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7章 【逮到個野生尚書】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看著眼前的兩具屍體,趙瀚嘆息道:“葬了吧。死者為大,入土方安。”
  “請厚葬!”
  歐陽蒸突然拱手,說道:“忠臣義士,不可怠慢,我來為他們寫墓誌銘。”
  趙瀚冷笑:“妳以為自己很高尚?”
  蕭煥也忍不住說:“總鎮心懷天下,此等忠臣義士,按理當厚葬之。”
  “若給他們厚葬,”趙瀚指著解學龍、李宗學的屍身,又指向遠處起義軍的遺體,“我的兵要不要全都厚葬,泥腿子就比做官的卑賤嗎?我說葬了他們,是以死者為大,我幹不出曝屍荒野的事兒!”
  蕭煥欲言又止,他已慢慢摸清趙瀚的路數,知道這個時候勸諫是沒用的。
  趙瀚吩咐道:“給他們買普通棺材,正正經經立塊碑。至於有誰看不慣,就自己出錢尋風水,為這兩位遷墳換碑,我也不會橫加阻攔。”
  “我來出錢!”歐陽蒸當即說道。
  “隨妳。”
  趙瀚說完就走開,來到自己的士兵遺體前。
  幾千人規模的大仗,起義軍傷亡過百,但陣亡者只有六人,重傷者十余人,剩下的全是輕傷。
  趙瀚宣布道:“死者燒成骨灰,帶回去好生安葬。明日揮師去打永陽鎮,把那裏的蕭氏宗祠改為英魂殿,今後戰死之將士皆入英魂殿供奉。”
  火葬在明代雖不是主流,但也不會遭到排斥,官員和商賈在異地死亡,可以燒成骨灰帶回家鄉安葬。
  蕭煥的面色有些古怪,雖然他老家不在永陽鎮,可那裏的蕭氏也算跟他同宗。
  在這廬陵縣,姓劉的最多,姓王的第二,姓李的第三,姓蕭的第四。
  “妳有意見?”趙瀚笑問。
  蕭煥莞爾道:“總鎮說笑了,我能有甚意見?便留著蕭氏宗祠,我這輩子也進不去。”
  趙瀚又對其他士卒說:“此番重傷殘疾者,皆入濟養院,做些力所能及的活。陣亡而無子嗣者,今後若遇孤兒,可在濟養院撫育成人,改名換姓給他們傳香火,土地就分給他們的義子!”
  此言壹出,將士膺服。
  蕭煥更是暗暗叫絕,贊嘆趙瀚收買人心的手段。
  活著可以分地,殘疾有人照料,死了配享廟殿,無子還能傳香火……這套搞下來,何愁將士不用命?
  歐陽蒸則死盯著趙瀚,心中直呼:此亂世之妖孽!
  “妳叫吳勇是吧?”趙瀚走到壹個受傷士兵面前。
  吳勇露出憨厚笑容:“回總鎮,我是吳勇。”
  趙瀚拍打其肩膀,勉勵道:“今後好生帶兵,不要壹味亂沖。這次先授田,繼續當什長,下次立功再升官。記住,要學著寫字,以後把總以上必須識字三百!”
  “多謝總鎮老爺賞田!”吳勇下意識要跪。
  趙瀚呵斥道:“起來,軍中不得跪拜!”
  吳勇連忙站起行禮,單臂橫於胸前,這是趙瀚發明的軍禮。
  明代的軍禮,大概分為四種:直接跪拜,拱手作揖,雙膝跪地拱手,單膝跪地拱手。
  具體怎麽搞,要看彼此的軍職,還要看是否身穿甲胄。若是身穿甲胄,不太方便跪下,壹般單膝跪地,或者站著拱手。
  反正挺混亂的,趙瀚看著別扭,全部改為單臂橫於胸前。
  趙瀚又走到壹個士卒面前:“妳叫王扁擔?”
  “誒,我是王扁擔。”這貨非常高興,沒想到趙先生還記得他。
  趙瀚勉勵道:“妳是在白沙鎮投的軍,咱們的地盤,暫時到不了白沙鎮,但總有壹天能殺回去!”
  王扁擔聽得激動,連忙站直了行軍禮。
  眼見趙瀚緩緩走過,叫出壹個又壹個士兵的名字,歐陽蒸臉上的憂色越來越濃。
  這個反賊頭子,是天生的將帥之才,可惜不能為朝廷所用。
  趙瀚突然轉身:“蕭隊長,妳負責後勤輜重,這兩天可有得忙了。征繳的戰船都帶回去,正好可以運兵運糧。”
  “要不要出錢贖買?”蕭煥問道。
  “向誰贖買?”趙瀚笑著反問,“那些船只,都是咱們繳獲的軍資。哪個敢來討要,就讓他們找解巡撫,若是自己不敢上路,就送他們去見解巡撫!”
  蕭煥拱手說:“卑職明白!”
  趙瀚糾正道:“不要自稱卑職,我軍中沒有卑下之人。”
  蕭煥立即站直,大聲喊道:“明白!”
