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第三條路
我能提取副作用 by 騎豬去挖坑
2024-2-8 18:01
“第三條路?”
“沒錯,就是半介入式的腦機設備。介於入侵式和非入侵式之間的壹條路,所以叫做第三條路。”
王大力仿佛重新回到了課堂,進入了壹個全新的世界,趕緊做出壹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陳博,妳說的這些我都不懂,快給我仔細講講。”
陳以清扶了扶眼鏡,微微壹笑道:“好吧,我盡量解釋得通俗易懂。其實妳並不需要懂得太多神經科學方面的知識,只需要有壹定的了解就行。”
“半介入式說起來挺復雜,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介入手術,將微電極放入大腦運動神經皮層的血管中,就像心臟支架壹樣,從壹根細絲膨脹為網狀支架,撐開後固定在血管壁上。”
“腦血管的介入手術已經非常成熟,技術上並沒有任何難度,而且我們可以從脊髓部位開展手術,可以說基本上是無創的,長期植入也不會損害人的大腦。”
“神經支架放在合適的血管中,能夠提取運動相關的大腦神經信號,並傳輸到外部,經過定制的神經芯片放大和轉譯後,加工為外部電機信號,從而滿足截癱患者的腦控需求。”
“大體的原理就是這麽回事。”
王大力點點頭,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麽回事,我懂了。”
“所以妳們神經科學家負責生物這部分的神經電信號,我就負責電機信號和機械部份,是吧。”
“說得對極了。”陳以清投以贊許的眼神,繼續往下說道。
“總之,整個腦控系統分為三個部分。”
“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將微電極植入腦部,然後提取與運動有關的電信號,這部分的工作將由我來完成。”
“然後是將神經元電信號進行加工,轉換為外部驅動電機信號,這需要建立獨立的計算模型,然後在動物和人體實驗中不斷根據反饋進行優化,這些工作主要是我的助理張莉在負責,當然算法模型也需要阿龍的幫助。”
“最終,所有這些工作都要落到現實中的設備上來,也就是腦機接口和其控制的外骨骼裝置。”
“這些工作就要依靠妳來完成了,當然壹開始我們會盡量做得比較簡單,所謂外骨骼裝置可能只是壹個機械把手或旋鈕之類的東西,等到有壹定成果了,才會往真正的外骨骼方向發展。”
“不管怎麽說,壹個定制的神經芯片是必須的,它不但能加工神經電信號,還必須結合低功耗,多通道的無線技術,將幾千個神經元產生的聯合信息,傳遞到大小相當於壹部手機的可穿戴加工單元中。”
“這個加工單元將負責運行多個獨立的計算模型,對大腦電信號進行優化,同時還將控制所有的訓練程序,並向外發送動態數字電機信號,從而控制分布在機械外骨骼各個關節處的促動器。”
“利用這套最新的腦機接口設備,大腦的運動指令將與分布在外骨骼各處的電動機械回路發生互動,以模擬脊髓反射弧,進行反饋和訓練。”
“這將形成大腦信號與機械反射之間連續的相互作用,達成壹種大腦-機器控制所共享的模式。”
“經過數周的互動後,患者的大腦通過這種可塑性的調整,會完全將外骨骼同化為自己身體意象的擴展。”
陳以清說到這裏,平淡無波的語氣終於變得激動起來。
“最終的結果,也許患者能夠開始行走,調整步速,並根據地形的改變做出姿勢和步態的調整。到時候,患者將能夠利用由腦機接口控制的外骨骼自由地到處活動。”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也是我們的長期目標,目前我們還無法達到。”
“但能夠在壹年內,讓患者使用腦機接口設備,在手機和電腦上打字,玩遊戲,這樣的初步目標,還是可以達成的。”
“至於中期目標,大概是在兩到三年內,讓癱瘓的患者通過腦控設備,達到基礎的生活自理能力。”
“哪怕僅僅是用意念控制著機械手,為自己端來壹杯熱茶,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這就是我對項目的整個設想了。”說到這裏,陳以清終於停了下來,笑著詢問道。
“對於腦機接口和外骨骼的技術原理方面,妳有什麽看法?怎麽樣?應該不是很難懂吧。”
王大力坐在壹旁,已經聽得目瞪口呆了,他趕緊搖搖頭,隨即又馬上點點頭。
“妳說得很清楚,我都聽懂了,基礎原理確實不難。”
