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下)
慶余年 by 貓膩
2018-7-4 10:08
慶歷十二年的秋天,官道兩旁的樹葉壹路向南漸漸變得闊圓起來,卻也枯黃起來,隨著氣候而變化的沿途風景,十分清晰地描繪出了這個世界的地貌。
壹輛馬車平穩地行駛在官道之上。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失蹤了大半年的範閑,終於回到了這個世界之中,那些熱切盼望他死,或是企望他活著的人們,還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的消息。
歷經艱辛再次穿越雪原之後,他們壹行四人悄無聲息地潛入了人世間,沒有向任何勢力發出明確的訊號。海棠和王十三郎知道範閑心頭的沈重,而那位依然沒有壹絲人味兒的五竹,則只是沈默地坐在馬車的後方,想必此人定是不了解人世間的那些破事兒,也不會去關心那些破事兒。
在北齊琊郡的郡都處,馬車在壹間客棧外停了下來。過了壹會兒時間,範閑壹個人出了客棧,向著城內最繁華的青樓行去,而在他的身後,蒙著黑布的五竹不遠不近地跟著。和五竹叔壹起出來,並不是範閑的意思,只是他也有些不明白,明明五竹叔什麽都不記得,什麽都不知道,可為什麽卻壹直跟著自己。
在抱月樓分號的壹間密室之中,範閑看見了已經足足等了四個月的史闡立,還有王啟年和鄧子越,如今的天下,在慶帝和皇宮的強大壓力下,依然勇敢地站在他身旁的忠心下屬已經不多了,除了密室中的這三位,便只有在江南艱難熬命的夏棲飛。
看見活生生的範閑,這三位忠心不二的下屬臉上都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驚喜神情,因為如今全天下都知道範閑去了神廟,可實際上全天下的人,不論是範閑的友人還是敵人,都以為範閑壹定會死在神廟,誰知道他竟然能夠活著回來!
壹番激動之余,範閑笑了笑,讓眾人坐了下來,自然沒有什麽神廟時間去談論這次並不怎麽愉快,而且連他也有些說不清楚的旅程。
王啟年蹲在壹邊抽煙鍋子,鄧子越將這大半年裏天底下的重要情報,都放在了範閑的身前。範閑略略看了幾眼,眼瞳裏的憂慮之意越來越濃。
史闡立看了壹眼密室旁邊那個瞎子少年,不知為何感到心裏有些發寒,也不知道這位究竟是誰,居然可以和門師壹起到如此重要的地方。他吞了口唾沫,說道:“我大慶北大營,於六月初三拔營,雙方第壹次接觸,是在七日之後。”
“為何北齊方面如此潰不成軍?”範閑的表情沈重起來,望著他問道:“而且在琊郡裏,並沒有感受到太多北齊人害怕的情緒。”
“北齊方面連退三百裏,很奇怪的是,據調查,上杉虎並沒有在正面戰場之上,而是選擇了固守宋國州城。”鄧子越上前應了壹句話,然後將地圖鋪展在桌面之上,指著那處的沙場沈聲說道:“這個位置正在腰骨之中,若我大慶邊軍直犯入北,上杉虎借勢而出,直擊腰腹……這位名將雖然選的是守勢,然而守得也是異常兇險。”
“這是去年北邊那次戰爭之後,上杉虎搶的州城,原來這顆子兒最終是落在了這個地方。”範閑微澀壹笑,他沒有想到自己北探神廟,山中不知歲月,這片大陸上的局勢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在他們壹行人從雪原歸南的時候,南慶鐵騎終於開始了北伐!
