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口徑通吃,從雙殺到絕殺
我能提取副作用 by 騎豬去挖坑
2024-2-8 18:01
作為全國數壹數二的醫院,華西醫院開展臨床試驗的要求得到了三清的最快響應。
以前三清都是在昆市做臨床壹二期的試驗,在外省醫院只做臨床三期試驗。
但是這壹次,由於人工血管嚴重缺貨,供不應求,所以獲得了上級部門的特批,可以提前在全國重點城市開展臨床三期實驗。
數日後,醫藥代表帶著壹個五人研究小組趕到了華西醫院。
寬敞的大會議室中,各大科室的醫生們匯聚壹堂,壹個個好奇地看向擺在桌上的三個冷藏箱。
“哢嗒”壹聲,冷藏箱依次打開,露出裏面壘得整整齊齊的人工血管。
研究組長環顧四周,微微壹笑,從每個箱子裏拿出壹根,開始分別進行展示。
“這三個箱子裏面,裝的是三種規格的人工血管。分別是1厘米以上的大口徑人工血管,6-8毫米的中口徑人工血管,以及6毫米以下的小口徑人工血管。”
“眾所周知,大口徑人工血管適用於動脈大血管置換術,中口徑人工血管適用於血管旁路移植術,以及透析血管通道的建立,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小口徑人工血管上市。”
“三清的小口徑人造血管,不但填補了國內的研發空白,也屬於全球首例臨床成功的產品,將廣泛應用於外周血管替換,心臟搭橋,以及動靜脈內痿手術上。”
“因為大中口徑的人工血管在全主動脈置換術中得到了應用,治療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形成對競品的上位替代,這是我們的臨床試驗報告。”
“至於小口徑血管,我們對制作材料進行了優化,添加了抗凝塗層,增強了血管的強度和韌性,能夠起到長期抗血栓的效果。”
“動物實驗顯示,長期效果也非常好,經過16周的安全和有效性實驗,置換人工血管100%通暢,術後未見任何血栓,許多指標都優於進口產品。”
“我們的型號也非常豐富,從1毫米到36毫米,都能提供,甚至還可以接受特殊尺寸,長度,以及規格的訂制,可謂是全口徑通吃,大家只需要提出要求,我們絕對會盡量滿足。”
“這次我帶的樣品不多,只有常見的型號,這是我們的壹些技術參數,以及臨床數據,請大家查看。”
聽完介紹,醫生們頓時興奮不已,紛紛鼓掌。
會議室裏響起陣陣掌聲。
至於心外科,血液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主任們,則都伸手拿起樣品,仔細觀察起來。
他們壹邊看,壹邊竊竊私語,交流著自己的看法,然後傳給身邊的醫生。
“看起來還真不錯,手感很好。”
“這個是3毫米的小口徑血管吧,真夠細的,我還是第壹次看到這麽小的血管,真的跟靜脈血管壹模壹樣。”
“嘖嘖,竟然還有1毫米的血管,這純屬炫技吧。”
“等上市以後,邁柯唯和泰爾茂的臉要腫了。”
“呵呵,既然敢斷貨,就要承受客戶尋找替代品的後果。”
“哈哈,這下再也不怕缺貨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用到手術上了。”
“我有個要做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但是血管條件不好,正發愁手術方案呢,也許可以給患者換成這個。”
“透析室那些患者有救了。”唐醫生小心翼翼地拿著壹根3毫米人工血管,感受著那與人體血管相差無幾的高仿生手感,興奮得渾身發抖。
半個小時後,樣品在眾人手中傳遞了壹圈,再次回到了冷藏箱中。
心外主任刷的站了起來,難掩內心激動地說道:“我手上攢了好幾個要胸動脈置換的病人,都在苦苦等待人工血管到貨,現在我終於給他們手術排期了。”
泌尿外科主任手握成拳,興奮地錘著桌子道:“透析室好多老年人,有的做了十幾年透析,那個血管早就破破爛爛,內閉得不行了,正需要妳們的人工血管啊。”
