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騎豬去挖坑

都市生活

“新藥研發又失敗了,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五次,建議暫停任何研發投入……”
“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六章 這諾獎,不要也罷

我能提取副作用 by 騎豬去挖坑

2024-2-8 18:01

  壹個月後,衛康接到了王桂清的壹個電話。
  電話裏,老王的聲音很激動:“衛總,我們成功了。”
  “跟各國的商談結束了,他們給出的誠意很足,讓步很多,我們的收獲很大。”
  衛康淡淡壹笑:“那就好。”
  “需要跟妳詳細說壹下嗎?”
  “不用了,這只是開始。”
  王桂清哈哈大笑起來:“衛總好氣魄,沒錯,這事以後的影響會越來越大的。”
  “這次妳犧牲許多,我們會記得妳的貢獻。”
  他忽然鄭重其事道:“謝謝!”
  “不客氣。”
  掛斷電話後,衛康看向遠方。
  只覺神清氣爽,有壹種參與歷史進程的代入感。
  王桂清除了道謝,還告訴了他壹個喜訊。
  那就是腦神經再生因子已經通過審批,可以正式上市了。
  衛康訂了個跟抗癌藥差不多的價格,就開始在國內銷售。
  同樣,也很快進了醫保,可以報銷大半,這樣壹來,對患者的負擔就輕了很多。
  畢竟,對於壹款救命藥,又是首創的原研藥,沒辦法賣得太便宜。
  3個月壹療程,十萬的價格,換來家人的健康,還是值得的。
  當然,對於窮困家庭,三清的慈善基金會也有充足的富豪捐款,可以免費贈藥。
  全國植物人患者大概只有五十來萬,並不算太多,但是加上其他腦損傷患者,人數就多了,足足有數百萬人。
  這其中就有被稱為中老年第三大殺手的帕金森癥。
  帕金森病也是壹種慢性中樞神經退行性疾病,其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神經細胞的變性和死亡,多於50歲後發病,男性發病率稍高於女性。
  這個病經常跟老年癡呆混淆,其實兩者並不壹樣,老年癡呆主要表現是記憶方面的障礙,以及其他認知或行為功能障礙,是致死性疾病。
  而帕金森病主要表現是運動障礙,行動遲緩,手足控制不住地顫抖,同時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是壹種非致死性疾病,總體來說,要比老年癡呆癥輕很多。
  雖然腦神經再生因子沒有做過針對帕金森的臨床實驗,但很多醫生都對這方面的治療非常感興趣,新藥壹上市,就給病人開了小劑量的藥物,壹邊治療壹邊觀察。
  帕金森癥,重度阿爾茨海默癥,植物人病癥,以及腦萎縮等腦部疾病,這些都算是新藥的主要治療方向。
  上市之後,還會繼續開展臨床四期實驗,跟進觀察,逐步完善治療原理和過程。
  ……
  與此同時。
  銳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諾貝爾委員會。
  壹群專家學者,正在討論著壹件事情。
  “來自東方的衛康和陳以清,壹起攻克了人類絕癥——阿爾茨海默癥,並發現了腦部幹細胞再生原理,根據我們實驗室和全球各大醫療機構的結論,事實確鑿無誤。”
  “在未來數十年,全球老齡化社會即將降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將增加到數千萬,甚至上億人,而這兩位科學家攻克了這壹絕癥,等於挽救了全人類。”
  “他們兩人,對全球醫學界和生物學所做出的的貢獻,無人可比。”
  “我建議,今年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就頒發給這兩人,今年也只有他們,才當得起這壹榮譽。”
  壹名專家面容嚴肅,鄭重地提名道。
  但很快,這份提議,遭到了其他專家們的拒絕。
  “不,三清的人根本不配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甚至連提名,他們都不配。”
  “我現在非常後悔三年前將諾貝爾醫學界頒發給了衛康,他是科學家的恥辱,也是不合格的商人,簡直壹無是處。”
  另外壹名頭發花白的專家,氣沖沖地說道。
  “衛康正在策劃壹項針對全人類的陰謀,從這次拒絕在海外銷售就能夠看出來。他是壹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這樣的人,如果再次得獎,對全人類來說,都是災難。”