這段全程高能,信息量極大,他壹時聽得目眩神馳,腦子裏已經開始瘋狂運轉起來,想象著什麽樣的機械裝置會更加適合了。
陳以清滿意地笑了:“那就好,這樣算下來,我們的核心團隊只需要五個人就夠了。”
“壹位壹流的神經外科醫生,壹位出色的算法專家,壹位頂尖的工程師,再加上我和助理,五個人組成壹個團隊,齊心協力,才能完成這個項目。”
說到這裏,他突然面露為難之色。
“算法專家和工程師已經有了,壹流的神經外科醫生卻不好找,但卻又非常關鍵,畢竟大腦的血管可比心臟血管精細太多,如果技術不夠精湛,很可能無法將微電極放到準確的位置。”
“或者說,即便將微電極放到了該放的位置,操作不夠好的話,也有可能對大腦產生壹定的損害。”
陳以清沈吟道:“反正這個人選壹定要慎重,估計得從合作的三甲醫院找壹位有口皆碑的神外醫生。但我也有點擔心,即便我們滿意,也不能保證對方就壹定有興趣參加這個項目。”
王大力略壹思索,便道:“咱們老板娘不就是神經外科醫生嗎?妳找衛總問問唄,讓她推薦壹下,人家都是同行,肯定知道全國哪家醫院的神外醫生最牛逼。”
陳以清瞬間大喜:“沒錯,我腦子糊塗了,居然沒想到這壹點,幸虧妳提醒了我。”
王大力咧嘴壹笑:“那可不,畢竟是咱的項目,可得上心啊。”
他倒是不把自己當外人,立即投入進去,開始為項目著想起來。
兩人又交流了片刻,把壹些工作思路都商量好,甚至還敲定了第壹次項目會議的時間。
等到陳以清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王大力突然隨口問道:“陳博,這項目現在有誌願者嗎?”
陳以清露出壹絲苦笑,回答道:“過去這幾年,我們主要以動物實驗為主,然後壹些對人類大腦的試驗,主要都在我和小助理身上輪流來做。”
“畢竟,妳懂得,如果神經科學家的研究,自己都不敢上,那別人更加不敢來了。”
“除此之外,因為關系到大腦的試驗,參與者不多,所以我們通過CRO重金招募了幾個漸凍癥患者,可是幾年下來,壹直都成效不大,他們也逐漸失去了耐心,基本都離開了項目組。”
“總的來說,我們的新項目,誌願者應該是不夠的,可能要重新招募壹批人。”
王大力壹聽,頓時了然,這肯定是患者不堪長期的小白鼠生涯,做了幾次試驗就跑路了。
大腦實驗本來就吃力不討好,健康人根本不願來,來的都是各種絕癥患者,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求壹線生機。
這些患者本來神經功能就有缺陷,壹些需要健康人參與的試驗,就只能研究者自己上了。
而對患者來說,本來生活就很悲慘,心情不佳,還要配合著長期做試驗,各種限制壹大堆。
如果試驗有進展還好,要是長期看不到任何希望,肯定換誰都忍不了,只能麻溜跑路。
有時候這不是錢能解決的,許多患者在長期的重壓下,是非常脆弱,很容易崩潰的。
大腦試驗如果只是研發階段,自然也不能像臨床試驗那樣招募很多人。
病人堅持不下去,試驗自然進展有限,時間壹久,就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不得不說,陳以清選擇腦機接口這個突破口,也算是比較明智的行為。
起碼腦控設備從小到大,壹步步來,效果明顯。
患者從壹開始就能看到進步,得到正向反饋,就很容易堅持下去。
總比實驗做了大半年,還是壹點改變都沒有要強。
想清楚這壹點,王大力心裏頓時有了壹些別的想法,他跟諸駿合作過,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深的好感,因此很願意繼續合作下去。
他眼珠滴溜溜壹轉,笑道:“說到誌願者,那我可要跟妳隆重推薦壹個人了,他剛剛才用上我的最新嘴控裝置,壹定樂意來參加我的新項目。”
“他跟壹般的患者不壹樣,非常樂觀堅強,壹個人學會了用嘴控遊戲桿打電腦遊戲,甚至還拿到了王者的榮譽,在網上很出名,屬於百萬粉絲級別的網紅。”
“我敢肯定,他絕對能承受住妳的折磨,成為壹名優秀的小白鼠。”
陳以清聽了諸駿的事跡,頓時也有些心動:“那他都這麽火了,能同意嗎?畢竟醜話說在前頭,這是個新項目,我可不能保證壹定能讓他站起來。”
“而且這還跟吃藥什麽的不壹樣,壹開始他可是要接受比較枯燥的訓練,得堅持好幾個月時間呢。”
王大力將胸脯拍得砰砰作響道:“這妳放心,我看人很準的,這樣吧,我現在給他打個電話當面問壹下,不就知道了。”
說著就掏出手機,撥通了諸駿哥哥諸銘的號碼。
果然,剛把腦機項目招募誌願者的事情告訴對方。
就聽到對面傳來了諸駿興奮不已的聲音。
“王總,我可以的。什麽時候能去三清?”
