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30章 號封武安君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勾踐,平身吧。”
  慶忌睥睨了壹眼跪在陛臺之下的勾踐,緩聲道:“昆侖奴叛亂之事,既然已經發生,首要之務,非是問罪於人,乃是如何鎮壓叛亂。”
  “即便沒有吳那伐,也會有別的昆侖奴帶頭作亂。”
  “……”
  慶忌說的可不是壹句虛言。
  正所謂物極必反,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這些年來,吳國壓榨昆侖奴太狠,昆侖奴會發動大規模的叛亂,也是情有可原的。
  “黑夫。”
  “臣在!”
  “寡人給妳五萬人馬,加封妳為大都督,都督南郡、南陽郡諸軍事,前往那裏鎮壓昆侖奴之亂。半年後,寡人不期望再見到任何壹個活著的叛逆!”
  “臣,謹遵王命!”
  慶忌對於血腥鎮壓昆侖奴叛亂的態度,是十分堅決的。
  昆侖奴說到底,在吳國就是徹頭徹尾的奴隸,免費的勞役,根本沒有翻身的可能性。
  法不責眾?
  在吳國,並沒有這種說法。
  換做是壹般的黎庶作亂,慶忌可能會考慮只誅首惡,余者只是貶為奴隸,發配邊疆。
  但是,昆侖奴的話,慶忌可以做到將叛亂的昆侖奴全部斬盡殺絕,壹個活口都不留!
  “報——”
  “大勝!渭水大勝!”
  就在這時,壹名宿衛欣喜若狂的進入奉天殿中,將壹道奏章讓中車府令膠滑遞上去。
  壹聽說是“大勝”,朝堂之上的群臣,都不由得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持續了近壹年之久的滅秦之戰,終於能宣告終結了嗎?
  真不容易!
  慶忌看過奏章上的內容後,也是不由得站起身,笑容滿面的道:“彩!”
  “渭水壹戰,我軍斬首十萬余級,俘虜秦軍十五萬人!”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群臣都跪下來,山呼海嘯道。
  這的確是壹個值得讓吳國君臣欣喜若狂的消息。
  為了打贏這壹戰,成功滅秦,吳國著實是不容易的。
  損耗的糧秣輜重且不說,前前後後投入了三十萬的兵馬。
  陣亡的士卒,估計不下七萬人。
  秦軍更慘,再加上之前死掉的西戎八國的援軍,估計不下二十萬!
  這樣的戰果,讓慶忌滿意了。
  雖說此戰後,讓吳國不少地方幾乎家家縞素,但慶忌認為值得。
  “膠滑,擬詔!”
  心中興奮之余的慶忌,想起了戰前,自己跟孫武的約定,於是揮了揮手道:“賜孫武良田三千畝,金陵、吳都之地,十處上等宅邸。”
  “賜爵大庶長,增雍城食邑壹千戶,封號——武安君!”
  “諾!”
  大庶長,在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中,屬於第十八級,僅次於十九級的關內侯,以及二十級的徹侯。
  孫武在吳國,壹直都是有著最高的軍功爵位。
  排在身後的伍子胥和田穰苴,壹個是駟車庶長,壹個是大良造……
  其余食邑,還有賞賜的資產且不說,“武安君”的封號,還是實打實的榮譽!
  “大王,不知道何為‘武安君’?”
  太宰計然頗為不解的詢問道。
  吳國同樣是有封君的存在,而且只享受食邑,但是“武安君”這壹封號,從未出現過。
  究竟是何來歷?
  有理可依嗎?
  慶忌則是淡淡的笑道:“這是壹種高等爵位。”
  “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武安君亦如此。”
  “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黎庶安集,故號武安。”
  聞言,群臣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百戰百勝的孫武,的確當得起“武安君”的頭銜。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
  壹般來說,稱“君”的兩個條件,壹是據有土地,二是屬有臣子。
  “君”是卿大夫的壹種新爵號。
  在原來的歷史上,秦國名將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
  李牧數退攻趙秦軍,橫掃匈奴,也被封為武安君。
  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采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還有壹個項燕,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率軍大敗了秦將李信,壹樣是武安君。
  四位武安君都功勛卓著,位高權重,可盡管如此,每壹個的下場都無比淒慘。
  白起天下無敵,最終自刎而死。
  李牧因秦國賄賂大夫郭開所使用的離間計被趙王所殺。
  蘇秦為燕國去齊國做內應,五國伐秦,齊國同時討伐宋國,燕國大將樂毅帶領五國聯軍回伐齊國,齊國察覺蘇秦是燕國的奸細,所以蘇秦被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項燕也是被王翦擊敗,死於亂軍之中……
  由此可見,這“武安君”的封號,算是壹種魔咒了。
  慶忌倒不是盼著孫武不得好死,只是以孫武的功勞以及能力,的確當得起這壹封號。
  “我吳軍有渭水之勝,秦國也彈指可滅矣。”
  慶忌的心情舒緩下來後,正襟危坐道:“寡人之意,在秦地,設立我大吳的第二十四個郡——長安郡!”
  “大王英明!”
  群臣都恭維道。
  秦國所占據的關中之地,本來是周原,周人和西戎定居的地方,又被稱之為“雍州”。
  按理說,慶忌應該將秦地,命名為“秦郡”,或是“雍郡”,甚至是“周原郡”的。
  但,慶忌命名為長安郡,可謂是用心良苦。
  何為“長安”?
  長治久安。
  秦人長久以來跟戎狄雜居,性情桀驁不馴,且私鬥成風。
  吳國要真正消化秦人,著實不易。
  慶忌設立壹個長安郡,寓意自然是期望秦人能消停壹些,不要不時的進行暴動。
  而隨著長安郡的設立,吳國而今,已經有整整二十四個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漢中郡、衡山郡、武陵郡、三川郡、巴郡、蜀郡、泗水郡、長安郡。
  吳國現在的疆域之廣袤,人口之眾,已經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在慶忌看來,自己還是任重而道遠。
  畢竟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
  若是無法消化現有的人口,吳國看起來再強大,也是外強中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