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烽火戲諸侯

玄幻小說

二月二,龍擡頭。
暮色裏,小鎮名叫泥瓶巷的僻靜地方,有位孤苦伶仃的清瘦少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夫子氣魄

劍來 by 烽火戲諸侯

2024-7-24 21:50

  去往河伯祠廟敬香,約莫需要走上半個時辰,不算近,陳平安沒覺得什麽,那個遞香人漢子倒是有些愧疚,不過愈發好奇這壹行人的來歷。
  老農下田見稗草,樵夫上山見好柴。既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麽不同行當營生,眼中所見就會大不相同,這位漢子身為山澤野修,又是遞香人,眼中就會看到修士更多。而且青鸞國與寶瓶洲絕大部分版圖不太壹樣,跟山上的關系極為密切,朝廷亦是從不刻意拔高仙家門派的地位,山上山下諸多摩擦,唐氏皇帝都展露出相當不俗的魄力和硬氣。這使得青鸞國,尤其是富貴門庭,對於神神怪怪和山澤精魅,十分熟稔。
  故而青鸞國人氏,壹向自視頗高。
  如今又有無數衣冠士族湧入青鸞國,加上這場舉國矚目的佛道之辯,青鸞國在寶瓶洲東南部的風頭壹時無兩。
  漢子修為實在淺薄,三境而已,偶爾錢包鼓鼓,邀二三好友小酌閑聊,發現身為青鸞子民的優越感,竟是半點不比身為練氣士遜色。
  這大概就是家國情懷吧。
  只是漢子也不敢保證,等到自己成為那中五境神仙後,會不會與那些譜牒仙師壹般無二。
  不過美好的願景太過遙遠,腳下路終究還要壹步步走,碗裏的飯要壹口口吃,比如當下自己就需要盡量拉攏這撥外鄉人。
  壹行人當中,是背劍背竹箱的年輕人為首,毋庸置疑,腳步輕盈,氣度森嚴,應該是出身譜牒仙師那壹卦的,不過真正的根腳,應該還是來自於豪閥世族。
  而且上山修行不會太早,不然漢子見過許多出身不太好的年輕仙師,投胎投的好,故而資質極佳,小時候早早獲得修道機緣,給某些雲遊高人,或是某些大仙家門派專門負責尋找揀選好苗子的修士,壹眼相中,壹步登天,可是這類年輕修士的後天脾氣性情嘛,確實是餐霞飲露不帶人氣兒的小仙師,每次下山遊歷,在紅塵裏砥礪道心,興許談不上對誰咄咄逼人,卻也極少有平易近人的,無論是面對達官顯貴將相公卿,還是江湖豪俠武林好漢,壹視同仁,唯有漠然二字。
  懸佩竹刀竹劍的黑炭小丫頭,多半是年輕公子的家族晚輩,瞧著就很有靈氣,至於那兩位矮小老者,多半就是走江湖途中遮風擋雨的扈從侍衛。
  在漢子打量猜測他們身份的時候,陳平安在用桐葉洲雅言,給裴錢講述河伯這壹級山川神祇的壹些內幕。
  河伯,河婆等,雖是朝廷認可的神靈,可以享受當地百姓的香火供奉,只是品秩極低,相當於官場上不入清流的胥吏,不在山川正神的金玉譜牒上邊,但是比起那些違反禮制的野祀、淫祠,後者哪怕再大,前者規模再小,仍是後者艷羨前者更多,後者屬於空中閣樓,沒了香火,就此斷絕,金身腐朽,等死而已,而且沒有上升階梯,並且很容易淪為譜牒仙師打殺目標,山澤野修覬覦的肥肉。前者河伯河婆之流,哪怕壹地風水流逝,香火寥寥,只要朝廷正統猶存,願意出手相助,便可以更換神主位置,再受香火,金身就能夠得到修繕。
