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五十六章 唯壹的輸家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見納蘭性德推辭,納蘭明珠也不強求,點頭說道。
  “好吧!”
  “既然如此,那容若接下來便跟在阿瑪身邊好好學吧!”
  “這次進攻豐壤之戰,阿瑪的每壹條軍令,妳都要過目壹遍。”
  “阿瑪為何要下這樣的軍令,妳都要說出壹個道道來!”
  納蘭性德見此,這才打千兒說道。
  “兒子都聽阿瑪的!”
  納蘭明珠見此,十分滿意的頷首道。
  “不錯!好孩子!”
  ……
  在納蘭明珠的軍令之下,清軍開始加速向著豐壤城行軍。
  壹隊隊的清軍的精騎提前被撒出去當做哨騎使用。
  精騎遮蔽戰場,將豐壤趙氏在城外的哨探壹壹拔除,消滅。
  豐壤趙氏的私兵,壓根沒有和清軍精騎交手的能力。
  將豐壤趙氏的私兵的活動範圍,牢牢的壓縮在了豐壤城內。
  清軍的精騎數次十分囂張的在豐壤城外奔馳而過,向著豐壤城頭拋射箭矢。
  這些清軍的八旗精騎或許不會參與到攻城作戰之中,但在像是這種哨騎的活兒,還是由他們來負責的。
  面對呼嘯而至的清軍精騎,豐壤趙氏上下皆是忍不住面露驚恐之色。
  趙懷站在城頭,看著城外那壹隊隊的精騎呼嘯而過,原本的堅決,原本的壯懷激烈全部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驚懼和害怕!
  轟隆隆!轟隆隆!
  豐壤城頭,屬於趙氏的幾門私造火炮點燃了引火繩。
  轟隆隆的炮擊轟鳴聲中,壹發發炮彈向著城外的清軍精騎射去。
  炮彈在空中劃過壹條優美的弧線,然後落在了空地上。
  翻滾旋轉,沙石飛濺,炮彈在堅硬的地面上犁出了壹道溝壑來。
  火炮的射擊,給正在豐壤城外驅策奔馳的清軍也造成了壹些震懾。
  清軍精騎不再在豐壤城外逗留,縱馬離去!
  見此,趙懷這才重重的松了壹口氣。
  可心中恐懼的情緒卻依舊在醞釀!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隊的清軍兵馬終於殺到了豐壤城外。
  看著城外那黑壓壓壹大片,壹眼望不到邊的清軍主力,趙懷感覺自己的腿有點軟。
  人壹過萬,無邊無沿!
  城外的清軍兵馬,最起碼有三四萬人。
  “快,傳令下去,備戰,備戰!”
  趙懷從驚懼中回過神來,轉身對著自己身後的趙氏私兵扯著嗓子大喊道。
  壹名名穿著皮甲,紙甲的趙氏私兵精銳登上了城頭。
  或是手持刀槍,或是彎弓搭箭,做好了接戰的準備。
  少量裝備有鐵甲或是布面鐵甲裝備的趙氏親信家丁,則是擔負起了督戰的工作。
  豐壤趙氏雖然是千年傳承的世道門閥,但朝鮮整體便是武力不張。
  刀槍弓弩還好說,壹般而言不會缺了!
  但是,朝鮮民間也是禁甲的,雖然豐壤趙氏是世道門閥,但其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囤積壹些盔甲。
  不可能去光明正大的大規模制甲!
  以至於,現在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關頭,豐壤趙氏壓根沒有多少合用的甲胄。
  尤其是鐵甲!
  他們大部分裝備的,都是壹些自家武庫裏壓箱底的皮甲和紙甲。
  這樣的盔甲用於防護壹些遠程拋射的箭矢還可以,但在其他方面,就有些聊勝於無了。
  壹但雙方真的接戰,不管是刀砍槍刺,還是火槍射擊,這些皮甲和紙甲都扛不住。
  少量的鐵甲和布面鐵甲,只能是給真正的親信家丁裝備,讓這些人來負責督戰。
  ……
  納蘭明珠也是隨軍縱馬到了豐壤城外。
  他手中拿著壹只進口自大明的望遠鏡,眺望著豐壤城頭的具體情況,不屑的嗤笑壹聲,然後開口下令道。
  “傳令全軍,原地下營,準備修整。”
  “然後派出騎兵繞城襲擾,疲敝敵軍!”
  納蘭明珠吩咐完,壹旁的傳令兵便打千去執行了。
  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兒子,開口詢問道。
  “容若可知阿瑪剛剛的軍令,是有何用意嗎?”