“陛下既然下了決心,舉全國之力北征,北大營也只不過是個先鋒,在這等殺伐之氣的侵淩下,強若上杉虎,也只能選擇守勢,這是國力使然,與個人將領的才能無關。”
鄧子越畢竟是監察院官員出身,相較於史闡立,他對於最近這壹段時間南北兩大勢力之間的戰爭局勢要評估得更清楚,他擔憂地望著範閑說道:“北大營出了滄州,北齊方面連退三百裏,然而刀鋒所指,終究還是在荒原上大戰了壹場。北大營如今暫時收兵休整,可是燕京城內調兵頻繁,看樣子第二次出擊近在眼前……上杉虎雖然憑借著那個州城占據了地利,可是若燕京與北大營合擊於西側,上杉虎只怕也必得被拖入野戰之中。”
“我不懂打仗,但我知道陛下若真下了決心,上杉虎再如何天縱其才,終究也只可能是被慢慢耗死的下場。”
範閑低下了頭顱,看著地圖上那些沈默的城池,緩聲說道:“很明顯,北齊方面雖然為這壹場戰爭準備了很多年,可畢竟軍事方面,他們不是我們南慶的對手,他們也只希望耗,能夠耗到我大慶疲乏……眼下看來,上杉虎能耗,陛下卻不願意陪他耗,哪怕耗下去,陛下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鄧子越和史闡立看了範閑壹眼,眼中的憂慮之色十足,他們是慶國的背叛者,但畢竟是慶人,屬於天下第三方勢力,此時雙方大戰已啟,他們的立場和身份著實有些尷尬,而且他們壹直不知道範閑對於此事究竟有何看法,所以這壹個多月的時間,屬於範閑的勢力始終沒有動作。
範閑微微皺眉,用手指頭輕輕擊打著那座無名州城的位置,想到上杉虎此刻只怕正在那座名義上屬於宋國的州城裏準備著,心裏忽然湧起了強烈的不安,說道:“若我是陛下,如果真的是要搶奪時間,不陪上杉虎耗,最簡單的法子莫過於,兩路強軍齊進,然後再擇壹部繞至宋國背後,上杉虎再想把刀藏在鞘內……”
“可若要繞至宋國背後,那就等若要從東夷城借道,雖然如今名義上東夷城乃我大慶壹屬,可是大軍要進入東夷城境內……”鄧子越看了範閑壹眼,說道:“大殿下和黑騎如今都不在東夷城,而是在小梁國與宋國的邊境線上,如果我大慶軍隊要借道,他們只怕會迎來突然的打擊。”
這句話其實沒有說明白,因為此間密室內的眾人都清楚,東夷城如今是屬於範閑的,在這樣壹場涉及天下的大戰中,東夷城究竟會表現出怎樣的態度,慶國皇帝陛下,會不會強悍地出兵東夷城,終究還是皇帝陛下和範閑這壹對父子之間的事情。
“如果壹開始的時候,陛下沒有發兵進攻東夷城,這就說明他知道我還沒有死,那麽他以後也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範閑嘆了壹口氣,揉了揉有些郁悶的眉心,“不說這些了,終究不是我能處理的事情,我只關心京都和江南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
關於這些情況,都在鄧子越呈上去的那些案卷裏,只是內容太多,範閑沒有時間壹壹細看。
“江南安定,朝廷撤回了內庫招標的新則,內庫開標壹事,如大人所料,鹽商也加了進來,好在明家依然占據了壹部分份額,當然比往年要顯得淒慘很多。”
“夏棲飛的人沒事吧?”
“去年那次刺殺之後,朝廷沒有對明園有下壹步的動作,薛清總督只是在打壓夏棲飛,但眼下看來,不會進行直接的行動。”
範閑陷入了沈思,看來皇帝陛下終究還是遵守了宮裏的那次承諾,畢竟內庫的命門握在自己的手上,陛下想要千秋萬代,也只能在自己的威脅之前暫退壹步。
“孫敬修被罷官之後,本來擬的是流三千,但不知為何,宮裏忽然降下旨意,赦了他的罪,孫家小姐在入教坊前壹夜,被放了回來……如今孫府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但賀派的人被殺得極慘,所以倒也沒有人會落井下石。”
說到此節,鄧子越的唇角泛起了壹絲笑容,雖然京都之事他沒有參與,但是監察院在京都大殺四方,賀派官員流血將盡,著實讓這位監察院的棄臣感到了無比的快意。
“只是院裏的人依大人指令,全數撤出了京都範圍,所以也無法幫手。”
範閑點了點頭,心裏卻越發地覺得事情有些蹊蹺,陛下……什麽時候變成了如此寬仁的君主?只是為了遵守與自己之間的賭約?
“家裏還好吧?”他搖了搖頭,將心底裏那些猜不清楚的事情暫且放過,望著王啟年問道。
王啟年咳了兩聲,笑著輕聲應道:“好到不能再好,全天下的人都看傻了,晨郡主和小姐天天進宮陪陛下說話,少爺和小姐的身體也很康健。”
京都裏的情況確實讓整個天下的人都傻了,範閑如今是慶國的叛臣,然而皇帝陛下卻根本沒有對範系問罪的意思,便是本應受到牽連的那些女子們,如今在南慶京都的地位,甚至隱隱比皇宮刺殺之前還要更高壹些。
範閑聽到這個消息後,不禁也怔在了原地。
鄧子越此時忽然開口說道:“潁州壹地的調查出來結果,襲擊文茂的是由南路撤回來的邊軍,冒充的山匪。”
範閑眼中寒芒微作,快速問道:“人呢?”