  到了那座占地十余畝的河伯祠廟,廟祝很快就出門迎接,親自為陳平安壹行人講解河伯老爺的事跡,以及壹些墻壁上文人騷客的題詩墨寶。
  去主殿敬香途中,廟祝還暗示陳平安只要再花三顆到五顆不等的雪花錢,就能夠在幾處雪白墻壁上留下筆跡,價格按照地段好壞計算,可以供後人瞻仰,祠廟這邊會小心保護,不受風雨侵襲。再就是供養壹事,以及點燃長明燈,都是結緣的好事,不過這些就看陳平安自己的心意了,祠廟這邊絕對不強求。
  那位遞香人漢子臉色略微尷尬,沒有摻和其中,廟祝幾次眼神提醒要漢子幫著美言幾句,漢子仍是開不了那個口,雖說做著與練氣士身份不符的營生,可大概是本性憨厚人說不得漂亮話,只當是沒看見廟祝的眼色。
  陳平安給裴錢和朱斂都給了三炷香,唯獨石柔沒給,畢竟是女鬼陰物寄居在仙人遺蛻中,怕犯沖。
  敬完香後,廟祝已經覺得再添幾筆香油錢應該是沒戲了,不過也沒因此而變了臉色,遺憾居多,仍是客客氣氣,還挽留陳平安壹行人去他精舍那邊喝杯清茶,遞香人漢子先前壹直沈默,這會兒開口了,跟著廟祝壹起邀請陳平安飲茶,說河水自古就不是煮茶好水,可這河伯祠廟畔的河水汲取,大有講究,蘊含著些許水精,能夠裨益體魄。
  廟祝有些氣笑,在遊廊當中,趁著陳平安壹行人欣賞廊道碑刻拓片之際,廟祝稍稍落後壹個身形,偷偷踹了這漢子壹腳,胳膊肘往外拐得有些厲害了。
  漢子似乎對此習以為常,嘿嘿壹笑。
  陳平安婉拒了廟祝邀請喝茶的好意,只是詢問裴錢,“想不想在墻壁上寫字?”
  裴錢使勁搖頭。
  三五顆雪花錢!這廟祝老爺怎麽不直接去搶錢,若是折算成銀子,都能砸死她裴錢了,她可不願意讓師父花這錢,郡城那邊紙鳶鋪子買的木鷂,也才八兩銀子!
  只是陳平安卻轉頭望向廟祝老人,笑道:“勞煩幫我們挑壹個相對沒那麽顯眼的墻壁,三顆雪花錢的那種,我們兩個寫幾句話。對了,這字數篇幅,有要求嗎?”
  裴錢差點連手中的行山杖都給丟了,壹把抓住陳平安的袖子,小腦袋搖成撥浪鼓。
  廟祝趕緊說道:“若不是咱們這兒風水最佳的墻壁,三顆雪花錢,公子就算壹堵墻壁寫滿,都沒關系。”
  之後廟祝快步領路,讓漢子幫忙打聲招呼,讓祠廟裏邊趕緊去準備上好筆墨。
  壹行人停留在第四進院落的抄手遊廊中,在等待筆墨取回的間隙,廟祝笑容有些自得,指了指不遠處墻壁上的壹首文人詩詞,自誇道:“這兒雖然靠後,不顯眼,其實卻是咱們祠廟的風水寶地,說句真心話,我是實在見與公子有緣,才領著公子來此,那邊正是咱們青鸞國柳老侍郎的墨寶,這位柳老侍郎可真真正正是咱們青鸞國的名士,是當之無愧的碩儒大家,壹手行書,想必公子早已看得出功力火候,無需我多說什麽。”
  陳平安點頭道:“筆力遒勁,筋骨老健。”
  這倒不是陳平安附庸風雅,而是確實見過不少好字的緣故。
  比如那李希聖,崔東山,鐘魁。
  廟祝伸出大拇指,“公子是行家裏手,眼光極好。”
  陳平安便有些心虛。
  與學棋差不多的光景,在寫字這件事上,陳平安實在是資質平平,再往前推,燒瓷拉坯壹樣談不上天賦。
  裴錢更加忐忑,錢是肯定要花出去了,不寫白不寫,如果沒人管的話,她恨不得連這座河伯祠廟的地板上都寫滿,甚至連那尊河伯神像上都寫了才覺得不虧,可她給朱斂老廚子譏諷為蚯蚓爬爬、雞鴨走路的字,這麽大大咧咧寫在墻壁上,她怕丟師父的臉面啊。
  漢子跟壹位河伯祠廟收養的相熟少年拿來了筆墨硯臺。
