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1章 【話劇公演和訴苦大會】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黃順德攙扶母親,帶著全家前往打谷場,老父親怎也不願從賊,選擇獨自留在家中看門。
  父母,兄長,嫂嫂,弟弟,弟媳,他自己和妻子,再加上年齡超過12歲的侄兒,家裏的丁口剛好九個人。若再有壹個孩子長成12歲,就達到了趙瀚的強制分家標準。
  這也是黃順德不滿的地方,強迫別人分家析產,不符合儒家觀念,也不符合道德風俗。
  唉,形勢比人強,不從賊就得完蛋啊。
  便是趙瀚不動手,以前那些佃戶,估計都能把他們欺負死!
  打谷場已經坐了許多村民,都是奉命來看話劇的。壹個村,壹個村,慢慢演過去,每次觀眾幾百人,再多就聽不見演員說什麽。
  黃順德全家來到打谷場,沒收到什麽好臉色。
  換成以前,這些賤皮子佃戶,早就沖過來喊“黃相公”,對他這個童生點頭哈腰問好。
  黃順德寧願像以前那樣,給官府交更多賦稅,至少能活得體面壹些。
  他的大哥黃順功,卻認為如今更好。
  自耕農雖然沒有分到土地,卻也是獲益者。少交田賦,不交火耗,不交雜攤,不交丁役錢,家裏能多留好幾石的糧食!
  若非父親和弟弟攔著,黃順功早就投靠趙瀚了,全家種田可是他賣力最多。
  現實復雜性就在這裏,同樣壹個家庭,壹母同胞兄弟,哥哥願意支持趙瀚,弟弟卻打心底厭惡趙瀚。
  打谷場中間,有個臨時搭建的戲臺,全村老小圍著戲臺坐下。
  黃順德全家來得稍晚,只能坐比較靠後的地方。他其實沒心思看戲,只因村長說了,又有什麽好處,這才把全家都帶來。
  再等待片刻,人越聚越多。
  終於,陳茂生走上戲臺,拱手說道:“父老鄉親們,我是副鎮長陳茂生,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啊?”
  “好!”
  男女老幼紛紛大喊,臉上帶著幸福笑容,從沒有現在這麽高興過。
  陳茂生又說:“趙先生,趙鎮長,還是覺得妳們太苦。平攤下來,有每人不到兩畝地的,這戶人家多分壹畝!什麽意思呢?打個比方,妳家裏五口人,還不滿十畝地,那趙先生就再給妳們壹畝!”
  “好!”
  “菩薩保佑趙先生!”
  “趙老爺是大好人啊!”
  “趙老爺長命百歲!”
  “……”
  壹片歡騰當中,許多農民直接跪下,雖然趙瀚此刻並不在場。
  以明代的農業生產效率,南方最好的田地,壹畝地就能養活壹人。再往下細分等級,兩三畝、三四畝地能養活壹人。北方的旱田就要弱許多,產量只有南方的壹半,甚至是更少。
  以上數據,有個前提:官府正常征收田賦,不要胡亂攤派,不要亂征火耗,不要亂攤丁役。
  算上那些貧瘠山地,武興鎮的耕地總面積,也就兩萬畝左右,平攤下來人均不到五畝地(未計算12歲以下孩童)。
  而且,趙瀚自己還占了壹萬畝,導致人均耕地面積不到2.5畝。
  陳茂生等眾人安靜,繼續說道:“有人就要說了,地分得最少的,當初鬥地主沒有出力。憑啥這次發田,出力的撈不著,沒出力的反而有壹畝。”
  許多農民暗暗點頭,他們就是這樣想的,但鄉裏鄉親不好明說。
  陳茂生笑道:“這次額外分壹畝地的農戶,妳們可得好生出力了。咱們五百多子弟兵,操練時鞋磨得快,現在到處是稻草桿子,妳們要給子弟兵打草鞋!操練期間,妳們每戶分壹人出來,輪流給子弟兵漿洗縫補!還有,趙先生打算開設濟養院,濟養村裏的孤寡殘疾,妳們要輪流出人,給濟養院挑水、擔柴、掃地。這樣子好不好?”
  “好!”
  為了換得壹畝地,做這些事肯定值。
  而沒能額外分地的農戶,心裏也稍微平衡了些。
  陳茂生又宣布道:“趙先生還說,今年他初來乍到,真心跟大家做朋友。他念大家辛苦得很,所有佃耕的土地,租子再下調半成!已經交租的,明天可以去把退租領回家。”
  全場轟動,手舞足蹈。
  因為村民分到的土地,許多都不夠家裏人吃,他們還得佃耕趙瀚的田。之前就下調壹成半,而今再次下調半成,等於田租只有去年的八成。
  “奸詐之徒!”黃順德嘀咕道。
  黃順功問弟弟:“妳說什麽?”
  “沒什麽。”黃順德立即閉嘴。
  不直接減租兩成,而是春耕後減壹成半,交租之後再減半成,無非持續給全體農戶施恩。
  其中,還帶著立信。
  已經收上去的租子,就如吃進嘴裏的肉,這樣都能退還給佃戶,趙瀚的個人信用簡直要爆棚!
  黃順德心想:如此奸詐之徒,慣會蠱惑民眾,怕是要鬧出大亂子。官府怎還不來清剿?都是些昏官、庸官!妳們再不來剿賊,過幾天重訓團勇營,我可就要真正從賊了。
  轉念又想:若是鬧得更大,到時候再受招安,我能不能混個壹官半職呢?
  管他的,先鬧大了再說!
