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小樓聽風雲

歷史軍事

春日澄澈的陽光,傾灑在古色古香的青磚黛瓦庭院。
清新的微風,輕輕拂過陳勝蒼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壹章 齊頭並進

人道永昌 by 小樓聽風雲

2023-5-11 22:06

  霜降。
  萬物畢成、畢入於戌。
  上將王翦,統二十五萬大軍入冀,陳兵廣平郡以北,隔漳河與巨鹿太平道大本營三十萬黃巾主力對峙。
  冀州黃巾渠帥司馬卬,數次引兵攻打王翦本部,俱被王翦擊退。
  中途司馬卬數次詐敗,引誘王翦渡河。
  王翦皆視若無睹,似已打定主意,要與太平道本部打壹場消耗戰。
  適時。
  呂政統帥五萬兗州府兵,於兗州東北部詐敗引誘五萬青州黃巾前鋒深入,圍而殲之,大勝!
  青州黃巾渠帥宋義怯,陳兵泰山郡,裹足不前。
  碭山戰場,蒙恬統帥三萬兗州郡兵,借碭山五十裏山水,抵擋二十萬徐州黃巾軍兵鋒,戰況焦灼,數易其營。
  徐州黃巾軍渠帥任囂,不斷分兵,借蒙恬之手打磨麾下大軍。
  十月二十八日。
  陳守領兵抵達碭山,八千紅衣軍正式歸入蒙恬麾下。
  ……
  前線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
  陳勝在後方搞建設,也搞得如火如荼。
  在他壹力推動下,火炕抗寒計劃很快就落到了實處。
  大批經過短暫施工培訓的流民,組建成壹支支施工隊,在壹個個小吏的帶領下奔赴各轄縣。
  李斯居中總攬全局,壹面協調各縣縣衙的人力、物力,壹面掌握各縣的火炕修建進度,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
  而連山煤礦,也在陳勝不計成本的投入下,很快就投入了生產階段。
  他此事由王雄統籌,壹面組織人手拓寬陳縣通往連山村的道路,壹面抓緊生產,每日通過獨輪車運輸、騾馬隊運輸等等運輸方式,將大批煤炭運進陳縣儲藏。
  另壹頭。
  青龍幫的改制工作,也進入尾聲。
  在各縣分堂堂主極力配合陳勝壹手甜棗、壹手大棒的威懾下,包括黑虎堂白虎隊在內的青龍幫十壹支白虎隊、合共兩千余人,分批抵達蟠龍寨,和平的從幫派武力過渡為紅衣軍第三曲。
  陳勝將趙四調回,出任紅衣軍軍侯,統領紅衣軍第三曲。
  與此同時。
  梅花山莊先稷下學宮壹步落成。
  陳勝初步將其分為“社稷、天工、搬山、格物”四院,收錄了來自陳郡各行各業頂尖人才八十六人。
  他自領梅花山莊莊主,令魯菽入社稷院領院主,其余三殿殿主,暫未尋得合適之人,暫且空懸。
  開莊之日,陳勝親自寫下門聯,送入位於陳縣東城的梅花山莊。
  上聯:破萬卷書。
  下聯:行萬裏路。
  橫批:知行合壹。
  也就是在門聯掛上梅花山莊大門上的壹瞬間,陳勝的系統面板【地位】壹欄後,上出現了“大周陳郡梅花山莊莊主”,氣運點加成:300。
  至於稷下學宮這張王炸牌,暫且還處於籌備當中。
  在陳勝的計劃中,梅花山莊與稷下學宮的關系,應當是類似於“中科院”和“頂尖高校”之間的關系。
  “中科院”負責研究最前沿的技術,而稷下學宮則負責將這些前沿技術推廣出去。
  二者相輔相成。
  前者招攬學有所成的賢者高士。
  後者培養選拔下壹代賢者高士。
  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後者是前者的招牌。
  ……
  事情很多,也很雜。
  好在陳勝將這些事務都分包了出去。
  他只管每日看看各方面的匯總過來的報告……諸如各縣的火炕鋪設進度,入庫的煤炭儲量、入莊的人才履歷等等。
  這點工作量,每天下班前花個壹二十分鐘,也就擺平了。
  他這陣子的工作重心,壹部分在碭山之戰中,壹部分在提升自己的武道修行和練兵之上。
  自打陳守領兵歸入碭山大營之後,就保持著壹日兩封書信的高頻率通訊,巨細無遺的給陳勝直播碭山之戰的進程。