在諸駿心目中,當自己屢次被三清從鬼門關搶救回來之後,就已經是壹名死心塌地的忠粉了。
此時的三清總部,對他來說,就像醫療界的聖地壹樣。
而他,能以誌願者的身份前去參加科研項目,哪怕僅僅是作為壹只小白鼠。
那也是壹只朝聖的小白鼠!
絕對的心甘情願!
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壹口答應下來。
王大力給了陳以清壹個“看,我沒說錯吧”的眼神,然後安撫了諸駿幾句,讓他安心等消息,就掛掉了電話。
“太好了,看來腦機項目相當有吸引力,不用擔心誌願者不夠了。”
陳以清不由舒了口氣,嘴角自然上揚,露出壹個輕快的笑容。
短短半個小時,就搞定了壹員大將,還招募了壹名堅定的誌願者,他頓時心情大好。
王大力正要說什麽,只聽手機開始嗡嗡作響。
壹看,是諸銘再次打了過來。
“不會是反悔了吧。”他心裏壹沈,暗自嘀咕道,同時接通了電話。
只聽諸駿在電話那頭大聲喊道:“王總,三清那個腦機項目還要誌願者嗎?我剛在群裏跟病友說了這事,他們都搶著要來。”
還有這種好事?王大力心中壹驚,說道:“妳不會只跟他們說了好處,沒說壞處吧?”
“這可是進大腦的東西,關系重大,有壹定的風險,可要做好心理準備。”
諸駿爽朗的笑聲傳了過來:“王總,我都解釋了好幾遍了,他們壹聽是三清的腦機項目,壹個個都跟瘋狗壹樣,怎麽攔都攔不住。”
王大力忍不住無語道:“行吧,那妳們有幾個人?”
“我們群有400多人,都是癱瘓病人,壹大半的人都想來,怎麽著也得有200多個吧。”
“什麽?”電話這頭的王大力和陳以清,聽到這話,同時都驚呆了。
諸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是不是多了點,我也知道,大家過於熱情了,妳們肯定不需要這麽多人。”
陳以清忍不住出聲道:“現在還在研發階段,確實不需要那麽多人,只要3個就夠了。”
“不過以後要做臨床試驗的話,需要好幾百人呢,到時候肯定優先考慮妳們。”
王大力趕緊補充道:“這是腦機項目的老大,陳博士,就是研究出了腦神經再生因子的那位。”
“啊,陳博士妳好,原來這個項目是妳負責的啊,很高興認識妳。”
諸駿頓時喜不自勝:“又認識了壹位三清的大佬,看來我的運氣真不錯。”
王大力在壹旁呵呵笑起來:“小子,算妳運氣好,這個項目大佬雲集,妳參加完壹次試驗,估計能把公司的研發大佬都給認識壹遍。”
壹番話說得諸駿更加興奮了:“王總,試驗到底什麽時候開始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別急,我們團隊現在還缺壹個神外醫生,等搞定以後,就輪到妳進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