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0章 【依舊黨爭】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南京兵部尚書被抓,整座南京城,立即陷入混亂當中。
  因為準備不足,大同會的內應,被搞得措手不及。
  他們本來的打算,是想等費如鶴帶兵過來。奪城之後,無縫銜接,大同軍可以立即接管城池。
  可誰又能想到,費如鶴還在半路上,只來六艘水師戰艦,南京城稀裏糊塗便拿下了?
  “什麽?讓我接管南京!”
  樊超的腦子已經徹底迷糊,萬邦彥去了廣東編練海軍,他自動晉升為江西水師第三號人物。
  水師主帥和副帥,都還在洞庭湖打仗,派他領六條船過來封鎖江面而已。
  老子就是來封鎖江面的,先是南京水師集體投降,現在整座南京城壹起投降。
  我他媽攏共才多少水兵?
  城內城外的投降官兵人數,是我方兵力的幾十上百倍,這讓老子如何控制局面!
  樊超不敢怠慢,他找到劉孔昭,好生安撫壹番,然後挑選150個水兵,扛著火槍、挎著腰刀前去接收南京城。
  城門口,站了兩排官員,其中不乏六部尚書。
  南京兵部尚書被抓了,吏部尚書甄淑的權利最大。他領班站在最前面,幸好說了不須下跪,否則甄淑還真不願投降。
  反正已經七十壹歲,大不了殉國!
  甄淑之所以願意投降,是因為他老家在黃州,指不定哪天就被趙瀚拿下。
  樊超帶著150個水兵,看著壹群大官拜迎自己,並沒有得意忘形的想法,而是從頭到腳,感到壹陣陣心虛。
  他的兵太少了!
  投降官員們看著樊超,看著他身後百余士卒,俱都生出壹種無比荒誕的感覺。
  “攔住他!”
  城樓突然吵嚷起來,接著便是驚呼聲。
  壹個官員從城頭躍下,以死殉國,報答君恩。
  “嘭”的壹聲悶響,把樊超嚇了壹跳,下意識的拔出腰刀。
  掃了眼那具屍體,樊超愈發警惕,帶著士卒小心翼翼進城。
  “鏘!”
  壹個武官突然拔刀,朝著樊超撲來。
  樊超也拔刀而出,格擋對方招式,然後輕易將此人踢倒。
  身後士卒,立將這武官制服。
  樊超怒道:“這他媽是誰?要打便打,要降便降,偷襲算甚好漢!”
  “呸!”
  那武官朝樊超吐口水:“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南京吏部尚書甄淑上前求情:“好教將軍知曉,此人名叫林欲梧,官職乃南京都指揮僉事。他的兄長原為大明工部尚書,是個好官,為民請命而被罷官。他的三弟,現為大明禮部尚書,也是壹個好官。這人是糊塗了,將軍莫要與他壹般見識。”
  林欲梧還在掙紮唾罵,官帽都掙脫了,露出花白的頭發。
  樊超嘆息說:“算了,看妳年紀大,不跟妳計較,抓起來關好了。”
  ……
  必須再次解釋壹下,江南的勛貴和武將,沒有用於打仗的家丁。
  承平日久,欺負老百姓而已,用得著全副武裝?
  江南武將要真有能打的家丁,當年就不會被幾十個倭寇,輾轉千裏,殺穿三省,揚長而去了!
  清軍南下,也是橫掃江南的。
  確實有很多抗清義士,散財募兵,死守城池,整城整城被屠殺。
  但必須看到,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已經沒什麽可失去了。他們不但不抗清,甚至有人給清兵做帶路黨,而且這種帶路黨到處都是。
  閻應元在江陰舉兵抗清的同壹天,在江陰的鄉下,大量家奴和佃戶,沖進徐霞客家中,殺死徐霞客二十多個族人,放火燒了徐霞客的宅子。
  是不是很詭異?
  同壹個地區,甚至在同壹天。富人和士子舉兵抗清,而家奴和佃戶,卻把清兵當做靠山,趁機殺死自己的主人。
  趙瀚能夠橫掃江南,壹道釋奴令,壹道分田令,就已經足矣。
  地主家裏就算養再多打手,面對拿起棍棒的家奴和農民,也只剩下逃命的份兒!
  在明末,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這四省,只要聽到流寇或者清軍要來了,必有家奴或者佃戶造反。他們天真的認為,流寇和清軍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後來全民抗清,是因為滿清殺得太狠。
  就連許都的白頭軍殘部,本來是被朝廷逼反,接受招安之後,還被殺了幾十個首領。他們跟大明官府有深仇,最後還是做了抗清部隊,這實在是被滿清給殺到不得不抗清。
  許都壹個秀才,就能在浙中占領十多座城,趙瀚帶著強兵能遇到什麽抵抗?
  真出現惡戰,反而是逆向金手指!
  ……
  北京。
  紫禁城,乾清宮,壹片死寂。
  南京失陷的消息傳得很快,快船入京,只用了十天。
  這多虧了北方官兵,剿滅山東漕民起義,否則大運河還被堵著呢。
  崇禎雙手顫抖,放下揚州發來的塘報,喉嚨發幹道:“眾卿還有什麽話要說?”
  楊嗣昌此時不在北京,他去了河南,正在竭力圍剿李自成。
  薛國觀心中恐懼,硬著頭皮說:“只能先滅流寇。”
  “流寇,流寇,多少年了,流寇還沒剿滅,”崇禎毫無征兆的憤怒起來,“流寇不能滅,韃奴不能滅,趙賊已經竊據南方數省!”