  上到蒙恬的行軍宿營、排兵布陣,敵我態勢、廝殺勝負,以及輜重消耗、士氣變化。
  下到碭山大營內各郡兵馬的數量,以及從該郡兵馬作戰過程中的行事風格反推該郡郡守的實力與脾性。
  甚至連某日大帳議事的過程中,某郡郡尉多看了他幾眼,他覺著那人對他不壞好心,得找個機會弄死那人這種小事。
  都會出現在他寫給陳勝的帛書當中。
  可憐的傳信鷹隼,最開始從碭山飛回陳縣的時候,還高高的揚著頭,壹副“老子天下第壹”的神氣模樣。
  沒過幾日,就焉了吧唧的,羽毛都不發亮了,壹副隨時都可能當場去世的苦逼模樣……任誰見天往返壹千多裏路,都神氣不起來。
  陳勝當然能看得出,自家老爹這是緊張了。
  畢竟他這也是頭壹回上戰場,自己都是個菜鳥,還肩負著八千兒郎的生死。
  壓力大是正常的。
  不過陳勝倒是覺得,這是好事。
  他按照陳守的描述,命人在郡守衙內復刻出壹個粗糙的沙盤。
  每日收到陳守的飛鷹傳書之後,他都會根據帛書記載的內容,在沙盤上插旗、取旗。
  然後再分析沙盤上的敵我態勢,回信給陳守,替他出主意。
  這種跳出局部廝殺勝負,著眼於整個戰局,去分析、去學習雙方統帥的戰術指揮和戰略意圖。
  對他們父子二人都是壹次絕佳的學習機會!
  這相當於是蒙恬和任囂二人,在手把手的教他父子二人如何領軍作戰。
  這也的確很有用。
  陳勝就非常敏銳的發現,老父親給他的信件上,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越來越少了。
  對於戰局的分析,以及對自己戰術指揮上出現的錯漏之處的反省,越來越多了!
  再後來,他父子二人對蒙恬和任囂二人的作戰意圖預測,十次已經可以猜中四五次!
  這簡直是飛躍式的進步!
  在陪老父親打仗的過程中。
  陳勝也沒有放下提升自身武道的修行,和練兵這兩件事。
  在降雨次數腰斬,空出大半氣運點的前提前。
  他先將《百戰穿甲勁》提升到了爐火純青級,並且借助其對勁力細致入微的掌控特性,配合滿級的服食煉養術,順利的在進入十壹月初,晉升開脈三重!
  這個晉升速度,快得都讓陳勝不由的聯想到了“走火入魔”、“根基不穩”等等不好的詞匯。
  甚至都有些不太敢去見陳刀、陳虎他們這些清楚他武道進度的自家人……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麽對他們解釋!
  但後來,他下細的捋了捋自己的武道修行後,卻又覺得,這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
  他的晉升速度是快。
  但那得看看他練的是什麽武功!
  《百戰穿甲勁》在幽州軍中,都是壹等壹難練的開脈境武功。
  他大伯陳驁,幽州軍將門出生,名師、資源、環境,壹概不差!
  可連他大伯當初修行這門武功的時候,都是九死壹生才將這門武功練至大成!
  陳勝估摸著,他們口中的“大成”,也就是爐火純青了……登峰造極太難了,而且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放著正經的武道境界不去提升,死磕這門武功的境界,那也太蠢了!
  這樣壹等壹的武功,有推動境界晉升的特異之處……很稀奇嗎?
  更何況,開脈境的修行,本身修的就是對於自身勁力的掌控,又不似鍛骨境那般須得壹步壹個腳印的去積累。
  開脈境,悟了就是悟了,悟了就能晉升!
  除了《百戰穿甲勁》之外,《萬千疾雨劍》、《大河劍歌》這兩門他收錄已久,卻壹直沒有多余的氣運點去提升的劍術,也給了他極大的驚喜!
  《大河劍歌》自不消說,以氣養劍之法,陳勝在將這門技法入門之後,就從單人獨劍,變成了單人雙劍,壹口作戰壹口養劍。
  真正令他感到驚喜的,是《萬千疾雨劍》這門劍術。
  《萬千疾雨劍》,乃是壹門分化劍光、劍氣如意的劍術。
  而《百戰穿甲勁》,是壹門分化勁力、單人成陣的功法。
  單獨使用之時。
