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原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5

  馬隆做了壹個噩夢。
  又回到當年許昌屯田。
  身邊全是瘦成皮包骨的“青牛”,以及眭十三的臨死時拼命把土往嘴裏塞的場景。
  回憶與夢境重疊,驚出壹身冷汗。
  這是他壹生最黑暗最淒慘的經歷。
  醒來之後,天已蒙蒙亮,春風帶著泥土獨特的清新之氣。
  他忍不住眺望西面。
  馮颯大戰,深深震撼天下人心。
  司馬家自司馬懿崛起以來,南征北戰,除了在諸葛武侯手上壹敗,所有的對手,全都被毀滅。
  嚴格來說,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承司馬懿的余惠。
  其後,毌丘儉、諸葛誕相繼覆滅,東吳大敗,蜀國大敗,司馬家如日中天。
  眼看就要跨出最後壹步,沒想到卻在馮翊慘敗。
  十六萬中軍敗於五萬涼軍手中……
  天下格局因此改變,司馬家如日中天的勢頭也被強行按了下去。
  東西相爭幾乎成了定局。
  有昨夜的噩夢在,馬隆對司馬氏天生就有壹層隔閡。
  恩主毌丘儉的慘敗,更讓他無法融入司馬氏。
  在並州也是如此,馬隆壹直被石鑒排擠。
  立下的功勞也多被他頂替。
  司馬家上升的勢頭被打斷,接下來就是下墜了。
  百姓已經水深火熱,可以預見以後中原是何等的慘狀。
  “將軍,北面有密使至,已入城內!”親兵來報。
  馬隆壹楞,以往北面的密使要見他,都會在城外等候,而這次部下居然直接將他放進來,由此可見他們的心思。
  這並不奇怪。
  馮颯之戰,司馬昭大敗,沒人願意再跟涼軍兵戎相見。
  而且涼軍這兩年不斷滲透,說書人都出現在狼調城中,士卒終非草木,壹樣有愛恨情仇,對司馬氏越發不齒,對楊崢卻無限敬仰起來。
  底層出身的士卒自然更傾向底層出身的楊崢。
  其實寒門出身的馬隆也偏向楊崢壹些,只是司馬昭俘而不殺,讓他不忍背叛,心中始終有道坎兒過不去。
  “帶他見我!”馬隆也無法扭轉這股洶湧在人心之中的暗流。
  或許這正是天下大勢。
  過不多時,壹襲黑衣的密使被帶來。
  “不知馬將軍考慮的如何了?”孫陽掀開鬥篷,露出壹雙精光熠熠的眼。
  此人正是典型的涼人,精幹、積極進取、銳利如刀,仿佛荒野中的野狼,盯上目標之後,從不放棄。
  大半年沒見,孫陽的氣勢反而更內斂了。
  而這種內斂是出於絕對的自信!
  “妳們布置兩年,似乎也不差某壹人!”馬隆沒有直接回答。
  “君侯求賢若渴,曾有旨意傳達,寧不取太原,也不可失馬孝興!”孫陽沈聲道。
  馬隆震驚的望著孫陽。
  孫陽面色不變,滿眼真誠,“以將軍之才幹,他日必成國之重器,可惜司馬氏絕不會大用。人生壹世,草木壹秋,君侯有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正是用人之際,天下英賢,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將軍還有何疑慮?”
  壹個密使的語氣也是如此的霸氣。
  令人心驚,也令人心折!
  涼州不再是以前的涼州了。
  盡管此時蜀國投降的消息還未傳來,但馬隆相信,蜀國最終也必為涼州所得。
  “既然如此,隆願歸順涼州,只是有壹請求,不知楊君侯能否答應。”馬隆也不再推辭了。
  事實上,他也知道,雁門郡的涼軍鐵騎真的大舉南下,他手上的兵力根本抵擋不住。
  而他的部下也不願抵擋。
  “將軍但說無妨!”
  “壽春大戰,我與文將軍兄弟二人走投無路,是相國不計前嫌,收降我等,他雖不重用於我,但我亦不能對他刀兵相向,我若歸降涼州,不與中原之兵廝殺!”馬隆盯著孫陽道。
  孫陽苦笑道:“司馬昭之所以收容妳們,是為了瓦解壽春軍心。”
  馬隆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苛刻,但他實在不願再與故國爭殺了,畢竟他也是中原人,“雖是如此,畢竟有活命之恩,我不能報答,反而恩將仇報,大丈夫不為也!”
  “將軍果然忠義,我代君侯答應將軍!”孫陽道。
  同意的太輕巧,反而讓馬隆有些疑慮,“此等大事,妳能做主?”
  孫陽笑道:“君侯早已並州之事托付於衛先生與我,只要是為了涼州,有何不可?”