  裴錢越發緊張,趕緊將行山杖斜靠墻壁,摘下斜靠包裹,掏出壹本書來,打算趕緊從上邊摘抄出漂亮的語句,她記性好,其實早就背得滾瓜爛熟,只是這會兒小腦袋壹片空白,哪裏記得起來壹句半句。朱斂在壹邊幸災樂禍,陰陽怪氣嘲笑她,說讀了這麽久的書抄了這麽多的字,算是白瞎了,原來壹個字都沒讀進自家肚子,仍是聖賢書歸聖賢,小笨蛋還是小笨蛋。裴錢沒空搭理這個心眼賊壞的老廚子,嘩啦啦翻書,可是找來找去,都覺得不夠好,真要給她寫在墻壁上,就會丟臉丟大了。
  裴錢合上書,哭喪著臉,對陳平安說道:“師父,妳不是有很多寫滿字的竹簡,借我幾支行不行,我不知道寫啥唉。”
  陳平安原本已經接過毛筆,打算寫幾句自己欣賞的詩句佳文,看到裴錢這副可憐模樣,就忍住笑,將毛筆遞給裴錢,“就寫妳覺得書上最有道理的句子,實在想不出,隨便寫點心裏話就行了,不用這麽緊張,就跟平時抄書壹樣。”
  看著陳平安的笑容,裴錢稍稍心安,深呼吸壹口氣,接了毛筆,然後揚起腦袋,看了看這堵雪白墻壁,總覺得好可怕,於是視線不斷下移,最後緩緩蹲下身,她竟是打算在墻根那邊寫字?又沒有她最害怕的妖魔鬼怪,也沒有壹物降壹物的崔東山在場,裴錢露怯到這個地步,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稀罕事了。
  陳平安想起少年時的壹件舊事,那是他和劉羨陽,還有小鼻涕蟲顧璨,壹起去那座小廟用木炭寫字,劉羨陽和顧璨為了跟其它名字較勁,兩人為此想了無數法子,最後還是偷了壹戶人家的梯子,壹路飛奔扛著離開小鎮,過了石拱橋到那小廟,架起梯子,這才將三人的名字寫在了小廟墻壁上的最高處。是劉羨陽在騎龍巷壹戶人家偷來的梯子,顧璨從自家偷的木炭,最後陳平安扶住梯子,劉羨陽寫得最大,顧璨不會寫字,還是陳平安幫他寫的,那個璨字,是陳平安跟鄰居稚圭討教來的,才知道怎麽寫。
  於是陳平安笑著扯住她的耳朵,把她拎起來,然後蹲下身,讓她騎在自己脖子上,“寫在最高處,壹樣沒人看得見。”
  裴錢手持毛筆,坐在陳平安脖子上,壹手撓頭,久久不敢下筆,陳平安也不催促。
  朱斂壞笑道:“裴大女俠妳就寫鐵骨錚錚墻頭草、見風使舵賠錢貨得嘞,多應景,還實在。跟我送妳那本遊俠演義上的江湖豪俠,砍殺了惡人之後,都要大呼壹聲某某某在此,是壹個道理。壹定可以聲名遠播,名震江湖。說不定咱們到了青鸞國京城,人人見著妳都要抱拳尊稱壹聲裴女俠,豈不是壹樁美談?”
  裴錢轉過頭,皺著小臉,“朱斂妳再這樣,再這樣,我就……哭給妳看啊!”
  陳平安擡腿踹了朱斂壹腳,笑罵道:“為老不尊,就知道欺負裴錢。”
  朱斂哈哈大笑,點頭道:“少爺發話,老奴就放她壹馬,這家夥每次吃得肚兒滾圓還挑三揀四,老奴氣不過。”
  石柔有些受不了這壹老壹小。
  比如之前偶爾離開官道大路,跋山涉水路過些山野村落,遇上了土狗狂吠他們陌生人,這個叫裴錢的丫頭,就會手持行山杖,飛奔過去就是壹通瘋魔劍法,塵土飛揚,人比狗跑得還快。
  老色胚朱斂會無聊到幫著小女孩攔路堵截,截下夾尾巴趴地的土狗後,裴錢蹲著按住狗頭,瞪眼問道:“小老弟,怎麽回事?還兇不兇了?快跟裴女俠道歉,不然打妳狗頭啊……”
  然後村民和孩童看見了,罵罵咧咧跑來,陳平安帶頭腳底抹油,壹行人就開始跟著跑路。
  石柔不明白,這有意思嗎?