  納蘭性德聞言,開口說道。
  “回稟阿瑪,阿瑪下令大軍紮營,應該是因為我軍長途跋涉而來,上下疲敝,需要修整才能投入戰鬥。”
  “而派騎兵繞城騎射襲擾,是為了疲敝敵軍,讓敵軍在我軍精騎的襲擾下難以休息。”
  “為我軍之後的攻城做準備!”
  納蘭明珠聞言,微微頷首道。
  “不錯!”
  “但妳沒說全!”
  納蘭性德聞言,臉上的表情滿是錯愕。
  但他還是開口說道。
  “請阿瑪指教!”
  納蘭明珠目光掃視四周壹圈,然後開口說道。
  “除去以上妳所言的這些之外,阿瑪之所以還要讓精騎去繞城襲擾豐壤城,最主要的目的還有要震懾軍中的朝鮮新兵。”
  “讓他們看看我大清天兵的威武,讓他們不敢生出異心!”
  “另外便是,派出精騎繞豐壤城壹圈,也好判斷壹下豐壤城的防守薄弱之處何在,為我大軍確定接下來的主攻方向……”
  “……”
  納蘭明珠十分有耐心的教導著自己的兒子,為自己兒子講述著戰場上的機要。
  而於此同時,清軍的精騎已經開始繞著豐壤狂奔了。
  壹名名精騎騎在馬背上,向著豐壤城頭拋射箭矢。
  只要有人敢冒頭,便會被清軍的箭矢無情射殺。
  豐壤趙氏的私兵身上的皮甲和紙甲,面對清軍的硬弓重箭,幾乎沒什麽防護效果。
  面對清軍的精騎襲擾,豐壤城內外都是壹片人心惶惶!
  ……
  第二日,清軍修整了壹夜之後,便開始向著豐壤城發起了進攻。
  朝鮮降兵,以及新募的朝鮮人被驅趕於陣前!
  扛著雲梯,井闌,推著盾車不斷的向前。
  “殺!”
  “破陣!”
  而在這些朝鮮人身後,是負責督戰的清軍精騎,以及重甲。
  隨著清軍不斷的向著豐壤靠近,豐壤城內也開始了還擊。
  砰!砰砰!
  壹桿桿鳥槍被伸出垛口,向著城下射擊。
  壹個冷知識,在前後經歷了兩次倭亂,兩次建奴入寇之後,朝鮮民間是不禁火槍的。
  所以,豐壤趙氏並不缺火器守城,尤其是火槍。
  密匝匝的彈丸,鐵砂,向著城外射去。
  城外的清軍不斷的有人慘嚎著倒地。
  火炮也在轟鳴!
  炮彈在人群中犁出壹道道溝壑,血肉飛濺。
  但是,清軍的攻勢卻依舊不停!
  清軍的火炮也是在昨夜便布置到位了,瞄準豐壤的城墻便是壹陣轟鳴。
  轟隆隆!轟隆隆!
  壹發發炮彈撞擊在城墻上,砸的城墻顫抖不止,磚石碎屑,撲簌簌的掉落。
  清軍的火炮技術其實不差,紅衣大炮的質量不比同時期的西方人的火炮差。
  炮手的素質經過數十年的戰亂的鍛煉,也都是在水準線以上的。
  清軍炮戰打不過明軍是沒錯,可打朝鮮人還是沒問題的。
  朝鮮的火炮技術還停留在二三百年前的階段,面對清軍的紅衣大炮,基本上是在被全程壓著打。
  猛烈的炮擊,為清軍的攻勢提供了掩護!
  豐壤城外倒伏著壹具具死狀各異的屍體,鮮血肆意橫流。
  納蘭明珠指著屍橫遍野的戰場,對自己身邊的兒子說道。
  “容若,妳對眼前這壹幕,有什麽看法嗎?”
  納蘭性德沒見過這樣的場面,被隨風飄來的血氣壹沖,有種想要嘔吐的沖動。
  甚至若非他現在是騎在馬背上,或許壓根就站不住。
  納蘭性德的臉色微微發白,開口說道。
  “阿瑪,這……這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納蘭明珠聞言,只是搖頭說道。
  “現在我大清沒有時間去校場上慢慢練兵,只有這般,才能在短時間之內,練出壹只堪戰,敢戰的精兵啊!”
  納蘭性德聞言,便也不再說什麽,只是安靜的待在自己父親身邊。
  只是,他的眼中仍然有些不忍!
  在清軍的猛攻之下,豐壤城也就僅僅只堅持了三日,便被破城了!
  如狼似虎的清軍殺入了豐壤城內,見人就殺!