  眾臣無言,不敢說話。
  壹個文臣驀地站出,卻是趙瀚的老熟人,崇禎初年的江西督學魏照乘。此人跪伏於地,厲聲疾呼:“陛下,楊嗣昌當斬!”
  內閣次輔範復粹也出列,跪下說:“陛下,請斬楊嗣昌!”
  首輔薛國觀連忙出列:“陛下,楊東閣正在很難剿賊,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啊。”
  閣臣程國祥說道:“陛下,請斬楊嗣昌!”
  南京已然失陷,北京還在搞黨爭。
  自從去年冬天的劇變之後,楊嗣昌已經失去對朝堂的控制。並非他不再被皇帝信任,而是崇禎皇帝想壹出是壹出。
  崇禎認為,軍事接連大敗,是由於閣臣不熟悉部務,不能很好的統合六部職能。
  於是崇禎下令,本屆內閣人選,在六部各提拔壹人。
  這導致有壹半內閣大臣,都變成了東林黨,或者是傾向於東林黨。然而首輔薛國觀,以及權力最大的楊嗣昌,又都是東林黨的死敵。
  內閣就此變成黨爭的主戰場!
  幾位閣臣,勢同水火。在內閣已是爭吵不休,他們又來自六部,擁有六部的影響力,因此六部也互相拖後腿。
  無論好事壞事,啥事兒都別想幹,朝政變得前所未有的混亂。
  崇禎看著這些內閣大臣,已經氣得渾身發抖。
  老子讓妳們來議事,妳們卻來吵架搞政鬥,南京都已經丟了啊!若是斬了楊嗣昌,便能挽回大局,朕可以斬十個楊嗣昌!
  崇禎冷笑道:“諸卿欲斬楊嗣昌。那好,就當楊嗣昌已死,妳們開始說正事吧。誰能收復江南?”
  眾人沈默,不敢言語。
  “哐!”
  崇禎揮臂掃開桌案上的東西,硯臺落地發出聲響。他指著眾臣怒斥:“壹群酒囊飯袋,要妳們有何用!說話啊!”
  魏照乘硬著頭皮說:“周延儒擅理國事,定能扭轉乾坤,請陛下召回周延儒做首輔。”
  “請陛下起復周延儒。”範復粹、程國祥跟著高呼。
  薛國觀嘶聲力竭,大吼道:“爾等意圖結黨乎?爾等欲逼迫陛下乎?”
  還在搞黨爭!
  崇禎已經被氣得失聲了,胸口起伏不定。
  這些閣臣,全是他親自挑選的,都選上來壹群什麽東西?
  “滾!都給朕滾!”
  平緩了好久的情緒,崇禎終於能再次說話,他差點壹口氣兒沒喘過來。
  眾臣立即告退,不敢再面對皇帝的怒火。
  枯坐良久,崇禎竟然對太監說道:“把王調鼎叫來。”
  崇禎不知道找誰說話,想來想去,只剩下趙賊送來的王調鼎。
  “臣王調鼎,叩見陛下!”王調鼎趴伏於地。
  崇禎冷笑道:“妳的主公,已經占據江南了,有沒有想著回去輔佐?”
  王調鼎連忙說:“臣乃大明之臣子,陛下便是臣的主公。”
  崇禎仰望著殿頂,悠悠問道:“那趙瀚是怎麽用人的,他手下怎沒有壹群酒囊飯袋?他在南邊強行分田,殺了那麽多士紳,怎沒有人起兵造他的反?”
  王調鼎回答說:“民心而已。”
  “分田殺人,就能得民心嗎?”崇禎問道。
  王調鼎回答說:“分田只失壹家之心,便可得千萬家之心。士紳是民,黔首也是民。士紳盤剝百姓,所倚仗著無非有二。壹是官府撐腰,二是豢養惡奴。只要分給小民田地,小民自然踴躍從軍,先殺惡奴,再都官府。”
  崇禎搖頭道:“朕是皇帝,朕不能亂殺人,也不能亂分田。”
  王調鼎沈默。
  崇禎失神道:“朕非亡國之君,怎奈手下皆為亡國之臣。”
  王調鼎繼續沈默。
  崇禎嘆息道:“今年春天,朕已讓江南各府募兵。他們都募的是什麽兵?這才過了多久,竟然南京也沒了。妳不是說,趙賊不會取江南嗎?”
  王調鼎回答說:“陛下,趙賊本不欲取江南,但浙江士子被逼反了,串聯起事攻占府縣,他們主動把城池獻給趙賊。”
  “士子造反,奪取城池獻給趙賊?”崇禎驚訝道。
  “是的,”王調鼎回答說,“浙江連年大災,朝廷賦稅愈重,貧寒士子生活無著,於是他們便造反了。”
  “哈哈哈哈,”崇禎淒然慘笑,“大明士子,竟然造反投靠賊寇,朕這個皇帝當得可真好。”
  王調鼎遲疑片刻,突然說:“趙賊派人傳話。”
  “說!”崇禎喝道。
  王調鼎跪在地上說:“趙賊傳話,若是流賊或者韃奴,哪天兵臨北京城下,可派兵護送皇族南下。他……他定然不會虧待,他說自己對太祖極為尊崇,願意保護收留太祖的子孫。”
  崇禎冷笑:“他是想著立了新皇,然後禪讓吧。”
  王調鼎搖頭說:“他說不會立新皇,他不信禪讓那壹套。願不願意讓皇族南下,陛下可以自決。”
  崇禎沈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