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給點壓力
道門法則 by 八寶飯
2019-8-2 09:43
張騰明目光穿過前幾排,看見最前方正和對面錦衣衛答話的幾人,努力辨認著背影:“莫不平我知道,當日舉旗吹捧趙致然的領頭者,他旁邊那個,好像當日舉旗時也有他……”
蔡致坤道:“那叫趙孤羽,京師西南牛首山趙家的嫡長子。”
“他們在幹什麽?”
“讓上三宮放人。”
張騰明問:“為何不是司馬兄和蔡師弟上前主持?”
司馬致富微笑道:“此等拋頭露面的小事,且讓他們幾個小輩去鬧壹鬧就好,咱們坐鎮後方,謀劃大局,如此方才穩妥。兩軍陣前,主帥怎可輕易以身犯險!”
安妙忽道:“顧遂遠上去了,啊,還有杜星衍……”
司馬致富凝目望去,道:“杜星衍和顧遂遠這是作甚?剛才就和他們打過招呼的,為何不來商議壹下便自作主張?”
蔡致坤道:“這幾個家夥,自恃在金丹組積分排名較高,平日裏就擅作主張慣了的……”
張騰明道:“要不咱們也過去看看?”
司馬搖頭:“再等等,咱們是底牌,打出去就沒後手了,等等看。”
他們在後面觀望的時候,杜星衍和顧遂遠已經來到莫不平和趙孤羽身邊,又加了兩項別人的提議。有這兩位金丹在,莫不平和趙孤羽膽氣更壯。
這邊在緊張談判時,街口的府衙中也同樣在緊張的商議,對於愁眉苦臉前來拜見的上元縣令梁友誥,汪宗伊同樣愁眉緊鎖:“季生,這個問題妳問我,我又哪裏知道?如今朝堂停了,京中大亂,齊王謀……齊王掌了朝堂,他說如何便是如何,京師戒嚴,我這個應天府尹事先連半分消息都沒有,如今壹個錦衣衛小旗都敢在我面前指手畫腳,妳說我又能有什麽辦法?”
“委屈府尊了。那府尊以為,齊王對此是怎麽考慮的?”
“以他的秉性,趙方丈主張的那壹套,怕是不行了,修橋?我恐今年怕是無望。”
梁友誥想了想,道:“府尊,那妳有沒有聽說,趙方丈究竟在哪裏?是不是如傳聞所言,落入齊王之手?”
汪宗伊道:“這個倒是確然知曉的,齊王追至元福宮,並不曾得手,趙方丈逃走了,還聽說是潛入江中逃走的,上三宮派人過去搜索,到現在還沒找到趙方丈的屍首。”
梁友誥松了口氣,道:“若齊王未能抓到趙方丈,那就是說,趙方丈還有機會?趙方丈交遊甚廣,必然要訴諸真師堂,似齊王今日之舉,與謀反無異,真師堂怎麽可能作壁上觀?齊王必敗無疑。”
汪宗伊嘆了口氣道:“我也希望如此,就是不知真師堂何時能夠果斷出手。謀劃數月,眼見官窯中堆積如山的青磚條石,還有四處開工的煤窯,這壹下若是停了,真不知會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梁友誥對汪宗伊的判斷深表認同,但並沒有切膚之痛,他真正的痛處在於自己盤下的三百五十多畝橋基土地和周邊上千畝其他土地,原本指望賺上幾萬兩銀子,現在卻眼看似乎要黃了,不僅黃了,原先砸進去的上萬銀子都得套死!
聽著不遠處太廟前雙方對峙的軍鼓聲、鑼號聲喝罵聲,梁友誥憤怒起身,指著外頭道:“府尊,妳聽聽,這是軍號啊!上三宮這是要開戰了......”
他捶了捶自己的胸口:“我這心,疼啊!”
汪宗伊嘆了口氣,目光也望出門去,雖然看不見外間的詳情,但眼前卻浮現出不少慘烈的畫面——這下子真是虧大了!
不由喃喃道:“也不知修士們的要求,齊王能不能聽見......”
梁友誥恨恨道:“怎麽聽得見?都被錦衣衛和京營攔下了!尤其是那個卓壹,簡直是個死硬分子!壹心幫著齊王,他是打算改朝換代?簡直是個瘋子!”
汪宗伊也點頭:“最令人難過的是,我府衙中這幫子衙役、弓手,也都被他抽調了去,事後若是追究起來,別人還以為本官也是叛逆。”
梁友誥忽然過去將門掩上,低聲道:“下官以為,應當給齊王壹些壓力了,不知府尊以為如何?”
