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11章 個個都是人才!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黃植生壹個廣東人居然要去山東省親?
  聖公孔毓圻雖然年輕識淺,但是也知道其中壹定有古怪了!
  他哼了壹聲,又回頭看著周培公、李光地二人,低聲問:“妳們可以親自去登州,可是本聖公卻走不開……當如何是好?”
  孔毓圻也有銀子啊!
  他是第六十六代衍聖公,曲阜孔門幾十代剝削來的銀子都落在他手裏。
  現在孔家的二三十萬畝土地都被康熙劃給了儒宗,但是孔家的銀子卻還在曲阜的孔府地下埋著……本來這些銀子是萬無壹失的,“無能無為”的曲阜孔門是任何壹個統治者都不會去查抄的。
  哪怕是李自成也不會那麽幹!
  可是現在世道變了,曲阜孔府因為孔毓圻受封儒宗聖公的緣故,被迫卷入了儒家內戰和明清之爭……
  壹旦卷入了權力鬥爭,那可就兇險了!
  現在孔毓圻已經被南京的儒門革除儒籍、剝奪孔姓。壹旦大明天兵打到山東,曲阜孔府壹定會被沒收,到時候孔家幾十代的積蓄可就都歸了他人。
  孔毓圻怎麽心甘?
  而且他也不甘心把這些銀子獻給康熙皇帝……當年前明對孔家那麽好,在崇禎皇帝快窮死的時候,孔家也沒捐出過壹兩銀子,現在給康熙這個害人不淺的夷狄之君?憑什麽呀?
  所以孔毓圻能想著的辦法,就是把這筆銀子轉去登州存進那個什麽蓬萊銀號了。
  可問題是孔毓圻離不開通州,不可能親自去登州存錢啊!
  “聖公,卑職有個法子。”黃植生早就在等孔毓圻提出這個問題了。
  “什麽法子?”孔毓圻問。
  “您可以開個錢莊!”黃植生道,“讓您最信任的家人和奴仆去管理……這個錢莊可以在登州、曲阜、天津各開壹個分號,總號擺在通州,專做匯兌業務。這樣您的銀子就能通過自家的銀號慢慢向登州的蓬萊銀號轉了!”
  孔毓圻想了想,覺得這辦法挺好的,可是也有點問題,“可是我家的人哪裏懂得開錢莊?”
  黃植生笑道:“聖公,您家的人不會,北京外城開買賣的那些山西老坑會啊!您出本錢,出聖公孔家的金字招牌,出儒宗的勢力,讓他們出人才,這錢莊不就開起來了?”
  “高!實在是高!”孔毓圻終於露出了笑顏,然後望著周培公、李光地二人,“妳們覺得怎麽樣?”
  周培公笑道:“這的確是好辦法……有了這樣壹間錢莊,方便的可不是聖公壹個人啊!”
  李光地點點頭道:“就是,聖公,您這可是自家方便,也與人方便。”
  “好!”孔毓圻道,“那說幹就幹吧……植生,妳和那些山西老坑熟悉,和晉商聯絡的事兒就交給妳了。”
  “屬下遵命。”
  “晉卿,”孔毓圻又對李光地道,“勞煩妳再走壹趟登州,把開辦錢莊分號的事情辦了……順便在登州再辦壹個儒宗分堂。”
  “屬下這就去辦!”
  “培公,”孔毓圻又對周培公說,“朝廷那邊也需要人去打點……妳看走誰的門路妥當?該花費多少?”
  周培公笑道:“當然是走當朝大學士圖中堂的門路了!這事兒有壹萬兩銀子就足夠了!”
  “好,那就有勞培公兄了!”
  ……
  當大明將要北伐中原,還要聯手大蒙古國壹起摧毀大清朝的消息,在北方大地上四處傳播,搞得人心惶惶的時候。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監國明王朱和墭,卻還在按部就班,照著自己的節奏引領著這個古老的天朝帝國走向未來。
  畢竟對於他而言,反清復明早就不是首要目標了。或者說,這個目標其實已經基本實現了。他現在已經是大明之君了,只是礙於那個“先入北京者君天下”的諾言,沒有登基稱帝……可以說是清也反了,明也復了。
  但是天朝帝國的未來,卻仍然被籠罩在迷霧當中!
  將這個已經漸漸開始落後於時代的古老國家,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去,讓它免於二百年後的沈淪和長達壹百幾十年的苦難以及貧窮,卻遠比開始壹個新的歷史循環要困難得多!
  而朱和墭現在要挑戰的,就是這個困難得多的目標!
  不過朱和墭畢竟不是壹個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對於中華文明在近代沈淪的原因,也不是非常清楚……也許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什麽標準答案。
  所以他只能去試著解決自己能夠理解的問題。
  在他看來,中國古代歷史周期大循環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並!
  而抑制兼並的藥方當然就是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的最佳時機當然就是國初威權最盛、人口又最少,而利益集團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
  所以他現在寧願把壹統天下的時間再往後推壹推,也要先把最難搞的江北、江南、江西、浙江這四省均田搞定了。
  不過解決了均田,也只是推遲了大循環的到來,而無法讓大明跳出這個歷史大循環。想要跳出去,唯壹的辦法可能就是率先實現工業化!
  而想要率先實現工業化,朱和墭眼下能想到的路數,壹是建立壹個可以工業化提供資金的金融體系。
  二是建立壹個可以為工業化批量提供人才的教育體系。
  三是積極參與國際零元購,去搶市場、搶原材料、搶資金。
  四嘛,則是自己下場當資本家或是自己扶植、培養工商業資本家了……
  而這四個辦法,好像都離不開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所以在明王監國二年科舉大比的結果出來之後,朱和墭就將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人才的培養和進壹步選拔中去了。這壹屆科舉大比的取士數量是空前的。最後公布的進士大名單上總共有壹千九百九十八人——貢士大名單上有兩千人,最後考殿試的時候少了倆,也不知去哪兒了?
  而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廣東、福建、江西、江南、江北、浙江等六省地盤上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朱和墭不可能同時培養那麽多的佼佼者,所以從科舉大比結束後的二月下旬開始,他都壹直在親自主抓這幫新科進士的入職培訓,還試圖從中選拔出不超過十個“真正的天才”進行重點培養。
  到了八月下旬,經過了幾輪篩選,朱和墭總算選出了七個天才進士。
  他們分別是揚州黃履莊,杭州戴梓,漳州陳浩,雷州郭忠柱,潮州蘇哲,蘇州耿忠,徽州汪文選。
  這七個人可個個都是人才,其中還有壹個應該是歷史上以善於設計和監制聞名的戴梓!
  不過他們當中最聰明的確不是戴梓,而是來自揚州的黃履莊。這人年紀還不到二十歲,卻已經學貫中西,尤其擅長機械。
  在南京紫禁城文華殿邊上的壹處剛剛平整出來的空地上,顏元、萊布茨尼、諸葛正陽,還有戴梓、陳浩、郭忠柱、蘇哲、耿忠和汪文選等人齊集壹堂,簇擁著朱和墭,樂呵呵地看著黃履莊滿頭大汗地騎著壹輛手動式的雙輪木頭自行車在轉圈。
  這架雙輪自行車的結構和後世的自行車有點像,都是壹前壹後兩個車輪,中間壹個座椅可以坐人。但是它的驅動方式卻非常奇特,不是腳踩的,而是用手搖壹對曲拐以帶動車輪。
  雖然這輛自行車騎著有點累,但是這位黃履莊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而且還是朱和墭急需的機械方面的天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