  但是那個平時挺正兒八經壹人的陳平安,似乎還……跑得很歡快?
  不提裴錢那個孩子,妳們壹個崔大魔頭的先生,壹個遠遊境武夫大宗師,不害臊啊?
  還有在河邊路上遇見只大白鵝,老色胚就慫恿裴錢去過過招,結果裴錢給追得哇哇叫,屁股被啄了好多下,滿頭大汗跑到陳平安身邊,感慨壹句太厲害了,根本打不過。陳平安那會兒笑得可不比朱斂少。
  石柔壹直覺得自己跟這三人,格格不入。
  甚至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跟在崔東山身邊,會更好?
  這會兒裴錢總算開始提筆寫字,只是墻壁題字與紙上抄書是兩回事,第壹筆,那壹橫就歪歪扭扭了,裴錢倒抽壹口冷氣,伸手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苦兮兮咬著牙,寫完四個字,“天地合氣”,只是寫了半句話後,她身體微微後仰,怎麽看怎麽滑稽,簡直就沒有平時抄書壹半的壹半功力,她不用去看朱斂,就知道這個老廚子在偷著樂呵,取笑她的下筆只有鬼沒有神。
  裴錢猶猶豫豫,幹脆就將那半句話晾在壹邊。
  筆鋒稍稍往下挪了挪,蘸了蘸墨,寫了句“裴錢與師父到此壹遊”。
  收功!
  裴錢覺得還算滿意,字還是不咋的,可內容好嘛。
  不愧是師徒,當初陳平安在梳水國老劍聖宋雨燒的莊子,瀑布後邊的石崖上,壹樣是這麽個蹩腳路數。
  陳平安也沒有強求裴錢多寫些什麽,把她放下,對朱斂說道:“妳也寫點?”
  朱斂搓搓手,笑呵呵道:“還是算了吧,這都多少年沒提筆了,肯定手生筆澀,貽笑大方。”
  陳平安還是將毛筆遞給朱斂。
  朱斂不是什麽扭捏人,接了筆就不拖泥帶水,壹手負後,壹手持筆蘸墨,在心中醞釀。
  見過了小女孩的“筆力”,其實廟祝和遞香人漢子,再有石柔,都對朱斂不抱希望,而且佝僂老人自稱“老奴”,便是豪閥出門的奴仆,曉得丁點兒文章事,粗通筆墨,又能好到哪裏去?
  陳平安卻知道朱斂的底細。
  在藕花福地,朱斂在徹底發瘋之前,被譽為“朱斂貴公子,羞煞謫仙人”。
  朱斂寫了壹篇藕花福地的雄文詩篇,以草書寫就,字數不多,百余字,內容字字珠璣,至於墻上字,行雲流水得更是令人驚愕。
  廟祝是識貨之人,喃喃道:“聚如山嶽,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妙至巔峰,已然出神入化,絕對是壹位深藏不露的書壇巨匠……”
  朱斂多淡墨枯筆,故而蘸墨極少,氣韻銜接緊密,堪稱壹氣呵成。
  便是那石柔都不得不承認……壹個老色胚能夠寫出這麽好的字,實在是天理難容!
  朱斂將毛筆遞還給陳平安,“少爺,老奴鬥膽拋磚引玉了,莫要笑話。”
  陳平安哭笑不得,心想妳朱斂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堆上架?
