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壹個倒黴的寫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18章 沒什麽是壹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大宋將門 by 青史盡成灰

2018-6-12 22:08

  其實和王寧安湊在壹起談事情,是個很輕松的過程。
  有什麽疑問直接說,有什麽方法隨便提,大家壹起找出解決的辦法。相比王安石的強勢倔強的作風,不亞於壹股清流。
  漸漸的,大家都敞開了心扉,作為大宋最聰明的壹群人,他們很快就商量出了壹個思路。
  地方的財政困難,不能光靠著朝廷補貼,不能靠天吃飯,要自己動起來。有條件的地方,上工商,發展產業,條件稍差的,要整合當地的農林牧漁,各種副業。
  王寧安在每壹個大城市的周圍,按照兩到三天的路程,劃出了壹個巨大的圈,這樣壹來,幾乎九成以上,財政困難的州縣都劃進來了。
  距離城市最近的郊區,建立起蔬菜基地,專供城市消費。
  這個以往已經在做了,但都是農民自己幹,形不成規模,而且好多士紳貴戚,他們的農莊自產自吃,連田賦都不用交,更遑論加入到整個循環之中。
  顯然,這是行不通的。
  “戶部,立刻擬定壹份征地標準,凡是城市周圍的土地,願意納入菜籃子的,可以合理分紅,如果不願意,就把土地征收上來,如果他們不願意,不用我說,妳們知道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王安石搞了那麽長時間了,方田均稅,就去查土地,查稅收,追討歷年拖欠的田賦,實在不成,就去清查,看看有沒有吞並百姓田產,巧取豪奪的問題……這年頭的世家有幾個是幹凈的,有幾個經得起徹查,壹旦查出問題,直接發配西域,壹點不用客氣。
  司馬光還有戶部尚書壹起點頭,表示壹定執行。
  距離再遠壹些,就要發展畜牧業,養殖雞鴨豬狗,挖魚塘,種植糧食,讓商人直接到老百姓那裏征收,就地結算,把中間環節打掉,盡量提高農產品的價格。
  整個過程,都要銀行參與,征地,種植,養殖,運輸,銷售,各個環節都要提供資本協助,減少風險,對老百姓,也要以利益引導為主。
  “每壹個縣城,都要確立幾項比較有競爭力的拳頭的產品,只有把東西賣出去,才能有稅收,衙門的日子才能好過,要把這個意思告訴每壹個地方官吏!”
  王寧安敲著桌子,大聲道:“千百年來,我們都是怎麽要求地方官的?完成朝廷田賦,為民做主,主持公道,主要的職責是處理地方案件,能精通刑律,明斷是非,就是好官了。如果再建點水利工程,興學,建祠堂,教化人心,在吏部的考評上,就是優等中的優等!可現在不成!我們要給官吏提出更高的標準,他們要做更多的事情!要會經營,要會發展,要知道自己治下的優勢何在,劣勢何在,要懂得怎麽富國裕民!至少要讓治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王寧安說著,看了壹眼宋庠。
  宋庠立刻會意,“王爺,老夫以為地方官吏之中,有些新人頗有幹勁,但是缺少經驗,也缺少威望,還有壹些老官吏,想法陳舊,為政怠惰,不願意付出辛苦,更有甚者,整日吟詩作賦,美其名曰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實則是屍位素餐,白白耗費國帑民財,這些無所作為之人,危害之大,比起貪官汙吏,也不遑多讓。”
  宋庠道:“老夫以為,應當對地方官吏,進行分批培訓,要讓他們進京看看,到各地走走,真正了解民間疾苦,知道該做什麽。老夫提議,選中的這些州縣軍府,所有官吏,分批進京培訓,三個月為期,如果依舊沒有作為,吏部就要大膽罷黜!我大宋別的沒有,肯幹事,能幹事的人多了,要給有本事的人機會!”
  這位宋相公說的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可是誰都聽得出來,這壹刀是砍在了傳統的舊派文人上面。
  以往還僅僅是中樞失守,沒人充當領頭羊,但是舊派在地方,言路,國子監,翰林院等等衙門,還有很強大的勢力。
  這壹次借著周峰案,跳出來的舊派官吏就不少。
  宋庠這是想借著培訓的機會,把舊派官員來壹場清理。
  當然了,他這叫順勢而為,順理成章。
  誰讓舊派的陳腐官吏沒本事經營,沒本事發展地方,卻只會伸手要錢,這樣的廢物,還留著幹什麽!
  龐籍翻著眼皮,看了看宋庠,他當然清楚,宋庠的算盤,可現在的龐籍,並沒有本事跳出來阻攔。
  他也看明白了,所謂平章軍國重事,完全是看首相的意思,想給妳多點權力就多壹點,不想給就沒有,只能充當擺設!
  老龐籍索性閉上了眼睛,默不作聲。
  這壹項提議,又迅速通過了。
  這時候,剛剛調入工部的王安國也站了出來。
  “王爺,如果僅僅是讓百姓種菜養殖,只怕還不夠吧!我看是不是要修路?”
