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48章 沸騰了!狂熱了!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十壹月十五日壹早,雪花紛紛而下,隨著北風在天地間飛舞飄落,將漢城周圍的山川平原都變成了壹幅白色的畫卷。漢城西北大約二十裏外的昌陵川兩岸,現在已經變成了清軍營帳的海洋。
  而大清皇帝的龍旗,則高高豎立在漢江西岸、昌陵川北岸的幸州山城上空……
  從昌陵川向東壹直到漢城的西大門敦義門之間,則是壹片曠野之地。這片空曠地區的東西長度約二十裏上下,南北寬約十五裏——這片空曠區域的北面(東北)就是北漢山,南面(西南)則是漢江。
  這壹帶其實都是稻田,還散布著許多朝鮮人的村子。不過現在是冬季,稻田裏面沒有作物生長,泥地附上壹層冰雪後,很快就被凍得硬邦邦了。
  那些朝鮮人居住的村子,在清軍殺過來之前都已經被清空了。居民不是被遷到牙山地區暫時安置,就是躲進了漢城城中,那些個村子也都過了火。房屋的茅草頂部都被燒毀了,只剩下光禿禿的焦黑色的土墻還在。
  漢城的城防說實在的,還是挺糟糕的。城墻低矮就不說了,城門樓也沒多高。而且城外沒有城壕,特別是城西就是壹大片的平地,什麽遮擋都沒有,敵人可以直沖到敦義門外。
  不過即便漢城足夠堅固,在眼下這個氣溫驟降,漢江很快就要凍住的時候,朱和墭也不敢死守城池。因為壹旦讓康熙的大軍從漢江冰面上通過,他擺在牙山、禮山、唐津的老巢就得讓康麻子端了!
  所以朱和墭在抵達漢城後,就開始在漢城的敦義門外構築防線了。他讓人在距離敦義門三四百步開外的曠野上挖出了兩重淺壕,還在第二重淺壕後面壘起了壹道胸墻。胸墻後面還修建了七八個土堆的堡壘。
  這兩重淺壕和壹道胸墻的兩頭,就搭在了北漢山足鬥裏峰下和漢江西岸邊上,正好擋住了清軍的去路。
  當康熙皇帝的大軍開到昌陵川壹帶時,已經有壹些明軍從漢城城內開出來,進駐了淺壕和土墻後方的堡壘,還在堡壘中布署了擲錘炮。
  壹些試圖靠近淺壕的清軍騎兵挨了幾下擲錘炮的轟擊,就很知趣的退到了昌陵川附近,掩護自家的大軍下寨。
  康熙此時已經悄悄離開了幸州山城,換上了普通騎兵的藍馬褂,帶著底下的大臣、都統,壹起過了昌陵川,在自家位於昌陵川南面的大營外策馬緩行,觀察戰場的地形。
  這位大清麻顏聖主這幾年明顯變老了,雖然他才二十多歲的年紀,但是臉上的皮膚因為常年風吹日曬,變得又黑又糙,還蓄起了山羊胡子,乍壹看有點像“康大爺”了。
  但是他的意誌卻依然堅定,看著眼前開闊的地形,眼神不斷閃爍。漢城西邊這塊平地的確是個決戰的好地方……足夠平坦,但是並不算太寬闊,兩翼都有可以遮掩的地形。雙方的背後都有依托,清軍這邊是昌陵川和幸州山城,明軍則是漢城。
  康熙勒住戰馬,目光灼灼地看著遠處的北漢山。
  鄧光明和小於成龍現在也跟著壹起來了前沿,他們倆在漢城呆了不少日子,對這裏的地形比較熟悉。特別是鄧光明,他是久經戰陣的宿將,當然知道哪裏比較要緊。
  這時他主動策馬往上靠了靠,然後擡起馬鞭指著北漢山道:“皇上,這座山就叫北漢山,並不高,其中的山路很多,往東、往南都能穿過去。不過北漢山的南面是北嶽山……漢城的北段城墻就修在北嶽山上,非常堅固。而往東傳過北嶽山則可以繞到漢城的東面,甚至是南面。
  另外,您看見那座百丈左右的山峰了嗎?那是足鬥裏峰,是這壹帶戰場上制高點,現在被逆賊控制了。”
  康熙問:“山勢陡峭嗎?可否仰攻?”