  《萬千疾雨劍》是割草利器,屠殺雜兵,壹劍當百劍。
  但若是對上強於自己的高手,那麽這門劍術就成了“幻劍術”,劍出千百氣,卻僅有壹氣可殺敵。
  當然,這種劍術也不可謂不強。
  只是破綻大了些。
  而《百戰穿甲勁》的分化勁力之法,本身是要配合軍陣合擊之術使用的。
  這就好比妳壹手練陰、壹手練陽,雙拳對敵,就能陰陽相濟,發揮1+1>2的戰鬥力嗎?
  不是的,妳還得會左右互搏術、陰陽相濟之術。
  這樣兩只手才能當成兩個人使,雙拳出擊,發揮出1+1>2的戰鬥力!
  很明顯,陳勝不會軍陣合擊之法。
  大周封鎖了軍陣合擊之術,他短時間內想學,也很困難。
  《萬千疾雨劍》恰好彌補了他這個短板!
  陳勝試過。
  以《萬千疾雨劍》禦使《百戰穿甲勁》,威力暴增、聲光影特效極佳……以他如今開脈境的實力使出,就已經有點閹割版《萬劍歸宗》那味兒!
  氣海境呢?
  後天境呢?
  先天境呢?
  陳勝有壹種預感,在未來的很長壹段時間裏,這門武功都會成為他的主戰武功!
  明確這壹點後,他壹口氣就將《萬千疾雨劍》提升到登堂入室級,真正達成壹劍百劍的境界……倒不是他不想直接將這門技法提升到爐火純青,而是這門技法爐火純青級需要4800點,他得屯著氣運點優先提升《百戰穿甲勁》,以期早日開氣海!
  包括《大河劍歌》只入門,而未提升到登堂入室,也是因為他要屯著氣運點,優先提升《百戰穿甲勁》,加快練勁速度……《大河劍歌》單單入門都要2000氣運點,登堂入室就4000,爐火純青就8000了!
  七殺劍後續都還有“前無古人”級,等著他花9600點去提升呢!
  氣運點這玩意,真是掙再多都不夠花!
  ……
  這陣子,陳勝花心思花得最多的,就是練兵這件事。
  說起來,他早就想要試試,新式的練兵之法,能不能訓練出壹支冷兵器強軍。
  之所以以前沒有將這個想法落實。
  壹是因為沒時間、沒精力。
  二是失敗的代價太大……
  畢竟他對新式練兵之法的了解,僅僅來自於自己高中、大學時所經歷過的軍訓,和壹些類似於《士兵突擊》之類的影視作品,無法確定自己這點淺薄的軍事知識所訓練出的軍隊,能否勝任冷兵器時代的作戰任務。
  但鑒於長安坊被襲那日,季布所率領的三百甲士的糟糕表現。
  陳勝最終還是決定,拿自己這五百親兵當做試驗品,試壹試。
  於是乎。
  自他從連山村回歸陳縣之後,他就大刀闊斧的對自己這五百親兵進行了重組。
  首先,撤銷大周現有的伍長什長軍制。
  改為班排連營軍制。
  十人壹班。
  三班壹排。
  三排壹連。
  四連壹營。
  連為基本作戰單位,除作戰人員之外,外加炊事班、通信員、參贊、內務長等等人員,合共壹百二十人。
  營作為連的上屬單位,配置在連的基礎上外加兩個偵查班。
  壹營剛好五百人。
  改軍制之後,陳勝就將所有的班排連長集中起來,讓他們結結實實的感受了壹遍被軍訓支配的恐懼!
  於是乎。
  好長壹段時間裏,每日進出郡守衙的人,都會看見這樣壹個奇觀:穿著壹身兒赤色士卒常服的郡守大人,在郡守衙的空地上,領著壹大幫五大三粗的彪漢,扯著喉嚨“鴨兒鴨”、“鴨兒鴨”的領著他們走來走去。
  要不然,就是五六十號彪漢子按著腰刀挺胸擡頭、紋絲不動的站在空地上,壹站就是兩三刻鐘。
  有時候還會傳出壹陣毫無美感但聽著總覺得十分帶勁兒的呼喊聲,好像喊的是什麽“團結就是力量”……
  有那膽大的小吏和謁者,偷偷躲在遠處張望的時候,還會看到壹出同手同腳的戲劇。
  整整十日裏。
  陳勝都領著這些中下級軍官軍訓。
  白日裏訓練隊列,晚上坐在壹起開座談會。
  終於將這些個壹開始時連左右都難以分辨的文盲漢子,調教成了壹聲令下,五六十人就能整齊劃壹的隨著他的口令做出反應的新兵。
  而眾多受訓的中下級軍官,也從壹開始時滿心“訓練這些有什麽用”、“練這個能砍死敵人嗎”的抵觸感,漸漸明白了這種隊列訓練的用意,也切身的感受到了自己和袍澤的變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