  不與中原廝殺,還有東吳,還有漠北、西域……
  這其中的門道,孫陽自然知曉。
  此時的馬隆還不知道宣義司在涼州的地位,更不知道孫陽這個宣義司副丞實際上就是楊崢的弟子。
  楊崢的意誌,就是宣義司的意誌。
  楊崢性格,正是宣義司的性格。
  “不愧是楊君侯,馬隆今日歸降涼州!”馬隆沖南面洛陽方向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又向孫陽單膝跪下。
  周圍親兵明顯神色輕松起來。
  狼調歸附,通往太原的大門也就打開了。
  雁門五千精騎與八千府兵南下,沿途城池望風而降。
  四五日間,便兵臨太原城下。
  並州刺史石鑒自以為太原城高池深,有五萬守軍,還有唐咨、全懌、文虎等將,萬無壹失。
  為了鼓舞士氣,親自登上城頭。
  涼軍兵力雖少,但氣勢如虹,直抵護城河邊,排成壹線。
  壹股兇煞之氣撲面而來。
  石鑒不由自主心中壹顫。
  入仕以來,在洛陽抱住司馬氏的大腿,混的風生水起,卻並不曾領兵作戰過。
  “文虎率兩千步卒迎戰,務必重挫賊軍之氣焰!”石鑒也讀過幾本兵書,知道守城不能死守。
  派文虎出戰,勝則敵軍退散,敗則斬首示眾,殺壹儆百。
  以前馬隆就跟文虎關系不錯,所以他活著,對這太原城是重大隱患。
  這些武夫壹向反復無常,不可深信。
  兩千步卒主動出擊壹萬多步騎……
  毫無疑問,石鑒就是讓文虎去送死。
  “末將領命!”文虎拱手壹禮,眼角寒光閃閃。
  石鑒裝出壹副和藹模樣,“文將軍父子當年勇冠天下,今日也不能令吾失望,敵軍陣腳挫動,城中大軍必然出擊,將軍不必憂慮。”
  其實他壹直都防範著這些降將。
  包括唐咨、全懌在內,所有兵權都被剝奪,平日身邊只準帶兩個侍從,不得與舊部接觸,隨時聽調。
  這壹次馬隆投敵,更是印證了他的猜想。
  太原城門緩緩打開。
  文虎騎兵剛走到甕城中,便振臂而呼,“殺!”
  兩千士卒忽然轉身,殺入城樓。
  甕城頓時混亂起來。
  兩千士卒中有八百多人是文家舊部,異常兇猛,壹部守住甕城,壹部隨文虎向城中殺去。
  城中忽然火起,到處黑煙彌漫,百姓也四處奔逃。
  與此同時,城外的涼軍也動了。
  長梯直接撲在護城河上,步卒壹列列殺氣騰騰的渡河。
  有些騎兵直接從狹窄處壹躍而過。
  石鑒吃了壹驚,正手足無措時,唐咨拱手下拜,“事急矣,屬下願領兵誅滅文虎狗賊!”
  石鑒冷冷打量唐咨幾眼,卻對壹旁袖手旁觀的全懌道:“全懌聽令,速速領兵,誅滅文虎!”
  全懌躲了半天,沒想到還是找上自己,看了看石鑒,又看了看唐咨,“屬下領命。”
  人剛下去,就聽到城下人喊馬嘶,全懌帶著壹軍沒有支援北城,反而向南城逃散,眨眼之間,便逃出城外……
  石鑒整個人都呆住了。
  但他呆住,城外的涼軍卻沒有。
  幾名驍騎已經沖入甕城之中。
  石鑒回望身邊的部將,壹個個全都眼神躲閃起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石鑒是名士,喜吹捧,他手下也是這麽上來的。
  如今卻無壹能用之人。
  平日吹噓多麽武勇過人,今日見了涼軍氣勢,壹個個全都噤若寒蟬。
  “區區萬余涼賊,何敢如此囂張?吾必手刃之!”石鑒拔出腰間華麗的長劍,剛從城墻上探出頭,壹支弩箭就插著他的頭皮飛過……
  石鑒“哎喲”壹聲,以壹個極其不雅的姿勢縮在雉碟之後,剛剛鼓起的勇氣瞬間全無。
  “使君!”他身邊的部曲沒忘記去攙扶他。
  “石鑒狗賊!”城內,文虎狂吼著殺來。
  平日溫順如貓的文虎,此時真成了壹頭猛虎。
  城外有涼賊,城內有文虎。
  石鑒焦頭爛額,眼神再壹次轉到唐咨身上。
  而唐咨也正看著他,眼神中帶著壹絲輕蔑。
  不過石鑒這個時候沒有功夫去管唐咨是不是在輕蔑他,“唐將軍,北城就交給妳了,吾去受東城!”
  丟下壹句話,就帶著部眾向東面城墻逃竄。
  唐咨搖搖頭。
  “將軍可領吾等血戰!”城墻上壹個都尉拱手道。
  “血戰?”唐咨壹步壹步走近,這些人都不是他的部下,“妳有多少血?”
  目光中帶著森然的殺氣。
  都尉壹呆,唐咨手中寒光暴起,鮮血飛濺了他壹臉。
  “城上諸軍聽著,石鑒棄城而逃,所有人不得妄動,不從者斬!”
  長刀在手,須發皆張,唐咨造了壹輩子的反,早就成了專業人士,熟練無比。
  沒說自己投敵,只說石鑒棄城,守軍士氣立時崩潰。
  幾個疑惑的都尉見到唐咨手中血淋淋的環首刀後,也變得不再疑惑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