“最後找到了文茂的屍體,被當時的雪蓋住了。”鄧子越緩緩閉上了雙眼,說道:“當時他的身上缺了壹只胳膊,院裏舊屬找了很久,沒有找到。”
“我要回京都。”沈默很久之後,範閑擡起頭來,看著身邊最親近的三位下屬,極為勉強地笑了笑,說道:“妳們馬上撤回東夷城,以後再也不要聚在壹起,不然如果被人壹網撈了,我到哪裏哭去?”
聽到範閑在回南慶京都,王啟年三人面色震驚。王啟年與範閑在壹起的時間最久,也最了解範閑的心思,說話也最不講究,嘶著聲音勸說道:“陛下雖然沒有進行清洗,但大人您也知道,若您出現在京都,他壹定會不惜壹切代價殺死妳。”
“我知道。”
“您現在的性命牽涉到那個賭約,更關鍵的是,您只要活著,陛下就有所忌憚……您的性命,會影響很多人的生死。”
“我都知道。”範閑微垂眼簾說道:“可京都總是要回的,因為事情總是需要解決,我便是在東夷城躲壹輩子,也沒有辦法解決。”
又是壹陣死壹般的沈默。範閑的腦海裏忽然閃過壹道亮光,盯著王啟年問道:“先前討論過,北大營和燕京明明可以與上杉虎耗,可是陛下的意思明顯是不想耗,這是為什麽?”
王啟年沈默片刻後說道:“宮裏有消息,陛下的身體……似乎有問題。”
此言壹出,鄧子越和史闡立的面色劇變,他們當然清楚皇帝陛下的健康,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問題在於他們壹人負責監察院舊屬的情報工作,壹人負責遍布天下的抱月樓情報系統,卻從來沒有聽到過任何與陛下健康有關的風聲,此時王啟年卻說得如此確實,讓他們實在有些不敢相信。
範閑盯著王啟年的雙眼,許久之後緩緩點了點頭。他知道王啟年的消息是從哪裏來的,洪竹的存在,哪怕陳萍萍當年活著的時候都不知曉,但範閑交給了王啟年,很明顯,這個消息便是出自洪竹。
密室裏沈默了很久很久,三人知道這世上誰都無法阻止範閑的行動。史闡立極為艱難地壹笑,說道:“大人不和我們講講此次旅程的故事?自苦荷大師之後,您可是第壹位能夠活著從神廟回來的人。”
“只是壹座破廟罷了,有什麽好講的。”範閑笑了笑,知道所有人其實都十分好奇那個虛無飄渺的地方,然而他此時的心情沈重,確實沒有什麽說話的興趣,他只是淡淡地瞥了壹眼密室門口的五竹叔,心想瞎子叔到底什麽時候才能醒過來呢?
……
……
便在琊郡,進入雪山神廟的年輕強者三人組分手了,王十三郎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往東夷城,將範閑活著的消息以及範閑的安排,在第壹時間內通知孤守東夷城的大殿下以及劍廬裏的人們,而海棠的離開也在範閑的意料之中,眼下天下大戰已啟,北齊雖然有壹戰之力,但終究局勢兇險,海棠身為北齊聖女,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她必須要趕回上京城,趕回北齊皇帝的身邊,以她青山天壹道掌門人的身份,幫助自己的國度抵抗外來的侵略者。
只是分手的時候,海棠那雙疲憊雙眼裏的神情,令範閑有些莫名的憐惜,他不知道在慶帝強悍的心誌和統壹天下的戰爭之中,北齊方面究竟能支撐多久,他也不知道如果慶軍真的有攻破上京城的那天,那座美麗的皇宮會不會被燒成壹片灰燼,而那些火苗裏,會不會有海棠、理理以及自己皇帝女人的身影。
不論是從個人對歷史的看法,還有性情,還有各方面來看,對於徐徐拉開大幕的鐵血戰火,範閑只可能有壹個態度,他必須阻止這壹切,然而他並沒有向海棠承諾什麽,表達什麽,只是壹味地沈默,帶著五竹叔,孤單地向著南方行去。
不知深淺的秋,或黃或紅的葉,清曠的天空下,範閑和五竹沈默地向南行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然而五竹依然是壹句話都沒有說過。範閑的心情很沈重,他不知道回到京都之後,自己能夠做些什麽,但冥冥中的直覺,以及皇帝陛下可能病重的消息,不知為何催促著他的腳步壹直未停。
那個繼王啟年之後最成功的捧哏蘇文茂死了,那個秋天,老跛子早死了,更早些的年頭裏,葉輕眉也死了。本來在經歷了神廟裏那壹幕幕人類的大悲歡離合之後,範閑本應將生死看得更淡然壹些,可不明所以的是,壹旦踏入世間,人的心上世俗的念頭便又多了起來,記生記死,還生酬死,怎能壹笑而過?
