煦也快要當爹了。
只是原來的歷史裏,趙煦膝下無子,也沒聽說他有女兒,這麽壹想,楊懷仁才意識到,溫柔賢惠的孟皇後,又成了歷史上不斷上演的宮廷爭鬥的犧牲品。
具體怎麽回事,他也記不清楚了,印象裏大概又是壹個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宋朝的後宮裏老是玩貍貓換孩子這老壹套,皇帝們不知是真的蠢還是有意放縱,還真是有意思。
這種事,楊懷仁是不摻和的,用不著用這種事來表明他的正義,壹是因為這種事比狗皮膏藥還粘,貼身上就撕不下來,二是因為他覺得維護正義是超人和蜘蛛俠做的事情,他就是個廚子,沒那義務。
楊懷仁雖然不是個長袖善舞之輩,可也能在文武大臣中間遊刃有余,何況他剛被賜封了北方王,外姓的王爵,哪個敢不給面子?
結果是武人們看到楊懷仁能憑借軍功封王,自然對趙煦這個皇帝的心胸感到佩服之至,也充滿了對個人未來仕途壹片大好的期許。
但文人們心裏,就有意見了,不過這種時候,全國都在為武人們的功勞歌功頌德,他們還不敢放肆,所以表現出來就是表面上對楊懷仁壹片贊賞之聲,心裏呢,應該是羨慕嫉妒恨吧。
所以楊懷仁更願意和武人們打交道,不是說他們沒有心機,而是這幫人心機少,楊懷仁和他們在壹起雖然還沒到口無遮攔的地步,但說起話來,是真的輕松爽快了不少。
但事實是憑楊懷仁現在的地位,自然和章惇這些朝堂上的文人大佬們坐在壹起,文人嘛,說話總是文縐縐的,之乎者也壹大通,楊懷仁聽壹半漏八成,虛情假意地笑了半天,也沒搞清楚他們想要表達什麽。
看著那些大佬們壹臉拉不出屎來的便秘樣子,楊懷仁心裏就樂,誰讓妳們跟老子裝有文化的?活該。
章惇文武兼具,也沒有那些大學士們那麽嬌貴,知道楊懷仁的脾氣,所以這種場合只是跟他打了招呼,並不往他身邊湊。
對楊懷仁來說,這就是難得明白人了。豬兔同籠雞同鴨講,這種事只能搞的畜生們都不自在,何苦呢?
當然,這話楊懷仁可沒罵自己,他心裏罵的是那班舉手投足都得裝清高的文人們,想來應該和後世的某些人喜歡裝比是壹個道理。
宴席很豐富,不敢說龍精鳳髓,山珍海味還是樣樣齊全的。
宮裏禦廚房人手不足以承擔這麽大的宴席,所以趙煦給趙佶的任務便是讓他去城內的大酒樓裏請了些大廚們進宮來幫忙。
這樣的事,那是給東京城裏的廚子們進宮鍍金的機會,不管他們做的東西有沒有真的進到皇帝老兒的肚子裏,但有了這壹回,他們以後可以在外邊吹噓說他是給官家做過飯的人了。
別看趙佶年紀小,這種事他比誰都明白個中道理,最大的好處,自然要先緊著隨園和歸雁樓這樣的關系戶安排。
這樣做外人也沒什麽好腹誹的,如今楊懷仁家的隨園,以及像歸雁樓這種和隨園合作的十三家大酒樓,廚子的質素在京城那是首屈壹指的,根本沒有人敢反對,何況大家都聽說楊懷仁這個大楞子如今封王了,誰還敢惹?
於是禦廚房的那班廚子們就很沒有面子了,安排的廚房任務,大家做的菜式是不同的,結果那幫參加宴席的文武群臣們,都點了名要隨園的廚子們做的菜,把禦廚房的廚子們做的菜不放在了眼裏。
這也難怪,隨園是出了名的東西好吃,同時也是出了名的貴,據說宴席的預定已經排到了明年,那幫當官的不趁著這個免費大快朵頤的機會賺官家的便宜,又更待何時呢?
楊懷仁之前不知道啊,所以這次宴席他這個隨園大老板,反倒沒有吃到自家飯館裏的廚子做的菜式。
然後,他就覺得趙煦其實很可憐了。禦廚房裏的大廚,按說都是有很高的水準的,要不然也不會被請進宮做了禦廚。
可如今隨園興起,從隨園裏流出來的各種新式的菜式菜譜成了京城裏最流行的飲食風向標,搞得本來最驕傲的禦廚們顯得孤陋寡聞,倒成了第壹次進城的土包子壹般。
整天吃這幫土包子做的菜式,妳說趙煦可憐不?所以當皇帝也見得是件好事,老婆多了卻整天鬧騰,地位最高卻沒有自由,連最基本的口福都沒有了,這皇帝當的真沒有意思。
楊懷仁好東西吃的多了,偶爾體驗壹下官家平時吃的東西,也不打緊,讓他開心的是隨園春美酒在今天的宴席上被喝了不少,他必然是大賺了壹筆。
特別是那些得了勝的將軍們,今兒個高興,也便有點放肆,動不動就對著酒壇子對吹,好像這些好酒不是他們花錢壹般。
對了,還真不是他們花錢,皇帝老兒賞的,不喝白不喝,不往死命了喝那都顯得他們是傻瓜。
所以酒過半酣,趙煦借醉回去休息之後,楊懷仁便來到武將們身邊,大叫著什麽“不醉不歸”“喝得少的不是爺們”,煽動了幾百個酒鬼跟著他發瘋。
瘋就對了,百年壹遇的大勝仗啊,不瘋就出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