汪宗伊怔了怔,問:“季生的意思是?”
梁友誥道:“正要教府尊得知,咱們可以試試,或可勾連內應。”
“什麽內應?”
“上三宮大法師林阿雨派人過來輸誠了。”
“果真?”
“府尊是知道的,下官半年來常在玄壇宮奔走,因此和許多修士都有了交道,有個東海散修名楊昊的,曾在文明城市創建中被抓獲,編入特別勞動大隊,故此相熟。他和林大法師乃是好友,因此受托來找下官,想請下官牽線,棄暗投明。”
“這楊昊是因何被抓?”
“額……壞了壹戶人家女兒的名節。原本是要從重處置的,但對方只求銀錢不求懲處,此事為下官出面,判楊昊賠償對方紋銀三百兩,雙方都很滿意。”
“原來如此,那這林大法師是真降還是假降?”
“下官原本也是疑惑,但後來按楊昊所說,查了壹下……府尊當知,這些修士很多都是昨日闖入京城的......”
“這我知道,江寧縣也跟我說了。”
“是。林大法師負責巡查的是聚寶門、通濟門和正陽門,每次都剛好錯過修士潛越入城的時間。其他城門都或大或小有過鬥法,偏偏這三座城門沒有。”
“他錯過很正常,不能算什麽......等等,妳是說這三座城門處沒有鬥法?坐鎮的上三宮修士呢?”
“當時都跟著他下城了。”
“跟著他下城?去哪兒了?”
“不知道,總之就是潛越入城的時候這三座城門的坐鎮修士都沒在!如果換句話來說,是不是可以認為,他把坐鎮修士帶走了以後,城外的修士才找到了潛越入城的機會?”
汪宗伊沈吟道:“有點意思。”
梁友誥小心翼翼道:“看府尊臉色不是很好,是不是通宵達旦忙於公務?如此下去,怕不是長久之計,下官建議府尊歇息片刻,恢復恢復精神,才能更好的為應天百姓當好公仆。”
汪宗伊打了個哈欠:“如此,有什麽事就有勞季生了,本官確實太累,先補壹補覺。”
梁友誥出去後,沖自家心腹茍捕頭使了個眼色,道:“府尊已經同意了,妳去找領頭的杜仙師,把林阿雨的事告訴他,快去!”
茍鋪頭心領神會,急急忙忙出門了。
君山筆記:紀念落葉聽風啊百萬盟
東海散修聽風道人本是落葉島島主,其人每擱月旬便要上岸,至中原內地販售東海特產,購入糧油米面布、靈藥法器符箓金石等物,以滿足全島修士們的日常所需。
嘉靖二十壹年春夏,是真師堂元福宮大議事緊張進行的時刻,景致摩和趙致然正在元福宮展開激烈的辯論,針尖對麥芒,景致魔若敗,則此君壹生皆毀,性命堪憂;趙致然若敗,則本書終結。
時逢聽風道人上岸,入京采買所需,聞知此事後慷慨解囊,捐銀十萬兩助力趙致然,由此當即飛升,這是聽風道人在本書留下的第壹個足跡。
其第二個足跡,是真師堂下觀方丈爭位之時,因受人蒙蔽,平白捐銀二十萬兩,以為能夠參與道門大政,結果卻壹無所獲,不過本人也由天庭而飛東方清明何重天,轉西方虛無越衡天,由天庭仙官而晉級帝君、金仙,倒也有所補償。
該道人真正蜚聲中外,是在嘉靖二十八年秋冬趙致然入京,與元福宮、上三宮等各方勢力角逐之際。當時聽風道人再次登岸,因牽涉秀庵壹案,為東極閣、三清閣查辦。
為了落葉島眾道友們能夠有充足的物資過冬,聽風道人除全力配合兩閣查案之外,毅然出資,以白銀五十萬兩辦理保外,為顧可學師徒的落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本人也由此再升南方皓庭霄度天、北方無上常融天等,各處天界轉了壹遍,壹路晉級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
此後,聽風道人中了九天玄龍大禁術,養成向道門捐贈的良好習慣,繼續大額打賞,終於今日領悟打賞天道。
八寶道人在此恭賀聽風道人成就百萬盟壯舉,從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證就道祖之位,可稱聽風道祖,受玉虛之請,攜五百金童玉女,乘金光琉璃寶馬香車,於三清天外辟第七清天,為風清境落葉天。
八寶道人號召東海諸位散修向聽風道祖學習,為道門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飛升,共建三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