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壹個倒黴的寫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87章 皇帝錯了

大宋將門 by 青史盡成灰

2018-6-12 22:08

  朱紅的大門沖南開,雕梁畫棟貴人宅,前有槐樹後有柳,不用種田自然有……這是南康郡王趙惟能的宅子,後來傳給了楚國公趙從古,就在不久之前,趙從古也去世了,宅子的主人變成了趙從古的長子趙世邁。
  這位滿身孝服的小王爺,在後花園緩緩踱步,這裏種滿了茶花,石榴樹,全都是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目睹著繁花似錦,嬌艷爭芳,趙世邁沒有半點歡喜,只剩下無窮無盡的悲涼。
  在趙世邁的身後,是壹個胖大的和尚,不是別人,正是大相國寺的主持僧佛印。
  “小公爺,逝者已矣,就不要太過掛懷了,妳還要振作精神,撐起門面才是。”
  趙世邁淒涼壹笑,“佛印大師,妳說我還有機會嗎?”
  “這個……小公爺是太祖嫡孫,皇天貴胄,怎麽會沒有機會?”
  “哈哈哈……佛印大師,妳可真會說笑話,難道不知道宗室條例嗎?”
  他這壹問,把佛印問得啞口無言。
  因為按照吏治改革的時候,同時公布的宗室條例,皇親宗室需要降等分封。
  以趙世邁為例,他的祖上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八王趙德芳。
  當然了,正史當中,趙德芳可沒有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無上權柄,他早早就死了,而且死得稀裏糊塗,和趙二脫不了關系。
  事實上,太祖壹系的宗室子弟,壹直受到壓制,處境非常艱難,過得很不好。這些事情人所共知,畢竟趙二得國不正,必須壓制他哥哥的後人,生怕太祖壹系掌權,然後清算趙二的子孫。
  “我們已經認輸了,裝孫子了,他們為什麽還不肯相讓?連壹點活路都不給?”
  趙世邁突然變得悲憤不已。
  在宗室條例之前,他們雖然挺窩火的,但是好歹還是皇天貴胄,能享受不錯的待遇。
  可是宗室條例公布,趙惟能是郡王,他的兒子趙從古降為國公,而趙從古死後,他的後人連國公都做不了。
  要變成普通人!
  事實上宗正寺已經傳來了消息,三個月之後,他們就要收回府邸,從此趙德芳壹系的子孫都變成了普通人,他們雖然在宗室黃冊上,還有名字,但是其他方面,和尋常百姓無異,可以自由從事任何行業,可同時,也喪失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說來好笑。
  當初制定宗室條例,是為了減輕朝廷負擔,減少宗室數量,從上到下,都當做德政。
  包括北海郡王趙允弼的幾個兒子,還主動參加科舉,反正皇位和他們沒關系,倒不如憑著自己的本事,掙壹口飯吃,也光榮體面。
  可是誰能想到,作為趙大的子孫,不管是趙從古,還是趙世邁,他們的心裏都藏著壹個夢,那就是重新拿回皇位!
  趙禎登基以後,對太祖壹系的打壓已經放松了不少。
  尤其是在20年前,趙從古被任命為同知宗正寺事,成為趙允讓的副手,趙大的子孫終於能挺直胸膛了。
  另外當初趙禎無子,需要從宗室過繼人員……除了呼聲最高的趙宗實之外,也有人提出,要還政太祖壹系……這種聲音並不大,但是對於趙從古,還有他的子孫來說,絕對是黑暗當中的壹盞燈,壹個希望,壹點盼頭……當年趙二暗算了他哥哥,把皇位搶走了,又讓幾個侄子死的不明不白,趙大的後人都記著呢!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渴望。
  趙宗景的那幫兄弟能不在乎皇位,可是趙從古的後人不行啊!
  結果呢!
  壹個宗室條例下來。
  降等,除籍。
  從此之後,他們再也沒有資格去盼著皇位,只能像普通人壹樣。
  過去還覺得趙禎是個寬厚的天子。
  現在看起來,根本是個屁!
  他比趙二,還有趙恒更加陰險,他打著改革變法的旗號,把宗室給改了,徹底斷了太祖壹系重奪皇位的希望,真是釜底抽薪,這招也太毒辣了!
  “從我們這壹輩之後,太祖的子孫就會變成普通人,皇位永遠留在了太宗壹系……佛印大師,妳和我爹是好朋友,妳,妳說,我們能忍嗎?”趙世邁悲憤道!
