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1

  “這分明是欺君!!”
  從禦史臺的正廳中傳出來的聲音陰沈無比,如同窗外的天空。
  不止壹個臺官將士大夫的風儀丟到了腦後,對開封府上下咬牙切齒。
  本來禦史臺中倒有三分之壹的禦史,準備要借蹴鞠球賽後的那壹樁慘劇,好生將京城中的風氣整治壹番,順便將那個幾次三番都輕易從烏臺口中脫身的家夥也壹並拉下。
  可開封府幹脆了當地就推了個替罪羊出來,將罪責都推到了死掉的南順侯李乾德身上。那放在桌上的厚厚的壹摞口供抄本,連同奏報的抄本,在壹眾禦史們眼中,白紙黑字的全都是嘲諷。
  什麽時候禦史臺已經被人小瞧到這般地步了!禦史臺都已經盯上來了,竟然還敢在這麽壹樁大案上做手腳?這未免是欺人太甚了。
  十幾名禦史壹個個怒氣難遏,唯有上首處的李定如同老僧入定,端坐著不發壹言。他這個禦史中丞壹直都沒有說話,看著手底下的人仿佛是正在吃飯時被人壹腳踩了尾巴的貓壹般蹦得老高,心中暗嘆,禦史臺的成員真是壹蟹不如壹蟹了。就算拿著欺君的罪名出來,又能嚇得了誰?
  欺君從來只是喊出來嚇人,定罪時才可怕,可在朝中做官,沒人少做過,誰會老老實實地什麽話都跟皇帝說?
  “二十壹家大行會中,有十三家的行會或是行首養了球隊。開封府中的官吏也有許多人以兩項賽事為財源。如此勢力,只要想找,能找來壹千個證人為這樁案子尋找證據。”
  李定越是深入的去了解兩家總社的實力,便越是發覺這件案子的棘手。
  總不能將證人都拘入臺獄審問。這不是笑話嗎?
  開封府選擇的人選,的確是讓人無從措手。
  誰讓李乾德是降臣,而且他的軍隊曾經兵犯中國,這個罪孽是曾經的交趾王永遠也洗不脫的。眼下罪名落在他的身上,那麽未來的幾十年內,決沒有機會翻身,何況這壹次連苦主都沒了。誰會為這樣的人去爭辯?
  “就算是天子也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李定說著,他這幾天見過趙頊幾次,對天子的態度有所了解,“李乾德已亡,也不可能活過來為自己爭辯。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李定的話中透露了幾分皇帝對此案的態度,只是沒人理會他。下面的禦史各自小聲地交頭接耳,議論著破局的辦法。
  李定皺著眉聽了壹陣,神色中的不耐煩的成分也越來越濃。
  禦史中丞已經做了許久,按舊例差不多也該離任了。只是他在天子那邊遠沒有蔡確得寵,不用指望能升到東府或是西府去,在臺中說話的聲音也便壹天比壹天弱。禦史本來就只需對天子負責,即便最低壹級的監察禦史裏行,也可以彈劾宰相,從不需要以禦史中丞馬首是瞻。何況李定的名聲從來就沒好過,在以清流自詡的禦史中,根本就無法服眾。這兩年下來,說話沒人理會的情況他早就習慣了。
  不過這壹次的情況特殊,越是將核心遮著掩著,就越是代表他們在此事上有所圖謀。天子的耳目眾多,不會看不到這壹點。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對禦史們來說,那就是壹個災難。
  正想最後壹次,盡壹下禦史中丞的職責,難得遲到的張商英終於抵達了會場,只是臉上的表情,比起方才會議上的幾名禦史更加陰郁十倍。
  “怎麽回事?”李定問著。
  張商英沒有多話,直接將手中疊起來的壹頁紙打開,遞到了李定的手中。
  粗糙單薄的紙面,以及紙上並不整齊工整的文字,讓人壹眼就看出來,這是如今市井中十分常見的小報。
  張商英要讓人看得內容就在頭版上,李定看了兩眼,臉色木然地轉手交給了下面的人。壹份小報就這麽在禦史們的手中轉了壹圈,最後又轉回了張商英那裏。而廳中的氣氛,也就在小報的傳遞過程中,變得跟張商英的表情壹般森森如晦。
  陰鷙的眼神左右橫掃了壹番,張商英惡狠狠地說道:“看到了沒有,這是步步緊逼啊,要將罪名徹底坐實在南順侯的身上!”