依然是壹輛黑色的馬車,範閑坐在車廂之中,看著坐在車夫位置旁邊的五竹叔,並不意外地發現五竹叔的側臉依然是那樣的清秀,那抹黑布在秋風之中依然是那樣的銷魂,壹切的壹切,其實和二十幾年前從京都到淡州的情景極為相似。
不相似的其實還是五竹,這個似乎喪失了靈魂的絕代強者,壹言不發,壹事不做,那張冷漠的面龐也無法表露出,他究竟是不是對這世間陌生而又熟悉的壹切感到好奇。
範閑感到淡淡悲哀,輕輕放下車簾,旋即微諷自嘲壹笑,當年的五竹叔只是個瞎子,如今倒好,又變成了壹個啞巴,老媽當年究竟是怎麽做的?自己又應該怎麽做呢?
馬車到了南陵郡便不再向前,準確地說是車夫不肯再往前開,雖然北齊朝廷壹直試圖淡化南方的戰事,但是戰爭並不是皇室的醜聞那樣容易被掩蓋,天底下的所有人都知道大陸的中腹地帶發生了些什麽,億萬子民都用漠然而警惕的目光,緊張地等待著結果,車夫自然不願意進入沙場之上。
掏出銀子買下馬車,範閑充當車夫,帶著五竹叔繼續南行。從冰原回來的途中,那些充郁的天地元氣,已經成功地治好了範閑的傷勢,雖然他清楚,自己依然沒有辦法去觸及那壹道橫亙在人類與天穹之間的界限,但他相信,這個世上除了皇帝老子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到自己。又行了十數日,穿越了官道兩旁簡陋的木棚與神情麻木的難民群,馬車上的叔侄二人似乎行走在壹片類似於極北雪原壹般的荒蕪地帶中。
人煙漸漸稀少,偶有壹場小雪飄下,卻遮不住道路兩旁的死寂味道,道畔偶爾可見幾具將要腐爛的屍體,遠處山坳裏隱約可見被燒成廢墟的村落。
這本是壹片沃土,哪怕被北海的朔風吹拂著,肥沃的土地依然養活了許多百姓,只是眼下卻只有壹片蒼涼,大部分的百姓已經撤到了北齊後方,而沒有能夠避開戰火的人們,卻成了壹統天下執念的犧牲品。
至於那些被焚燒的村落,被砍殺於道旁的百姓,究竟是入侵的慶軍所為,還是被打散的北齊流兵所為,範閑沒有去深究,戰爭本來就是人類的原罪,這個世界上,哪裏可能有什麽好戰爭,壞和平。
死寂的官道,空氣中幹燥而帶著血腥的味道,環繞著黑色馬車的四周,範閑表情木然地驅趕著不安的馬匹,也沒有回頭去看身旁五竹叔的神情。
他知道如今兩國間的大軍,正集合於西南方向的燕京城北沖平原,南慶北大營在獲勝之後,因為畏懼壹直沈兵不動的上杉虎,暫時歸營休整,此處的死寂反而比較安全。然而前壹場大戰的痕跡,已然如此觸目驚心,他很難想像,壹旦南慶鐵騎突破了上杉虎所在的宋國州城,全力北上,會將這個人間變成怎樣的修羅殺場。
整個天地裏,似乎只有馬車碾壓道路的聲音,範閑瞇著雙眼,馬鞭揮下,躲過了河對岸壹處正在巡視的慶國騎兵小隊,進入了慶國的國境之內。
就在這個瞬間,從離開神廟後壹直沈默著的五竹忽然開口說話了,“廟外面的世界,不怎麽好。”
“外面的世界本來就很無奈,不過努力壹下,也許會變得好壹些。”範閑的唇角泛起壹絲復雜的笑容,馬鞭再次輕輕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