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合院開始的旅行

榨菜蛋花湯

都市生活

“冬哥,快5點了,該起床了。”
“知道了,知道了。”
王立冬不情願的從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壹章 讓他們自己選

從四合院開始的旅行 by 榨菜蛋花湯

2024-1-7 22:36

  自從來了京城,吳剛經常會收到王立冬送過來的糧食。
  有時十斤白面,有時會是二十多斤棒子面。
  除開自己吃的,剩下的吳剛都會趁回老家時,順帶捎回了家裏。
  讓他家的幾個孩子,也能隔三差五吃的到雜糧饅頭了。
  “咱們倆的關系,就別那麽客氣了。
  我帶雨水到隔壁看看,順便采點蘑菇。”
  吳剛擺手示意,讓王立冬自便。
  王立冬就帶著雨水進了隔壁房間,
  “冬哥,這屋裏怎麽那麽熱?”
  雨水剛進房間,壹陣暖氣撲面而來。
  王立冬看了下墻上的溫度計:23℃。
  “房間裏可是有23度,妳說能不熱嗎。
  過來,帶妳看點好東西。”
  接下來王立冬就帶著雨水,參觀了下整個實驗室。
  不過雨水能看的懂得,也就那片已經長成的蘑菇群。
  看到炕上的幾個大木箱裏,壹大片的新鮮蘑菇,雨水有點吃驚。
  “冬哥,怎麽那麽多蘑菇。
  前幾天咱們吃的蘑菇就是這裏長出來的?”
  王立冬點頭道:
  “猜對了。
  來,幫忙壹起采蘑菇,等會帶到大伯家去。”
  王立冬拿出了早準備好的袋子,帶著雨水采起了蘑菇。
  兩人采了大概有十分鐘,裝了整整壹大袋子。
  “行了,應該夠了,我們走吧。”
  和吳剛打了聲招呼後,王立冬就和雨水騎著車往大王莊趕去。
  過了半個多小時,王立冬和何雨水到了大伯家。
  今天難得大伯和大伯娘都在家。
  “雨水來了,快進屋,看把閨女凍得。”
  大伯娘忙把雨水拉進了房裏。
  “大伯,這點臘肉,妳們過年的時候吃。”
  把糧食和臘肉都搬進了家裏後,王立冬指著裝著臘肉的袋子道。
  大伯王大貴看了眼臘肉,叮囑道:
  “快年底了,最近聽說查的很緊,妳自己千萬小心。
  我們隔壁村的王麻子,聽說就為這事被逮進去了。”
  王立冬點頭道:
  “前陣子托人弄的,最近我都沒出去過,您放心吧。”
  王大貴聽了也就沒再多說。
  大伯娘在旁邊,看到那麽多臘肉,開心道:
  “小冬,還是妳本事大,能弄到這麽多肉。
  妳看看我們周圍幾個莊子,好多人家連存糧都吃完了。
  都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怎麽過了。
  現在這天氣,地裏連野菜都沒了,只怕只能割樹……”
  ‘梆梆梆’大伯用煙桿敲了幾下桌子,打斷道:
  “小冬難得帶著雨水過來玩,妳說這些幹嘛。
  去,帶著雨水去房間說話去。”
  王立冬忙道:
  “大伯,金針菇的情況怎麽樣?”
  大伯王大貴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
  “已經開始長菌絲了,看上去就像是發黴似的。
  小冬要不要妳看壹下,幫忙看壹下到底是不是?”
  王立冬立即跟著大伯,去廚房間的簡陋溫室看了壹下,發現的確是已經開始長菌絲了。
  “不錯,看起來沒什麽問題,大概壹個月以後,金針菇就能出菇了。”
  王大貴高興道:
  “沒想到壹次就成了,我以為要試驗好幾次呢。”
  王立冬道:
  “這種辦法雖然簡單,但越簡單就越不會出差錯,可惜的是產量不高。”
  王立冬突然道:
  “對了,我還了帶壹袋子新鮮蘑菇,您等等。”
  王立冬跑到外邊,把掛在雨水車上的壹大袋蘑菇拿進了房裏。
  王大貴看到滿滿的壹袋子新鮮蘑菇:
  “這就是妳種出來的蘑菇?這麽多?”
  王立冬拿出幾個蘑菇遞到了大伯手上,
  “這是這兩天長成的。
  現在已經到了出菇期,隔幾天就能收獲壹批,壹次起碼二三十斤,總共能收五六茬左右。”
  王大貴看了看手裏的新鮮蘑菇,算了下總計能收壹百多斤蘑菇。
  而這批蘑菇的建堆用的料,當初可是王大貴幫忙弄的。
  “小冬,妳這技術還真的厲害。
  如果專門種這個,只要期間不出問題,
  這壹年下來,收入可比種田的收入高多了。”
  王立冬點頭道,
  “那肯定啊,只不過到了冬天,就是比較費煤。”
  王大貴壹擺手:
  “這點煤和收成比,那真就不算什麽了。
  再說了,也就冬天麻煩點。
  不過還是要試驗幾次,要是都成功了,明年我準備在生產隊裏搭個大暖棚。
  不過這事還得和收購站談好了。
  否則就怕壹下子太多,到時候他們不收。
  明年的這個時候,保準我大王莊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雜糧饅頭。”
  想都此處,大伯王大貴整個人都興奮起來,狠狠抽了幾口旱煙。
  王立冬提醒道:
  “大伯,我覺得剛開始,步子不能邁太大,還是選幾個關系近的,在家種著試試。
  壹下子搞個大暖棚,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人反對。
  畢竟大多數人,都沒接觸過這種東西。
  等有些人在家裏種成功了,嘗到了甜頭,到時候再建大棚,阻力就小的多了。
  到時候盡量多種香菇,賣不掉也能曬成幹香菇。”
  王大貴聽了不僅嘆氣道:
  “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可時間不等人哪。
  眼下都3年了,糧食的收成是壹年不如壹年。
  再這樣下去,明年我們大王莊都要鬧饑荒了。”
  王立冬心裏想道:明年就會好轉了。
  當然這話可不敢說出來。
  “大伯,您是好心,可別人卻不這麽想。
  哪怕按我的意思辦,最多慢上半年。
  還剩下半年的時間,足夠種兩批了。”
  大伯王大貴想了許久,覺得還是自家侄子說的法子比較穩妥。
  不過免不了發了幾句牢騷:
  “有些人幹啥,啥不成,最喜歡拖人後腿。
  這事,我到時候開個大會,就讓他們自己選了。
  免得看到別人種出了東西,就說我這個大隊長有好事了只想到自家人。”
  王立冬也覺得這樣做就更穩妥了。
  農村裏的人大多還是比較淳樸的,不過總會有幾個奸猾的混在裏邊。
  大伯看了看金針菇的菌棒,
  “對了,這種收割完的菌棒,怎麽處理?”
  王立冬道:
  “這菌棒是不錯的有機肥。
  等收割完了,直接敲碎,曬上幾天太陽後,就能當肥料了。
  對了大伯,我今天還有件事情要請妳幫忙。”
  王大貴看到王立冬有事,就帶著王立冬回了客廳裏。
  兩人坐好後,王大貴道:
  “有什麽事,妳說吧。”
  王立冬從口袋裏,掏出了壹張紙,然後遞給了大伯,
  “這張紙上面是我研究出來的幾種雞飼料,我想讓大伯幫著試驗壹下,看看有沒效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