  有人冷聲說道:“他的冷漠無情,讓全球數百萬腦損傷患者,繼續忍受病痛的折磨,他明明有藥,卻拒絕賣給這些病人,從這壹角度來說,他就是壹個惡魔。”
  “沒錯,我們拒絕提名這樣壹個種族主義惡魔。”
  “畢竟我們是為了全人類而做科研,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沒有壹顆寬闊的心胸,配不上諾貝爾獎的榮譽。”
  “如果有可能,我還想把三年前辦法給他的諾貝爾獎拿回來。”
  現場所有專家,都壹個個贊同地點頭。
  “可惜了,這樣壹個引領時代的偉大人物,卻舉世為敵,無法被學術界所承認。”
  有人感慨萬千,為衛康和陳以清的遭遇而感到遺憾。
  最後,經過長達三個小時的討論後。
  衛康和陳以清徹底被諾貝爾委員會,從候選人名單中剔除了出去。
  理由就是衛康拒絕在全球銷售腦神經再生因子,犯了反人類大罪。
  除非衛康同意在海外銷售這款藥物,才會將其再次加入候選人名單。
  否則三清集團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會被諾貝爾委員會,永久性除名。
  被諾貝爾委員會除名壹事,很快就以小道消息的形式散播了出來,並迅速傳回國內。
  衛康得知此事,還是因為齊院士特意打來電話電話,進行慰問。
  不過,他對此反應平靜。
  “小衛啊,妳受委屈了。”齊院士安慰道:“如果妳今年再拿壹次獎,就是諾獎二次得主了,這可是了不得的殊榮啊,自諾貝爾獎創立以來,也就4人獲此殊榮,妳將成為第五位。”
  他有些唏噓道:“當今世界,這壹殊榮,也只有妳才能與之匹配,將妳除名,是他們的損失。”
  衛康呵呵壹笑,心裏不以為意,說道:“妳剛才說了,這是二次得獎,諾貝爾獎,我已經得過壹次了,感覺也就那樣吧,沒啥稀奇的。”
  “就算那是全世界所有科研學者,所向往的最高榮譽,又怎麽樣呢?”
  “他們現在的行為,還客觀?還科學嗎?”
  “德不配位,更加配不上我的成就。”
  “這諾獎,不得也罷。”
  “哎!”齊院士認識他三年多了,也知道他的性格,長嘆壹聲,不再多說什麽。
  掛斷電話後,衛康陷入沈默。
  他確實如剛才所說,對二次得獎什麽的,沒啥太大興趣。
  反正自己也得了壹次,諾獎委員會又不可能無恥到撤回已頒發的獎項,二次不二次的,對他來說,意義不大。
  這東西,就跟疫苗壹樣,壹次就差不多免疫了。
  二次不過是錦上添花,對名聲和影響力來說,提升有限了。
  齊院士他們是科研學者,對獲獎很是看重,衛康能夠理解。
  可是自己不是啊,能研發出治病救人的藥物,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能得獎,固然不錯,得不了,也改變不了事實。
  只不過,他想起了陳以清,不由皺起眉頭。
  老陳不是企業家,而是科學家,如果知道被諾獎委員會永久除名,恐怕心裏會很難受吧。
  但這事,也不能瞞著他,必須據實相告。
  想到這裏,他情不自禁發出壹聲嘆息。
  很快,陳以清被壹個電話叫到了衛康的辦公室,得知了此事。
  他整個人都呆住了,當場楞住,半天才反應過來。
  “他們,他們怎麽敢這樣?這是對科學的褻瀆!對真理的侮辱!”
  陳以清臉漲得通紅,神情激動道:“因壹己之私,枉顧事實,利用手中權柄,打擊對方陣營,簡直就是壹群學術界的敗類,我恥於與其為伍,把我拉黑了是天大的好事。”
  這反應不太對啊,衛康雙眸閃爍,直勾勾盯著陳以清。
  “陳博士,那可是諾貝爾醫學獎!”
  陳以清還沒有從情緒裏走出來,怒沖沖道。
  “我知道,那又怎樣?諾獎如今也淪為打擊異己的工具了,簡直壹片烏煙瘴氣。”
  “雖然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國家,服從國家利益,不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事情嗎?”
  “他們竟然以此為借口,剝奪我們的資格,那說明他們心裏根本沒有科學兩個字。”
  “如果諾貝爾協會看不慣這些,因此要取消我的獲獎提名,那便取消吧,我壹點也不在乎。”
  “這樣的諾獎,不要也罷!”
  不同性格的兩個人,都說出了同樣壹句話。
  衛康心中頓時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他看著陳以清,沈默半響道:“值得嗎?”
  “其實只要妳離開三清,還是可以獲獎的。”
  陳以清此刻恢復了平靜,微微壹笑道:“當然值得,我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在三清,我怎麽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