  佛印嘆口氣,“小公爺,貧僧鬥膽妄言,當今官家,銳意革新,改革宗室,也是整個變法之壹,而且眼下朝中,賢臣聚集,文武人才濟濟,大勢如此,小公爺,人力終究有限……貧僧知道,當年太宗做事不光彩,妳們心裏頭都有恨,可幾十年過去了,都已經幾代人了,再耿耿於懷,於事無補不說,還會害了自己。”
  佛印又道:“趙允讓是太宗後人,官家的皇兄,他就是垂涎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結果落得家破人亡,所以子孫全都喪命,連個上墳燒紙的人都沒有。小公爺,貧僧和令尊是好朋友不假,正因為如此,貧僧才鬥膽勸壹句,小公爺,前車之鑒啊!”
  ……
  趙世邁聽著佛印的話,突然怪笑了兩聲,“佛印大師,想收手談何容易!西北那邊已經動了,只要能成功,趙禎和王寧安之間,就要沖突!”
  趙世邁突然變得非常激動,甚至有些癲狂。
  “佛印大師,只要趙禎和王寧安沖突,他們君臣之間鬥起來,太子的位置就坐不穩,而且北海郡王壹系和王寧安過從甚密,趙宗景也會折進去……只要他們都完蛋了,皇位就是我們的!誰也搶不走!”
  “佛印大師,妳看著吧,只要譚公公和高將軍拿下了靈州,他們就可以和王寧安二分兵權,到時候陳公公和沈公公就會不斷進言,陛下老了,疑心病重了,就會對王寧安下手……我太了解趙光義的子孫了,他們都和趙光義壹個德行,虛偽、無恥、卑鄙、狠辣,自私自利,看著吧,趙禎也不會例外的。政事堂的調令就是他授意下的,他根本就不信任王寧安!我真想好好看看,這對君臣廝殺,會有多精彩!王相公,妳可是這二十年來,大宋第壹號的人傑,妳可不要輕易就輸了,不然我會看不起妳的!”
  面對趙世邁的瘋狂,佛印突然滿心的失落,感覺自己這雙眼睛,看錯了人!
  佛印在年輕的時候,曾經讀過祖師陳摶留下的筆跡。
  陳摶老祖當年和趙匡胤下棋,贏了華山,趙大得了天下。
  後來陳摶入京,又見過太宗趙光義。
  那時候陳摶已經110多歲,他辭別趙光義之後,又推演易理,結果發現日後皇位還要回到太祖壹系手裏,但是究竟是什麽時候,卻不知道。
  陳摶把這件事情寫進了筆跡當中,他這壹脈,除了嫡傳弟子之外,別人誰也不知道。
  佛印算起來是陳摶的徒孫,他曾經見過祖師爺的筆跡,故此牢牢記住,深信不疑。他入京之後,發現太祖壹系的子孫之中,唯有楚國公趙從古名望最高,能力最強,又屈身下士,待人謙恭和善。
  佛印便想辦法結交趙從古。
  說起來,佛印也不是沒有幫過趙從古。
  必然在小太子降生之前,佛印就鼓動過趙宗景奪皇位,他可不是盼著趙宗景登基,而是想讓趙宗景把水攪渾了,給趙從古制造機會。
  但是王寧安後來嚴厲警告了趙宗景,加上小太子降生,並且順利長大,這些年趙宗景和佛印之間,往來也少了。
  佛印專心在廟裏參禪,也不輕易露頭。
  本以為事情就過去了。
  誰能想到,隨著宗室條例落實,太祖壹系紛紛被剝奪繼承皇位的權力,就算是野獸,也要垂死掙紮,更何況是趙大的子孫!
  他們不甘心啊!
  只是這壹番算計,能成功嗎?
  千裏之外,西北的情況,是京城這些人能預料的?
  看起來奇謀妙計,實則都系於靈州壹戰!
  佛印和大蘇有些私交,也清楚王寧安不是簡單的人物,想在他的眼皮子下面搞鬼,難度太大了……而且王寧安和趙禎之間,君臣感情不淺,能因為壹件事情,就被離間嗎?佛印越來越覺得不靠譜。
  ……
  “皇兒,妳怎麽看西夏的事情?”又過了近壹個月,趙禎再度發問。
  趙曙低著頭,沈聲道:“父皇,兒臣依舊覺得先生是對的,正所謂貪多嚼不爛。西夏縱橫三千裏國土,幾乎相當於大宋四五個路的面積,壹百多萬人口,豈是壹口能吞得下的?”經過了這壹個月的思考,小太子越發堅定了看法。
  “父皇,恕兒臣鬥膽,您錯了,您不該派欽差過去,更不該懷疑當初的方略,那個方略不只是師父制定的,您,還有政事堂,樞密院,兵部,全都同意了,軍國大事,隨意更改,是……是不對的!”
  小家夥說完之後,雙膝壹軟,跪在了趙禎的面前,只是他的腰板挺得筆直,身為兒臣,冒犯了父皇,是不孝,可我卻不會改變觀點!
  看著倔強的兒子,趙禎微微壹笑,“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皇兒,妳做得很好!”
  趙禎撐著扶手,站了起來,把小太子攙扶起來,讓他坐在了自己的身邊。
  “皇兒,父皇派了欽差,還降了密旨,我沒有完全信任妳的師父……”趙禎深深嘆口氣,“父皇召見了陳順之,又陸續收到了不少消息,父皇覺得妳師父是對的……皇兒,妳可願意替父皇去認個錯?”
  趙曙連忙點頭,“兒臣願意,兒臣這就去橫山見師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