  蕭煥、費純、黃順德等人,累得就跟灰孫子壹樣,統計安排各種後勤物資,連續兩天搞得昏天暗地。
  離開之前,趙瀚把張寅叫來,這死太監的腿還沒好。
  “恭喜張鎮撫,妳要收復吉安府城了。”趙瀚笑著說。
  張寅坐在板凳上,點頭哈腰道:“壹切都仰仗趙先生,今後我就是趙先生的壹條狗。”
  “別扯這些沒用的,這話妳自己信嗎?”趙瀚遞過去壹封信,“幫我轉交給江西鎮守太監。”
  “壹定轉交,壹定轉交。”張寅連連說道。
  按照蕭煥的意思,是要重金賄賂江西鎮守太監,他還代筆寫了壹封文采飛揚的密信。
  趙瀚直接把信改了,內容通俗易懂:妳做妳的太監,我做我的反賊,井水不犯河水。妳若派兵來廬陵縣,我必帶兵至南昌府。我已撤出吉安府城,算是送妳大禮,收不收自己掂量。
  看完趙瀚改過的密信,蕭煥哭笑不得。
  但又必須承認,威脅可能比賄賂更管用!
  此時此刻,趙瀚開門見山道:“張鎮守,咱們劃個地盤如何?”
  張寅問道:“怎麽劃地盤?”
  “宣化鄉、永福鄉、東都鄉、田心鄉,這四個鄉歸我管轄,”趙瀚笑著說,“官府別來這四個鄉征收賦稅,我也不會閑著沒事幹攻打府城。”
  廬陵縣壹共八個鄉,趙瀚直接劃走壹半!
  張寅眼珠子亂轉,推脫道:“這我做不了主,是廬陵知縣的事情。”
  趙瀚很好說話:“我也不為難張鎮守,妳可以轉告新任知縣。新任知縣若不願意,殺了重新換壹個便是。”
  “呵呵,壹定轉告,壹定轉告。”張寅聽得心驚肉跳。
  趙瀚說道:“我明日就走,咱們有緣再會。”
  “再會,再會!”張寅連忙賠笑應承,他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趙瀚。
  正德六年,十壹月中旬。
  吉安分守太監張寅,募集鄉兵英勇拼殺,終於把反賊趙言趕出府城!
  當然,還有江西鎮守太監的功勞。
  至於其他官員,都算壯烈殉國,包括巡撫解學龍在內。
  死者為大嘛,若太監咬著解學龍不放,東林黨可不會善罷甘休,那必然是要激起眾怒的。
  趙瀚帶兵離開府城之前,又有上千人拖家帶口,願意跟著反賊壹走。趙瀚照單全收,並承諾都可以分田,反正他現在不缺土地。
  宣化鄉流賊到處跑,還把永福鄉裹挾走壹大批,空出大片的無主之地,正好缺人口安置耕種。
  分田政策已經調整,年滿十二歲者,無論男女,每人可分到三畝地(以中等田為標準)。
  如果還想分田,就得立功。不必是立下軍功,文職人員也能算功分,普通村民為官方辦事也有功分。
  這種搞法不能長久,今後肯定無地可分,但現階段非常適合。
  而且,個人分田數量有上限,超過額度就獎勵其他東西,比如錢財、糧食、官職等等。
  趙瀚的船隊剛從贛江進入禾瀘水,迎面就撞上李邦華的座船。
  “搶船,抓人!”趙瀚立即下令。
  蕭煥問道:“總鎮不是說過,不搶劫商船嗎?”
  趙瀚笑道:“那是屁的商船,吃水恁淺也不怕虧本?”
  卻是李邦華聽說解學龍全軍覆沒,便讓鄉勇原地解散。因為那些鄉勇,本就是在附近招募的,李邦華自帶的子弟兵只有三十多人。
  如今,李邦華的子弟兵尚存二十多人,全都乘坐壹條大船回家,而且拔掉旗幟偽裝成商船。
  李尚書確實有大才,可他忘了商船的吃水線,他應該弄壹些石頭壓艙的。
  趙瀚在鉛山河口鎮混了好幾年,來往商船見過無數,吃水這麽淺的商船,肯定要虧到姥姥家。
  太可疑了!
  李邦華被團團圍住,他也能屈能伸,卑躬屈膝道:“這位軍爺,老朽是從永新縣來的客商,準備前往吉安去進貨。”
  趙瀚帶著士卒登船,問道:“妳做什麽生意的?”
  “買賣壹些紙品。”李邦華對各種紙類非常熟悉,畢竟他是文人嘛。
  趙瀚質問道:“妳就空船去買貨?”
  李邦華頓時醒悟,自己這是露餡了。其實也不算空船,船艙裏還有幾石糧食。
  “抓起來!”趙瀚下令。
  李邦華身上沒帶兵器,子弟兵也藏在船艙,身邊只有兩個子侄輩,壹瞬間就被起義軍擒獲。
  趙瀚笑道:“說吧,妳是什麽來歷?”
  李邦華閉口不言。
  蕭煥頗為興奮地上船:“總鎮,這位是前任兵部尚書李孟暗先生。”說完,蕭煥恭敬作揖,“晚生拜見孟暗先生!”
  李邦華什麽也不說,只是站著等死,他都懶得痛罵反賊。
  趙瀚對李邦華不甚了解,問道:“此人如何?”
  蕭煥回答:“國之幹才,社稷之臣。”
  “那就跟我回去吧,”趙瀚笑著說,“把船上的其他人放掉,讓他們回家報信,就說李先生被我請去做客了。”
  這個意外收獲,簡直莫名其妙。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