  他忽然有些警覺地盯著衛康道:“老板,妳不會是海外賣不了藥,收入銳減,就想趕我走,把獎金給省下來吧。”
  衛康哭笑不得道:“我是那樣的人嗎?妳壹個老實人,怎麽也被聞人龍給傳染了,這都什麽想法啊,也太離譜了。”
  他拍著陳以清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老陳啊,妳放心,公司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妳的那份獎金,絕對少不了妳的。”
  頓了頓,又繼續說道:“至於名譽,也會有的,我會為妳爭取的,絕不讓老實人跟著我吃虧。”
  “嗯。”陳以清心不在焉地應了壹聲,思緒似乎飄到了別的地方。
  “老板,沒事的話,我先走了,妳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正在實驗室做實驗呢,估計現在已經有結果了,我得馬上趕回去看看。”
  衛康搖搖頭,壹擺手道:“沒事了,妳回去做妳的實驗吧。”
  說實在的,他真心佩服老陳,這個時候了,還在想著自己的實驗。
  剛才聽到諾獎沒了的消息,只有憤怒,卻沒有傷心難過,真是太難得了。
  他還以為需要好好安慰壹下這位得力下屬呢。
  沒想到準備了壹肚子安慰的話,壹句都沒派上用場。
  看得出來,對方是真的不在乎,甚至還跟自己開起了玩笑。
  這是壹個純粹的科學家,壹心撲在科研上,心裏只有實驗。
  雖然陳以清自己不在乎,但他作為老板,可不能不在乎,必須為下屬爭取應得的榮譽和金錢。
  起碼也要跟失去的諾獎相當才行。
  金錢好辦,諾獎給的獎金其實並不多,幾百萬而已,再多十倍他也給得起。
  至於名譽,他會把AD特效藥和腦神經再生因子這兩款藥物的功勞都給陳以清,以彌補對方在學術界的損失。
  而有了這樣的成果,獲得壹個國家自然科學獎應該不在話下。
  反正老陳會繼續留在三清,為國效力,國外的名譽對他來說,其實作用不大了。
  從這次諾貝爾委員會的行為來看,開了壹個很壞的頭,非常敗壞口碑,長遠來看,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會慢慢發酵。
  當科學界最高獎項不再公平的時候,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將會急劇下降。
  當最先進的理論和技術,得不到諾獎承認的時候。
  人們會想,諾獎,不過如此。
  這個時候,其他獎項很容易迅速崛起,取而代之。
  他之前就有想法,想要成立華夏自己的諾貝爾獎,並在逐步實施。
  只是壹直以來推進緩慢,學術大佬們響應的態度都不太積極。
  這壹次的事情,未嘗不是壹件好事。
  國內學術界能從中看出西方學術界的本質,識破他們的真面目,徹底破除以往的幻想,直面激烈競爭的現實。
  也許,不久的未來,華夏學術界會獨自成圈。
  在這樣的情形下,衛氏科學獎的成立,迎來了最好的機會。
  衛康不斷思索著,壹個個想法在他心中浮現,慢慢有了雛形。
  很快,兩人痛失諾獎壹事傳遍了整個國內學術圈。
  果然如他所料,學術圈對此反應很大。
  所有人都為他們憤憤不平,覺得諾獎委員會公器私用,實在有失公允。
  諾貝爾獎這壹獎項,向來是公平和真理的象征,如今,正在失去它表面上的浮華,露出底下赤裸裸的真相。
  真相就是,獲得諾獎也是有潛規則的。
  比如,壹直以來就有的諾獎歧視女性的傳聞,例子數不勝數。
  許多偉大的女科學家,都與同期獲獎的男科學家壹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都以各種各樣看似公正的理由,被排除在外。
  1962年,沃森,克裏克與莫裏斯三人因為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獲得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莫裏斯的同事,同樣參與DNA發現的女科學家富蘭克林,卻被排除在外,甚至沒有獲得提名。
  類似的傳聞不斷湧現,使得諾獎120年不算漫長的歷史,壹直充滿了爭議。
  大家不禁會想到,像他們這樣傑出而偉大的成就,都不能獲獎,那自己呢?
  這個獎項,起碼對於醫學界來說,還有什麽意義呢?
  也許,人們對這個獎項所代表的的榮譽,評價過高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