  “沒錯!”王寧安笑道:“我們已經修了川陜直道,又在修築通往西域的直道,這都是大工程,相比之下,修建連結縣城的道路,就容易了許多。道路通了,速度快了,城市能輻射的面積也就大了。工部要盡快拿出規劃,未來每年,要拿出3000萬貫以上,修築道路!只能多,不能少!”
  其實大宋不是沒錢,而是任何投入,都要講究回報。
  比如很多人都會認為開疆拓土,讓版圖廣闊,疆域增加,是壹件好事。
  但是別忘了,對外打仗是要花錢的。而戰爭帶來的收益,並不會均勻地分配給每壹個人。
  就會造成壹些人,他們被征收了重稅,還失去了親人,結果什麽好處都沒撈到,日子越發艱難,民心厭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拿錢補貼地方也是壹樣,只有投入,看不到回報,肯定會有阻力。
  但是去投資道路,建設橋梁,收取過路費。
  這壹套在西北已經試驗過了,是可行的,而且好多道路,還會成為搖錢樹,戶部和工部的熱情都上來了。
  只是這麽大的工程量,需要資本太多了,光是靠著皇家銀行,肯定不成。
  司馬光再壹次提出,金元改革,刻不容緩!
  唯有發行金元,銀行才能籌措足夠的資金,用來支持地方借貸,推動龐大的建設。
  “現在情況很明白,不管是西域,還是海外的商人,他們攜帶的都是體積小,價值大的黃金白銀,唯有大宋,因為缺少金銀,不得不用銅錢作為貨幣,如今也到了該改革的地步!逐步廢止銅錢,推行金元和銀元,並且大額交易,使用紙幣和匯票,這才是王道!”
  司馬光舊事重提,霎時間,韓絳,還有幾個官員的臉上,並不好看。
  哪怕王寧安釋放出消息,銅錢並不會完全沒有價值,相反,軍工廠還會高價收購,但是誰都清楚,銅錢並不是單純的貨幣,手握龐大的銅錢,世家就用了結算的能力,能掌握地方的商業貿易貿易命脈。
  銅錢作廢,他們再也沒有盤剝商人的機會,只能老老實實,靠著生意賺錢,心裏肯定不舒服。
  但是韓絳很清楚自己的份量,並沒有直接跳出來。
  令人驚訝的是,王寧安也沒有故作深沈,而是直接表態。
  “金元改革,勢必沖擊壹些士紳豪族的利益,但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不窮嗎!”王寧安笑呵呵道:“任何改變都是痛苦的,但是我相信,有些苦是值得的。比如這次的道路修築,建立城市的菜園子,發展養殖,農產品運銷,這些項目,要和壹些有實力,信譽好的士紳合作。”王寧安掃視壹圈,又笑道:“諸位都是飽學之士,我相信誰小時候都可能挨過手板,但是只要挺過來,就是另壹番天地。”
  王寧安這算是壹錘定音,金元改革,勢在必行。
  有人歡喜,也有人郁悶。
  大家差不多談了壹小天,這才發現,還沒吃飯呢!
  趕快回家填飽肚子吧!
  他們剛要走,王寧安突然笑道:“諸位大人,我準備了火鍋,咱們就壹起吃吧!”
  說著,就有下面的人跑上來,擡著碩大的紫銅火鍋,掛錫裏,中間還被隔開,壹面是清湯,壹面是紅湯,弄得跟陰陽魚似的,煞是好看。
  加上銀絲竹炭,壹點煙火都沒有。
  不壹會兒湯頭就翻滾起來,冒出了陣陣香氣,大家不由自主咽起了口水。
  “別楞著,快坐下吃吧!”
  王寧安率先夾起壹個豬腦,放進紅湯裏。
  別以為大宋沒有辣椒,就享受不到火鍋的美味。實際上在辣椒傳入之前,聰明的老祖宗用茱萸果實來充當辣味,紅艷艷的茱萸炸出來的紅油,和辣椒油的區別不大。
  唯壹的問題就是茱萸有些苦味,或許這就是辣椒取代茱萸的原因。
  但是不要緊,吃貨從來不會被困難嚇倒。蘇軾就發明了去除苦味的辦法,不直接用茱萸果炸油,而是先壓出汁水,炸得時候,加入芝麻,大蒜、花椒、杏仁等等調料……不但苦味沒了,而且辣香濃郁,妙不可言!
  歐陽修,賈昌朝,宋庠,狄青,司馬光,還有其他眾人,也紛紛坐了下來,老歐陽更是埋怨道:“景平啊,妳明知道我有消渴之癥,還拿美食誘惑老夫,妳這是逼著老夫破例啊!”
  賈昌朝已經夾起了壹筷子羊肉片,揶揄笑著,“醉翁,妳吃菜,我們吃肉,正好!”
  他們倆鬥嘴的時候,狄青熟練地壹筷子,將壹盤牛肉片都給卷走了,妳們吵妳們的,我先填飽肚子再說!
  敢情這幫高官重臣,吃相壹點也不比普通人強,吃到酣暢淋漓,壹個個順著脖子流汗,妳爭我搶,跟壹幫孩子似的。
  王寧安吃掉了兩個豬腦花,舒服地打了個飽嗝,“諸公,往後大家就是壹個鍋裏吃飯了,可要同舟共濟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