血液科主任往後壹靠,心情大好地催促道:“喲,妳倆都急成這樣了,那我們還等什麽,趕緊開幹吧。”
“哈哈哈~”眾人相視壹笑,會議室中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會議結束後,三清的人去做臨床準備,其他人各回各的科室。
眼見天色漸晚,唐醫生也跟在後面,朝著腎內科走去。
遠遠地路過透析中心,他往門口看了壹眼,突然心中壹動,轉身走了進去。
透析室裏依然是那麽的安靜,仿佛壹個沈默的戰場,每張床都在訴說著生命的頑強。
只有護士不停地行走在床位之間,壹邊監測機器運轉,壹邊觀察病人的狀況。
透析患者們,面色蒼白,身體浮腫,嘴唇幹枯而龜裂,他們有的盯著天花板發呆,有的閉目養神,默默地等待著時間的流逝。
當腎臟失去排水功能後,他們無法多次少量地排尿,每2天的尿量,都要在4小時的透析中壹次性全部脫去。
每壹次脫水,都意味著全身血液陸續流出身體,進入透析機,濾器將毒素和水分分離後排出,剩下的血液再返回體內。
血液的每壹次循環流動,血管從充盈到收縮,再到再次充盈,都是對血管和心臟的嚴峻考驗。
水的攝入量越多,血壓越容易發生高峰值波動,透析後會出現渾身無力,低血壓,肌肉筋攣,心臟衰竭等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
體內水和電解質長期處於紊亂狀態,肌酐,尿毒等各種毒素長期積蓄在體內,這些都讓透析患者們更容易口渴。
口渴卻要控水,這就使得他們永遠失去了喝水的快樂。
每個人的余生都要開始過壹種精打細算的生活,壹天的漲水量不能超過3%,兩天不能超過5%,壹個成年男人,2天內喝水不能超過3公斤。
3公斤的水大概只有6瓶常見礦泉水那麽多,這其中還包括了早中晚飲食裏面的水。
米飯,菜,水果裏都有水,吃藥也要喝水,除去這些,每天大概只能喝壹瓶礦泉水,稍不留意就會超量。
於是,透析病人便長期處於幹渴之中,他們的整個余生都像丟失水囊的旅人,行走在茫茫沙漠之中,口渴卻喝不了水。
這種感覺不會讓人像堵癮發作時壹樣發狂,癲狂,反而更像是對精神的壹種細碎而持續的折磨,就像拿著軟刀子在慢慢地持久地割肉壹樣。
更殘酷之處在於,血液透析每隔壹兩天就要前往醫院待上4個小時,壹動不動地躺在床上,極大地限制了自由。
這樣壹來,大多數患者都無法再正常上學和工作,年紀輕輕就淪為社會邊緣人士,從家庭的希望和頂梁柱,壹下子變成了負擔和累贅。
透析就像壹根無形的繩子拴住了患者,既沒有健康,也沒有自由,更沒有希望。
唐醫生壹張張病床看過去,目光落在壹張張熟悉而麻木的面孔上,本來愉悅的心情瞬間又變得低落。
好壹會他才回復正常,走到病人中間,舉起手“啪啪啪”拍了三下,揚聲說道。
“大家好,我是腎內科的老唐,妳們很多人都是我的病人,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壹個好消息。”
病人們的目光刷的壹下,聚集在他身上,壹個個充滿著好奇和期待。
“還記得我說過的話嗎?我曾經說過,不要沮喪,要擁抱現實,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
“現在社會變化飛快,科技每天日新月異,只要不斷發展下去,奇跡遲早會發生在妳們身上。”
“當然,奇跡不是壹天建成,壹蹴而就,而是慢慢發生,從量變到質變。”
“在醫學上,也是如此,上壹次我給妳們帶來的好消息是有了治療慢性腎炎的藥物,現在不到壹年時間,我又給妳們帶來了另壹個好消息。”
“三清集團研發成功小口徑人工血管,能夠替代妳們自身的血管,進行動靜脈內痿,現在臨床三期試驗正在我院進行。”
“妳們年紀大壹點的,經常發生血栓的,還有已經使用了人工血管進行內痿的,都可以去住院部旁邊的臨床樓,申請臨床試驗,使用他們的人工血管。”