  鄧光明和小於成龍壹起道:“稍有些陡峭,但可以攻打。”
  康熙沈默著點點頭,足鬥裏峰太關鍵了!不僅可以掩護部隊向對方的側後攻擊,還能居高臨下,窺探全局!
  現在那裏在明軍控制當中,這意味著清軍的布署全都擺明在對方眼皮底下,而左翼始終被明軍控制……有點不利啊!
  “皇上……”鄧光明低聲道,“足鬥裏峰的先機被逆賊拿著了,不過漢江的先機卻在我大清這邊,奴才估摸著漢江再有十日就能跑馬了!”
  漢江壹旦凍成“冰江”,康熙的大軍就踏冰過江,這樣就能把漢城團團包圍了。
  圖海這時湊上來道:“皇上,現在王輔臣已經占據了大半個北漢山,隨時可以繞到漢城東面。如果再能有壹隊精兵踏兵過江,把漢城的南面要圍了。逆賊可就要變成了甕中之鱉了!”
  他說的“圍”,並不是圍個水泄不通,而是用騎兵控制住進出漢城的通道,切斷漢城同外界的聯絡。
  康熙點點頭:“逆賊不會坐以待斃的……朕猜他們會出城求戰!打還是不打?”
  康熙的騎兵挺多的,所以他覺得自己有打還是不打的主動權。
  而不打也不等於回開城去,而是退到昌陵川北面等上幾日,等漢江凍嚴實了再打。
  康熙身邊的那些巴圖魯們壹個個都皺起眉頭,心裏面扒拉起了小算盤……打,肯定會死人!死的是他們的部下!
  而不打……漢城會不會被明軍壹守到底?漢城南面的南漢山城、水原城、牙山城等等的,會不會都聽難打的?
  和那些個小城相比,漢城這個大城其實還是比較容易打破的,而且油水還多。
  正反復權衡的時候,漢城那邊突然傳來了呼喊的聲音,似乎是用朝鮮話在呼喊,壹開始是大概是幾千人在喊,然後不知道怎麽就越來越響,到了最後,仿佛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呼喊。
  康熙聽不懂朝鮮話,於是回頭看了小於成龍壹眼,小於成龍道:“皇上,他們在喊‘大王萬歲!明王萬歲……’”
  “大王?明王?”康熙皺眉,“是朱和墭?他真的來了漢城?那登陸旅順的又是誰?”
  原來康熙皇帝已經得到了曹寅帶出來的登州方面的可靠消息了——曹寅離開登州後就去了黃縣,粘桿處在那裏設了個秘密的衙門,這個衙門又馬上把消息傳到了黃島,那裏有清軍的水師,馬上放了條快船將消息送到了朝鮮海州。
  ……
  康熙正為正假朱和墭的事情煩惱的時候,真朱和墭已經成了漢城城內的“大胡子偶像”了,他騎著馬走到哪兒,哪兒就跟炸了鍋似的,壹片山呼萬歲……那些朝鮮人激動得都快不行了,壹個個熱淚盈眶,扯著嗓子大呼。
  其中最激動的當然還是那些“中人、平民、賤民”出生的朝鮮省籍的明軍了。
  “不問出身、只論軍功”之類的話,他們真是百聽不厭呢!
  而且朱和墭顯然是真的要實行的……明軍本來就不講這壹套!朱和墭的老祖爺人家可是要飯出身,要飯的不可能是兩班吧?兩班裏面沒有要飯班啊!
  所以那些出身不好的朝鮮壯士,現在都覺得遇著親人了……朱和墭就是他們的親人啊!
  壹個個都等不及要出城去殺清妖了。
  所以他們呼喊的內容,也從“萬歲”變成了“殺清妖!立功勞!”了!
  整個漢城,漸漸的從沸騰變成了狂熱!
  看著這些被煽動起來的朝鮮兵,朱和墭知道出兵交戰的時候到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