  禦史臺中的官吏們見多了這樣的小報,李定平日裏可沒少看到烏臺中人拿著薄薄的壹張紙在私下裏仔細研讀。這其中不僅有吏員,還有言官。
  自從齊雲總社在幾年前開始五日壹次的發售刊載了球賽賽況的《蹴鞠快報》,京城之中的各色小報便越來越多。很多小報,都是在上面刊載了壹些商家打招牌的廣告,拼湊幾個荒誕不經的古今故事,再加上幾篇佛經道藏的片段,然後夾雜著近日的新聞,敷衍成文。
  小報上用的全是簡筆的俗體字,而且還是歪歪扭扭的活字印刷。看完後就可以用來做包裹,肉鋪上時常能看到有人拿著小報而不是荷葉將買來的肉裹好離開。
  外地也許要差壹點,但在京城中,文風薈萃,百萬軍民中倒有壹多半的男丁能識文斷字,女子也有三成在幼年時學過《女則》、《女戒》、《女論語》,雖說絕大多數人——甚至可以說其中的九成九——學問並不精深,只是認得三五百字,背得《論語》和《千字文》,但連正正經經的家信都寫不好,可是看懂小報上的文章,連估帶猜的,倒是不會有什麽問題。而且小報讀得多了,認字的本事也能有所長進。
  數以十萬計的識字之人,讓這些小報在京中活得有滋有味,甚至於京城周邊的造紙作坊,也變得壹日多過壹日。這些年來,要不是壹眾小報還沒有變成傳播謠言的揭帖,早就給朝廷禁了。
  但小報發行的之多之廣,也頗讓人為之忌憚。在京城流行的諸多小報中,《蹴鞠快報》的發行量是最高的,據說這份三日壹期的小報,每壹期都能賣出兩萬份。當這樣的壹份純粹以聯賽賽報為主打的小報,在頭版的位置上刊載壹場斷案的新聞,在京城之中所能引發的風浪,可想而知。李定就算只看這份《蹴鞠快報》,也知道南順侯府眼下究竟會是壹個什麽樣的情況。
  齊雲總社是想要在結果出來之前,在京城百姓們的心目中先壹步造成既成事實。
  但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由此帶來的風波,只會愈演愈烈,最後形成壹場讓禦史臺無法扭轉的風暴。
  這是誰的聲音更大的問題,這是誰能代表更多人說話的問題。
  就像肇事者的身份被確定為南順侯李乾德壹樣,當《蹴鞠快報》開始在報紙上刊載審案的新聞,整件事的性質變了。
  如果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引領民間輿論、甚至士林風氣的不再是他們這些言官清流。
  過往多少重臣敗在掌控士林的清流的言談之中,控制了士林,就是讓天下言論只能發出自己想讓人聽到的話。可是壹旦這柄刀子給外人搶走了,那麽清流和士林的地位也將會壹落千丈。
  “要不要幹脆遣人將齊雲總社給封了?……朝廷還沒定案的事也是他們有資格說的!?”壹名禦史提議道。
  李定從張商英手上拿過報紙,將頭版上的那條新聞從頭到尾地又仔細讀了壹遍,最後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報紙上的報道本就沒留下壹點破綻。
  這快報上壹點也沒提定罪兩個字,只是說開封府昨日初審,其結果已報請朝廷復核。完全看不到扭曲誇大的成分。壹看就是公平公正的報道,甚至沒有因為李乾德的身份而大做文章——在李定眼中,這是極聰明的做法,與其灌輸,還不如讓其自己去想,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才會根深蒂固,讓他人無法動搖。而齊雲總社,當然也會在人們的心目中,擁有更加權威的分量。
  別的不說,在這份快報背後可是齊雲總社,而齊雲總社背後,則是數以百十計的皇親國戚和壹幹豪商,這背後的勢力則驚世駭俗。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就去將齊雲總社給封了,等於是給了齊雲總社後面的諸多豪門壹個結結實實的把柄。到時候,在禦史臺中,提議的、執行的,全都要給人捏在掌心裏面。
  既然他們敢公然公布案情,肯定也必然是做好了壹切的應對準備。從天子的角度來說,他是不會介意多壹個了解民間民生的通道,禦史臺的攻擊,只會被皇帝毫不在意地丟到壹邊去。
  李定沈吟了好壹陣,最後點起了壹名吏員,“去南順侯府,看看有什麽動靜。”
  “只是去看看?”張商英不滿地問道。這個時候,可是需要切實的行動。
  “只能先去看看,哪裏還能做些什麽?”李定反問著,讓張商英等臺官啞口無言。眾目睽睽之下,多少雙眼睛盯著,禦史臺也不敢去作威作福。
  “不能就這麽了結!”壹名禦史大聲叫道。
  “不會就這麽結束。”李定給了很肯定的回答。他可不想看到禦史臺的職權在自己手上被削弱,“日子還長得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