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八十四章 賞賜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4

  司馬懿對三國的影響絕對巨大。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魏武有遷都暫避鋒芒之心,司馬懿、蔣濟獻聯吳破關之策。
  壹生戰績七勝兩平壹敗。
  襄陽勝諸葛瑾,石陽勝孫權,上庸擒孟達,遼東定公孫,三州口勝朱然,廬江退諸葛恪,壽春逼降王淩,這還不算高平陵取曹爽。
  每壹場勝利都對天下局勢有重大影響。
  連作為對手的孫權都敬佩不已,曾告誡公孫淵:“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
  兩平壹敗於同壹人手中。
  ——諸葛武侯!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人太過璀璨,以至於三國後時代顯得有些黯淡。
  在書中看司馬懿,和真正面對司馬懿,絕對是兩種感受。
  幸虧這個時候的楊崢沒資格成為他的對手。
  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司馬師掌權,朝野未有壹人仗義執言,由此可以觀之,大魏的天下,已經轉手矣。”杜預言語中有說不出的惆悵。
  魯芝也感嘆道:“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司馬氏經營數十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今日不過轉手於司馬師而已。”
  士族與司馬家已經結成壹個巨大的利益同盟。
  連皇權在這個同盟面前都無能為力。
  “司馬師固壹時之人傑,然欲坐穩洛陽,絕非易事!”楊崢反而沒有那麽悲觀。
  魯芝與杜預都點頭認同。
  司馬師面臨的挑戰也不少,這時代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如履薄冰。
  皇權雖然無能為力,但並不代表皇帝會無動於衷,也不代表士族會永遠站在司馬家壹邊。
  三人正在談論,親兵在堂外稟報:“將軍,洛陽有使者至!”
  “來了!”魯芝笑道。
  杜預道:“司馬師新立,必然要明示天下以氣度。”
  “金城太守楊崢,恪盡職守,寧靖地方,堪為表率,封關內侯,食邑六百戶,賞金銀三千,錢帛三萬,以為嘉勉!”
  黃吉抑揚頓挫的嗓門格外洪亮。
  “謝陛下,謝大將軍。”
  楊崢半跪行禮。
  心中卻有些莫名其妙,司馬師專門賞賜自己,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黃吉壹臉笑容,又掏出壹份詔令,“司馬張特、長史杜預、從事周煜,並有功勛,特賜關外侯,金銀壹千,錢帛兩萬,張特為牙門將軍,杜預為西羌護軍,周煜為積弩將軍!”
  果然,司馬師沒有這麽好心。
  楊崢都沒封雜號將軍,部下卻先封上了。
  尤其是西羌護軍,權力極大。
  再說封賞張特、周煜、杜預,詔令卻宣達給自己。
  挑唆之意太明顯。
  “楊太守,為何不接詔啊?”黃吉提醒道。
  “臣謝陛下恩典。”楊崢接過詔令。
  “楊太守,陛下壹直對妳贊譽有加,妳可不能辜負朝廷之期待啊。”有從人在旁,黃吉說話遮遮掩掩。
  楊崢暗忖,皇帝莫不是活的不耐煩了,居然想造反司馬家和士族的反。
  壹個無權無勢的皇帝,能幹什麽?
  司馬師掌權都兩個月了,沒有壹個人敢站出來。
  別人不敢站出來,自己西平小小壹隅,左邊是胡奮,右邊是鄧艾,頭頂還他娘的騎著郭淮,能幹啥?
  楊崢只能當做沒聽懂。
  照例招待了壹番,抽了個空,與黃吉私會,“陛下與夏侯公可好?”
  誰料黃吉竟然嚎啕大哭起來,“陛下被幽於深宮,以淚洗面,恨朝堂之上,無壹忠心之人,楊將軍若能首舉義旗,事成之後,陛下願以大將軍酬之!”
  “大將軍!”楊崢心撲通撲通跳了兩下。
  忽然想起五年前在駱谷,曹爽贈自己黑光甲、華鋌劍時說過的壹句話:“興雲他日定為大將軍!”
  無心之言,音猶在耳,但人已成枯。
  想到曹爽,不覺心中壹寒。
  自己情況這麽惡劣,皇帝若把希望寄托在西平,是他傻,還是他身邊的謀士傻?
  估計又是要自己當出頭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這年頭各種套路連著套路,都沒安什麽好心。
  “夏侯公知曉此事否?”楊崢反問道。
  他很想知道夏侯玄是什麽態度,有沒有卷進去。
  黃吉目光壹閃,“夏侯公與陛下同心同願。”
  楊崢眉頭壹皺,這廝在跟自己繞圈圈呢。
  不過越是語焉不詳,就越說明夏侯玄不知情。
  以夏侯玄的性格,根本不屑於這種小伎倆,他敢羊入虎口去洛陽,就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最大的可能是司馬懿死後,皇帝和他身邊的人也不安分了,以為機會來了。
  但士族與司馬家捆綁的這麽緊密,又哪來的機會?
  “西平殘破,錢糧兵力皆不支,某有壹策,獻與陛下。”楊崢壞笑道。
  “哦?”黃吉眼神忽忽閃的。
  “毌丘郭、文諸葛,隨意說動壹人,豈不比我小小西平管用?”
  毌丘儉文欽淮南二叛,諸葛淮南三叛,至於郭淮,則是楊崢故意加上去,身為雍涼都督,茍且偷生這麽久,也該出來活動活動。
  黃吉怪異的眼神看著楊崢。
  楊崢也望著他,沒有絲毫避讓。
  話自己說了,聽不聽的進去,就是他們的事。
  反正西平離洛陽這麽遠,要造反也輪不到自己。
  忠心曹魏的人不是沒有,就看他們知不知道利用。
  黃吉幹笑兩聲,“某會向陛下稟明此言。”
  “上使可要為楊某多多美言兩句。”楊崢也奉承起來。
  “好說、好說。”
  兩人都沒什麽興致,自然不歡而散。
  不過黃吉走了,帶來的問題沒有解除。
  朝廷的封賞,不給不好,給了,又有些不合適。
  壹個簡單的誅心計,就讓自己為難起來。
  漢廷壹個漢壽亭侯,讓關羽壹輩子引以為榮。
  自己的廟肯定沒有曹魏的高。
  大義名分的厲害就在於此,楊崢壹天沒有造反成功,壹天就要受其制約。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把朝廷的賞賜告訴他們。
  做人還是光明磊落壹些的好。
  其實他們受了也無所謂。
  有宣義司在,楊崢對軍隊的掌控絕無僅有。
  只是不希望因此事,而跟生死與共的兄弟起了隔閡。
  而且幾乎可以猜到,朝廷還有下壹步。
  杜預當即上書回絕了西羌護軍之職,以自己資歷能力不足為由推辭。
  張特在金城,周煜在伏羅川,暫須時日。
  黃吉前腳走,後腳南面的使者也來了。
  楊崢心中咯噔壹下。
  去年那麽好的機會幹掉鄧艾,姜維卻錯過了。
  這說明蜀國內部也不是壹團和氣。
  費祎遇刺身亡,姜維頭上的緊箍咒被撬開。
  蟄伏了這麽久,看來蜀軍又按捺不住了。
  北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