  黃順德心思百轉之間,戲臺上已開始表演話劇。
  為了讓底層百姓更有代入感,趙瀚改編的《白毛女》,沒有啥文縐縐的唱詞。排練期間,還讓不識字的演員們修改,把臺詞對話都變成本地的方言。
  故事以黃家鎮為背景——
  楊白勞早年喪妻,只有壹女喜兒。常受鄰居楊大春母子照顧,兩家和睦相處,少男少女情投意合,約定明年秋收後就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意圖霸占喜兒,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年內還債。除夕之夜,楊白勞無力還債,被逼著把女兒賣掉,痛不欲生之下自殺。大年初壹,喜兒被搶到黃家,受盡侮辱折磨。接著,又驅逐楊大春母子。
  男主角楊大春,其母親被驅逐時,風餐露宿害病死了。他被壹個趙先生所救,趙先生聽聞黃世仁劣跡,同意幫他把喜兒救出來。
  喜兒懷有身孕,被好心的黃家侍女放走,途中生下嬰兒夭折。躲入大山之中,壹頭青絲變成白發,又因為偷取廟中貢品,被村民奉為白毛仙姑。
  趙先生帶著楊大春回來,鎮壓了黃世仁,又給黃家鎮百姓分地。聽說白毛仙姑的傳聞,楊大春進山尋找多日,有情人終成眷屬。
  戲臺上。
  小翠演喜兒,陳茂生演楊大春,費純喬裝扮演黃世仁,費如鶴全程扮演不說話的家奴。其余演員,都是鎮公所的公務員,以及趙瀚府上的丫鬟婆子。
  村民都覺得很稀奇,第壹次見到話劇。
  唱詞少就不說了,對話還是本地方言,而且穿著也非常普通,不是正經戲臺上的戲服。
  再加上,故事發生在黃家鎮,黃世仁也是黃老爺,代入感簡直滿格了。
  黃順德的妻子看得起勁,他自己卻滿臉不屑,認為這種話劇上不得臺面,臺詞和唱詞都粗鄙不堪。
  漸漸的,黃順德驚駭起來,因為周圍的村民都在躁動。
  楊白勞除夕之夜,被黃老爺逼著賣女兒,想不通直接自殺了。大年初壹,喜兒又被搶走,還遭到毒打和侮辱。
  戲臺上,幾塊門板豎起,算是黃老爺的臥室。
  喜兒因為反抗,先在屋外被打壹頓,又被拖到屋裏強暴。
  村民看不見門板後的情況,只聽到喜兒壹聲聲痛哭。離戲臺近的,甚至能聽到衣服撕裂的聲音。
  “打死黃扒皮!”
  終於有村民繃不住,其他村民也跟著怒吼。
  接著又沖上去數人,將扮演黃世仁的費純,逮著壹陣拳打腳踢,把可憐的喜兒給營救出來。
  “好!”
  看到喜兒獲救,無數村民歡呼雀躍。
  陳茂生連忙帶人阻止,不停解釋這是演戲,讓村民們別當成真的。
  倒黴的費純,被打得鼻青臉腫,還得繼續留在臺上演戲。
  接下來的劇情,同樣壓抑無比。
  楊大春被驅逐,母親半路慘死。喜兒逃出生天,卻又孩子夭折,滿頭白發猶如瘋子,又像是遊蕩在山中的野鬼。
  終於,趙先生帶著楊大春回來了!
  趙先生智鬥黃老爺,領導佃戶造反。男女主人公重逢,並在趙先生的主持下,拜堂成親結為夫妻。
  長時間的壓抑得到釋放,村民們站起來歡呼,喝彩之聲此起彼伏。
  今天雖然沒在上黃村演出,但黃幺還是被請來看戲。
  他根本沒看完,就悄悄躲到打谷場邊,壹個人捂著嘴巴無聲痛哭。雖然他的遭遇,只跟《白毛女》少許類似,但就覺得這是在演他自己,他的青梅竹馬也是在黃家慘死。
  不知何時,新婚妻子來到他身後,壹言不發的陪著黃幺流淚。
  戲臺上,《白毛女》已經演出結束,接下來的環節是訴苦大會。
  江大山第壹個上臺:“我是外姓人,比妳們很多人都苦,黃老……黃遵道專門欺負外姓人。我家祖上也是有地的,都被黃遵道的祖宗占了。外姓人交的租子最重,好處見不著,壞事全沾上。押糧是苦差事,自己帶吃的,把糧食押去縣城。貪官汙吏總是找茬,把糧食故意撒出來,說我押的糧沒裝滿,缺額全得咱們押糧的自己補。”
  “黃家的宗祠、祖宅、水渠,若是需要修補,次次我都有份。不給工錢,不給口糧,幹得不好還要挨打。十多年前大旱,黃遵道派家奴催租,把我家的糧食搶走,我爹、我哥哥嫂嫂,都是被活生生餓死的……”
  說著說著,江大山就哭起來,根本無法再繼續說話。
  陳茂生讓他下臺,問道:“還有誰要訴苦,上來敞開了說,咱們都是苦命人,不要憋在心裏難受。”
  “我來說!”
  這次不是托兒,壹個老農沖上戲臺,開始訴說自己的淒慘遭遇。
  黃順德聽得心驚肉跳,同時也變得沈默起來。他從小刻苦讀書,後來家裏人口增多,日子漸漸變得拮據。而他自己又科舉無望,二十多歲開始學種地,並不十分關心村民的生活。
  直到此刻,黃順德才知道,他的堂伯幹了那麽多壞事。
  這樣的大地主,該不該打死了分田地?
  黃順德的思維變得混亂起來,他是讀書人,而且吃苦不多,心底還保留著壹絲士子的追求。
  “娘,大伯真幹了這許多壞事?”黃順德低聲問道。
  黃母嘆息壹聲:“唉,人都死了,莫要多問。”
  那就是真的了。
  黃順德不知該說什麽,就楞楞站在那裏,聽村民壹個個上臺訴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