  尤其是那些被驅於陣前,承受著莫大的壓力的朝鮮兵,更是瘋狂。
  現在既然城破了,那他們自然要好好發泄發泄!
  納蘭明珠對此也不阻止,戰前他下達的命令便是城破之後三日不封刀。
  既然承諾了,那自然要做到!
  他如果承諾了,但做不到的話,是會對軍隊的士氣形成極大的影響的。
  以後再想要驅趕著朝鮮人去填堅城,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將來大清渡海征倭,要打的仗可也不少的。
  ……
  清軍對朝鮮的屠戮可謂是十分的狠辣!
  那些有名的世道門閥,基本上沒有能夠逃得過清軍的屠刀的。
  壹座座塢堡營壘,在清軍的進攻下覆滅。
  那些世道門閥,除去拋家舍業逃到深山裏的,基本上都被屠滅了。
  被清軍的屠刀著重照顧的,可並非只有那些大的世道門閥。
  壹些小的地主豪商,也是受到了波及。
  被大批大批的屠殺。
  而在這個過程中,清軍也算是鍛煉出了壹只殺過人,見過學,有壹定戰鬥力的軍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大明的獲利也是不少。
  壹是因為清軍對地方的屠戮,掃清了朝鮮本土固有的勢力階級,方便大明接手朝鮮政局之後,對朝鮮展開治理和改革。
  二便是清軍的劫掠所得了!
  清軍殺了那麽多的世道門閥,劫掠所得的各種財貨數不勝數。
  但是,現在的清軍要財貨沒用,他們需要的是各種能用於擴軍備戰的物資!
  而現在有能力收購這些財貨,幫清軍進行財貨變現,並為清軍提供壹些物資的,也只有大明了。
  在這個過程中,大明也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尤其是大明在仁川的皇家銀行分行,其業績那是節節攀升。
  大量的金銀珠寶古玩文物入賬,被壹船壹船的拉往了大明。
  唯壹輸了的,也就只有朝鮮的世道門閥了!
  嗯,就連普通的朝鮮百姓,由於大規模的戰亂而沒了世道門閥的剝削,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雖然有可能被清軍屠城波及,但只要他們躲著點,清軍也不會刻意追著他們壹群苦哈哈殺。
  ……
  南京城內!
  又是壹年年關將近!
  這壹年裏,大明收復了遼東,敲定了朝鮮內附之事,整治了關中,並在張家口打破喀爾喀諸部。
  無論如何,也算是成果斐然!
  壹整年過去了,大明的國勢依舊在蒸蒸日上。
  並且更加重要的是,在朱宏煜用壹場清道夫行動,清理了壹下大明的官場之後。
  朝廷的行政效率顯著提升,再加上大明的新政實施,現在大明內部的社會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緩解。
  明軍很多地方都是壹幅國泰民安的模樣!
  就連在戰爭中,被波及的最嚴重的川蜀雲貴等西南省份,在朝廷組織的大規模屯田的作用下,民生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事實證明,大明的百姓們是足夠勤勞的,只要官府能不瞎折騰,輕徭薄賦之下,地方的民生是可以很快恢復的。
  民間甚至有不少樸實百姓,家中已經擺上了朱宏煜的長生牌。
  他們,真的是太渴望和平與安定了!
  能輕徭薄賦,能不折騰,在百姓的眼中便是好皇帝。
  他們的要求,就是這麽的簡單!
  但自古以來,能做到的卻是並沒有幾個!
  朱宏煜隨手翻閱著今年壹年朝廷各部門的工作報告。
  臉上滿是贊許之意,光是從報告上來看,大明今年壹年的行政結果還是不錯的。
  很多方面都作出了令朱宏煜滿意的成績!
  這裏面,最令朱宏煜滿意的,便是他現在終於能把自己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和土地給摸清楚了。
  不至於對這些最基礎的數據,都是兩眼壹抹黑。
  根據地方官員的反復核查和點驗,現在大明治下,包括傳統漢地以及遼東在內,大明現在共有總人口七千壹百四十五萬人上下。
  這個數字大概是準確的,將地方的隱戶,逃戶應該都統計在了其中。
  或許會有誤差,但誤差也並不會太大!
  大明朝廷現在的行政效率還是不錯的,在清道夫行動之後,敢於欺上瞞下的官員不說幾乎沒有,也是不多了。
  相較於明末年間那兩億甚至更多的人口,再看看現在大明統計出來的人口數字。
  連年的戰亂真的帶走了太多的生命!
  說壹句天下人口減半,壹點也不誇張!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