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四十六章 壯士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5

  “小民趙飛牛拜見陛下!”壹幫山賊烏壓壓的跪在楊崢面前。
  壹個個全都叫花子壹般,大冬天的,遠遠就有壹股臭氣襲來。
  身上的衣服更是慘不忍睹,有人裹著幹草,有人胡亂纏著各種破布……
  充滿了行為藝術風格。
  都說中原富足,今日壹見讓楊崢大開眼界。
  百姓過不好,山賊自然也窮困潦倒。
  “壯士請起。”楊崢以手虛扶。
  “謝陛下!”趙飛牛大咧咧的站起,眼神肆無忌憚的打量著楊崢,忽然大笑壹聲,“秦國的皇帝果然比司馬家強多了。”
  “放肆!”身邊親衛呵斥。
  楊崢揮了揮手,跟什麽人說什麽話,人家是啥職業?
  總不能指望壹個山賊頭子彬彬有禮吧?
  “哦?莫非壯士也見過司馬家的皇帝?”
  “怎麽沒見過?當年司馬懿老小子從遼東回來,停駐溫縣,俺跟鄰村的幾個孩追著他的車駕跑,還見過司馬師、司馬昭,不過司馬家的人忒不是東西了,拿刀砍俺,下手賊黑,妳看小民臉上的疤就是小時候留下的!害的小民討不到媳婦兒,只能上山。”趙飛牛把稻草壹樣幹結的頭發撩起,露出左臉上的猙獰傷痕。
  從左眼眶劃到耳根。
  難怪這家夥動不動就要挖司馬家的祖墳,原來是這麽大的仇。
  楊崢自行腦補當時的情況。
  當時魏明帝病危,急召司馬懿回朝。
  司馬懿火急火燎,趙飛牛又往人家的車駕上湊,沒被砍死就是萬幸了。
  壹兩個小民的性命在這些大人物的眼中根本就不是個事。
  “司馬家不仁不義,壹至於斯!”楊崢附和了壹句。
  “小民知道司馬家的祖墳在哪兒,願為皇帝帶路!”趙飛牛恨恨道。
  “有司馬懿父子的嗎?”楊崢好奇道。
  趙飛牛搔了搔頭,頭皮屑仿佛雪花壹樣亂飄,“司馬老兒極其狡詐,葬在首陽山,聽說不起墳頭,不立碑記,不設葬品,不栽樹木,又不讓子孫拜祭,小民不知道在何處……”
  高人就是高人。
  估計司馬懿知道死後無臉見人,提前計劃好了。
  楊崢心中佩服至極,能算活人事也就罷了,死後的事也算計上了。
  不過對於挖墳之事,楊崢還是有些抗拒的。
  畢竟中國人自古講究壹個入土為安。
  司馬懿父子作的混賬事,總不能算到他老祖宗身上吧?
  以前楊崢的確有這個心思,但現在都當皇帝了,有些事還是講些體面。
  今天妳挖人家的祖墳,焉知以後沒人挖妳的祖墳?
  而且楊家的祖墳就在洛陽邊的陽夏。
  司馬家恨自己入骨都沒挖,難道自己連司馬家都不如?
  當然,如果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墳,楊崢肯定要弄出來鞭屍的。
  至於人家的老祖宗,楊崢覺得就沒這個必要了。
  畢竟還要裝個樣子給中原士民看。
  壹個皇帝動不動就挖人家祖墳,影響也不好……
  再說現在挖了司馬家的祖墳,司馬炎肯定要挖老楊家的祖墳……
  這就弄得不成體統了,老祖宗們也跟著遭罪。
  說實話,以司馬家的無恥,就算挖了他家的祖墳,人家也未必在乎……
  “壯士有心了,冤有頭債有主,司馬家之惡,皆在司馬懿父子三人,余者不必殃及了。”
  趙飛牛壹對牛眼撲閃了幾下,他想以司馬家的祖墳為見面禮,見楊崢興趣不大,悻悻道:“皇帝說的是。”
  楊崢被他臭的有些受不了,“壯士心在大秦,朕甚是欣慰,賞三千羊裘,三千環首刀,糧三百石,羊五百頭。”
  趙飛牛臉上的失落壹掃而空,“哈哈,還是大秦的皇帝闊綽!”
  山賊們激動的手舞足蹈起來,頓時壹片烏煙瘴氣。
  楊崢原本有心招撫他們。
  不過中原的山匪流寇越來越多,招撫壹兩撥沒用。
  留他們繼續禍亂中原也不錯。
  再說看此人的意思,也沒有歸附的打算。
  河內大戰還未塵埃落定。
  司馬家的三個王爺還領著幾萬大軍到處晃蕩。
  進入冬季,南下擄掠的漠北部族要麽被牽弘和豪強們幹掉,要麽夾著尾巴灰溜溜的跑了,讓河北能抽出手來。
  河內丟了,洛陽壹定守不住。
  河北、洛陽集結重兵兩面而來。
  楊崢身邊兵力不多,只能暫時收縮兵力至河雍,等待天時。
  壹旦黃河結冰,石苞和王渾孟津防線壓力增大。
  就算打不下洛陽,派些遊騎去城下逛壹圈,嚇壹嚇洛陽君臣也不錯。
  河東大戰的紅利還沒吃完,所以楊崢決定先觀望觀望,最好能嚇的司馬炎遷都。
  壹旦遷都,司馬家的大勢就隨之而去。
  不過這場大戰持續至今,居然壹個司馬家的王爺都沒撈到,讓楊崢感覺有些郁悶。
  回想起來,跟司馬家折騰了這麽多年,壹個活的都沒逮到……
  是自己的運氣不好,還是司馬家的腿腳利索?
  眼下河內就有三個司馬家的王爺。
  司馬遜、司馬衡、司馬權,雖然不是司馬家的嫡系,但好歹也是司馬家的人。
  砍幾顆司馬家王爺的腦袋,不比挖司馬家祖墳更解氣?
  天氣壹天比壹天寒冷,黃河已然結冰,但還不足以讓騎兵馳騁。
  石苞和王濬也猜到了秦軍的心思,組織民夫鑿破河冰。
  黃河南岸上擺了兩百多架投石車,每天都會砸擊河道。
  大戰沒打起來,兩邊的斥候往來如飛,反復絞殺。
  不過秦軍的斥候明顯比晉軍強上不少,又有趙飛牛等山賊帶路,和河內如入無人之境,壹度滲透進河北。
  各種情報詳盡而細致。
  晉軍的斥候只是騎兵而已,在裝備精良的秦軍斥候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他們的戰馬本就稀少,追不上,也打不贏。
  壹隊百人的晉軍遊騎見到十幾人秦軍斥候,居然率先撤退。
  兩邊高下,可窺壹斑。
  安邑的秦軍漸漸休整完畢,從軹關陘趕赴河內。
  為了後方安全,楊崢分兵軹、鄧二城,大軍集於河雍,東面是嚴詢壹萬河北精銳駐守的溫縣,東北面是司馬家三王爺駐守的野王,南面是石苞、王渾防守的孟津。
  雖然經過休整,身體上疲憊去了大半,但心理上的疲憊依舊在。
  戰事持續大半年,難免會思念家人。
  華夏內戰,楊崢壹直約束將士,不得屠城,隨意殺戮。
  這也導致士卒被長期壓抑,無從釋放。
  “讓宣義郎多安撫將士,這場大戰很快就結束。”
  雖然已經拿下上黨、河東、弘農等重鎮,但楊崢覺得給司馬炎的壓力還不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