“不要怕麻煩,試驗是免費的,不花壹分錢,但是會讓妳們的血管通路更加順暢,不容易發生血栓。”
唐醫生越說越是激動:“相信我,大家明天就去申請臨床試驗吧。”
“這就是科技帶來的壹次次量變,希望下壹次我再給妳們帶來的好消息,會是尿毒癥能夠徹底被治愈的奇跡。”
病人們妳看看我,我看看妳,壹開始有些楞神,但馬上反應了過來,變得欣喜萬分。
他們不能坐起來,只能壹個個躺在床上,七嘴八舌地提問。
唐醫生臉上浮現笑容,耐心地解惑。
病人們的疲憊壹掃而空,身體裏仿佛奇跡般地暫時擁有了力量,聲音越來越大,臉上也有了光彩。
裏面的響動引起了外面等待透析人群的註意,許多人站在門口,朝裏面不住張望。
這裏面同樣有不少熟人,瞬間認出了唐醫生,紛紛湧向他的身邊。
唐醫生笑容滿面,朝著他們招招手,中氣十足地開了口。
“告訴妳們壹個好消息……”
……
華西醫院並非唯壹提前開啟臨床三期試驗的醫院。
羊城,京城,海市,沙城等壹二線城市的知名三甲醫院,也都紛紛行動起來。
他們之前都跟三清有過深入的臨床合作,只要上級部門允許,三清自然求之不得。
很快,三清成功研發小口徑人工血管,解決國際難題,填補產業空白壹事,就鋪天蓋地地上了新聞,傳得到處都是。
只不過,與大口徑人工血管震驚了全國網友不同,這次震驚的是業內人士。
國內器械廠商都很興奮,壹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這表明了人工血管新的發展方向,生物材料無疑比舊款的滌綸材料更合適,更前景無量。
尤其是上遊的滌綸材料,壹直以來都被國外廠商所壟斷,國內廠商很難突破專利封鎖,自行研發出新的材料。
現在,三清給他們指明了壹條生物蛋白材料的方向,證實了其可行性。
那麽他們完全可以做壹個追隨者,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研發出新的材料來。
也許效果沒有三清的那麽出眾,但可以走性價比路線,形成階梯競價,依然會很有錢途。
甚至還可以做三清的代工,或者供應商,只要在這條產業鏈上,或多或少都能夠賺到錢。
畢竟每年四萬條人工血管的需求量,以後還會越來越多,三清肯定沒辦法壹個人吞下,全都自己生產,怎麽著也得分潤給諸多友商。
以前這幾萬條人工血管都是進口,他們壹口湯都喝不到。
現在人工血管打破壟斷,徹底國產化了,也就意味著大家都能上桌開席了。
這新鮮出爐的大蛋糕,他們怎麽著也能分到壹小塊,比起以前只能看著幹瞪眼,可要強太多。
與國產廠商的狂歡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心都涼透了的泰爾茂和邁柯唯。
他們面對這壹現狀,還都壹個個手足無措,完全沒辦法應對。
壹個新廠開了5年都沒恢復產能,壹個因質量問題被鐵拳直接擊倒。
兩家全都是不作不死,咎由自取,長期處於優勢,使得他們變得懈怠,各種失誤,自己把市場拱手相讓,實在怪不得別人。
更讓他們惱火的是,這兩家的拳頭產品都是大中口徑的人工血管。
小口徑血管,他們也搞不定,只能看著三清的消息,恨得咬牙啟齒,無能狂怒。
三清這壹次研發出大口徑和中口徑的人工血管,本來就已經完成了對這兩家的雙殺。
等到6毫米以下小口徑血管壹出來,直接成了絕殺。
所有業內人士全都明白,等到三清的人工血管上市,整個行業將徹底洗牌,完成壹波血洗。
國內市場進口血管是徹底完蛋了,被三清所取代只是壹個時間問題。
至於海外市場,壹開始可能是三足鼎立,慢慢地,等到三清的小口徑血管發威,再以國內銷量帶動海外市場,短短幾年內,三清將完成逆襲,登上人工血管龍頭企業的寶座。
“過幾年,等三清也在多個領域占據50%以上的市場,達成壟斷地位,那將是壹幅多麽美麗壯觀的風景線。”
衛康坐在辦公室內,想象著這壹場景,嘴角登時止不住地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