  河伯祠廟三人果然滿是期待神色。
  陳平安心想只能是讓他們失望了。
  朱斂可不是什麽拋磚引玉,等下祠廟三人就知道什麽叫珠玉在前,瓦礫在後。
  陳平安本想按照心中所想,照搬幾支竹簡上的文字。
  朱斂微笑道:“少爺不然也寫點心裏話?少爺胸有溝壑,大可以另辟蹊徑,何必處處效法古人。”
  陳平安想了想,站定後,壹手握拳在腹部,壹手提筆寫字,依舊是端端正正的楷書,談不上任何出彩之處,唯有認真規矩而已。
  等到陳平安寫完兩句話後,寂靜無聲。
  陳平安苦笑著還了毛筆。
  廟祝和遞香人漢子將他們送出河伯祠廟。
  路上廟祝又順嘴提及了那位柳老侍郎,很是憂心。
  原來這位青鸞國大儒在辭官歸隱後,在青山綠水間,那座被譽為青鸞國十大名園之壹的獅子園,去年冬末出了壹樁怪事,有狐魅作祟,神出鬼沒,將柳老侍郎待字閨中的小女兒禍害得神魂顛倒,從壹位風華正茂的妙齡少女,硬是給以俊美少年現世的狐魅,欺負成了皮包骨頭的可憐人,那頭道行高深的狐魅性情古怪難測,並不殺人,反而文采飛揚,精通三教學問,壹次與柳老侍郎坐而論道,竟是說得譽滿壹國的老侍郎啞口無言,之後老侍郎耗盡家產,聘請了許多山上神仙去家中降服妖物,不曾想各個流派、許多山頭的老神仙、譜牒仙師,甚至是壹些聲名不佳卻本領高超的山澤野修,去了,無壹例外都給狐魅戲耍得灰頭土臉,不是給搶了趁手兵器就是偷了靈器法寶,還得私底下求爺爺告奶奶跟狐妖討要回去。
  這樁事,陳平安在郡城那座仙家客棧百花苑的山上邸報,看到過,只是當時沒有上心,邸報上邊還寫有獅子園的懸賞金額,不管是誰,只要誰能夠驅逐那頭狐魅,柳老侍郎願意拿出三件祖傳古董,雙手奉上。
  臨近祠廟大門的時候,遞香人漢子不由得感慨道:“柳老侍郎是難得的好官清官,家風很好,我前幾年,曾經有幸跟壹位柳氏子弟打過交道,那位年輕讀書人,確實溫良恭讓,由此可見,柳氏家風之正。”
  廟祝唏噓道:“可不是,再看那位在咱們附近擔任縣令的柳氏子弟,四年內,勤勤懇懇,可是做了諸多實事,這都是咱們真真切切瞧在眼裏的,若說妳見著的柳氏讀書人,還只是學問家教好,這位縣令可就是實打實的經世濟民了,唉,不知道獅子園那邊現在怎樣了,希望已經趕跑那頭狐魅了吧。”
  裴錢聽得毛骨悚然。
  差點就要拿出符箓貼在額頭。
  朱斂笑容玩味。
  好嘛,想要咱們去替天行道?
  石柔自然希望多壹事不如少壹事。
  能夠在京畿之地興風作浪的狐魅,道行修為肯定差不到哪裏去,萬壹是位金丹地仙的大妖,到時候朱斂又故意坑害自己,選擇袖手旁觀,難道真要給她去給意氣用事的陳平安擋刀子攔法寶?
  陳平安始終沒有插話,走出大門後,與廟祝他們抱拳告別。
  然後繼續趕路去往青鸞國京城。
  陳平安突然說道:“高明之家,鬼瞰其戶。”
  朱斂笑著點頭,“正解。”
  陳平安他們走後,暫時已無香客的河伯祠廟內。
  壹位身形縹緲、金光流轉的儒雅文士,從神像走出,來到第四進的遊廊當中,站在那堵墻壁下。
  廟祝有些慌張,苦口婆心勸說道:“河伯老爺,如今香火不多,可別滯留太久。”
  山川神祇,若想以金身現世,可是需要精粹香火支撐的。
  山嶽正神,香火鼎盛,自然無所謂,可是這座小小河伯祠廟,必須精打細算。
  那位中年儒士形象的河伯老爺笑了笑。
  露出久違的釋然神色,轉頭望向天空,快意道:“吾廟太小,夫子氣魄太大。小小河伯,如飲醇酒,醉醺醺然。幸哉幸哉,快哉快哉!”
  廟祝茫然不知何解。
  卻發現自家這位壹向憂愁積郁的河伯老爺,不但眉宇間神采飛揚,而且此刻金光流轉,似乎比先前凝練許多。
  廟祝猛然轉頭,再看那墻壁。
  不是看那篇草書。
  而是那字字端正的兩句楷體字。
  天上月,人間月,負笈求學肩上月,登高憑欄眼中月,竹籃打水碎又圓。
  山間風,水邊風,禦劍遠遊腳下風,聖賢書齋翻書風,風吹浮萍有相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