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的黨爭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其實也就是山西兵進關中,山東兵進河南。
  大概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意思。
  滿清入關之後,大明費盡心力營造的九邊防禦體系被廢除。
  因為蒙古是滿清的自己人,滿清在北邊兵沒有敵人,他們不需要防備誰!
  清廷在草原上的大敵準格爾部,是在西邊。
  九邊防禦體系沒了存在的必要,自然會被廢除。
  所以,傳統意義上靠近邊地的山西,變成了內地。
  滿清收編的原山西九邊精兵,自然可以被調到別的地方去。
  山東也是差不多如此!
  現在的山東並不直面任何的戰爭威脅,從山東調兵出來,也是不會有什麽問題。
  拆東墻,補西墻,聽起來不好聽!
  但這不重要,有用就行!
  布木布泰再次點頭,表示了贊許。
  緊接著,她提出了另壹個問題。
  “兩廣失陷的實在太快了,地方地主士紳對明賊的態度,令哀家擔憂啊!”
  隨著兩廣的相繼失陷,布木布泰忽然意識到,人心所向好像並非那麽沒用。
  在大清的軍力戰局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什麽人心所向,自然是無所謂的。
  但當大清所面臨的局面變成逆風局之後,人心所向,就是加快大清敗落的無上利器。
  雖然她不願意承認,但在得人心這方面,大清較之大明確實差了很多。
  不管是剃發易服,還是對地方的催逼稅賦,大清的這些政策,都是在把人心往大明那邊推。
  布木布泰開口問計,就是想要壹個挽回人心的方法。
  蘇克薩哈也站出來說道。
  “我大清自有國情在,應當以八旗為根本!”
  “那些漢人的地主士紳都是賤皮子,他們之所以還敢和明賊勾結,只是我大清殺的還不夠多罷了!”
  “殺多了,他們自然也就服了!”
  蘇克薩哈壹張老臉上,充滿了陰狠和桀驁。
  如今的大清朝廷,還沒有想通想要長久且穩固的統治天下,靠軍隊的武力是行不通的。
  必須得和既得利益階級勾結,給既得利益階級分享權利才行!
  嗯,不光是要分享權柄,還有利益!
  歷史上,滿清是在三藩之亂後,才開始和漢族地主士紳深度勾結起來。
  在此之前,滿清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壹直都是尖銳的民族矛盾。
  更直白壹點,那便是八旗利益集團,和原有的既得利益者之間的矛盾!
  至於說下面的普通平民,那其實並不重要!
  不管是滿清,還是漢族的地主士紳,都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
  在這個時代,能清楚的認識到底層百姓究竟擁有著多麽恐怖的力量的,只有朱宏煜壹個。
  索尼站出來反駁道。
  “蘇克薩哈,妳何其短視?!”
  “若沒有那些地主士紳配合,我大清如何統禦天下?怕是連治理地方的官員都找不到吧!”
  蘇克薩哈被懟的臉色壹陣難看,但還是開口說道。
  “我八旗兒郎如何不能做官,不能治理地方?!”
  索尼毫不客氣的說道。
  “做個屁!”
  “我八旗兒郎騎射不成問題,可有幾個能讀會寫的?”
  “有幾個能握得住毛筆的?有幾個懂得刑名稅賦的?”
  布木布泰開口打斷道。
  “索尼所言不錯,可馬上取天下,卻不可馬上治天下!”
  “要說治理天下,還是得那些酸腐文人!”
  “所以,我大清得想辦法,從明賊哪裏爭奪人心!”
  壹旁壹直沒說話的遏必隆開口說道。
  “或許我大清可以在剃發易服這件事上,對地方的地主士紳讓步……”
  滿清得罪漢族地主士紳的政策,主要就是剃發易服和催逼稅賦這兩個。
  其實文字獄和圈地令,占房令也是。
  但是,現在的文字獄還只是壹個雛形,真正吃到了文字獄的苦頭的,也只有江南的那些人。
  而圈地令,占房令,被禍害的最厲害的也就是京城左近這壹片。
  文字獄和圈地令和占房令,目前來看都是地域性的,所以還算不上。
  如此以來,滿清想要和漢族的地主士紳緩和關系,也就只能從剃發易服和催逼稅賦上著手了。
  而這兩者,壹個是實際的利益,壹個是面子上的功夫。
  尤其是現在這種大清要在南方用兵,急需大批錢糧以做軍資的情況下,該怎麽選,只能說傻子都知道。
  面子和裏子比起來,到底還是裏子更重要壹些!
  只是,遏必隆的話才剛說了壹半,壹直站在朝班中的費揚古就站出來,旗幟鮮明的反對道。
  “決計不可!”
  “剃發易服乃我大清祖制,萬世不移,如何能輕易改變!”
  費揚古是八旗宗室,壹旗旗主,鐵帽子王,真正的朝廷重臣,威望隆重。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顧命四大臣就是順治推出來,用以平衡以費揚古為代表那壹批人的。
  只是,這些年以來,費揚古壹直都是深居簡出,所以顯得很低調。
  但是,當他真正的站出來,態度鮮明的反對壹件事的時候。
  這件事,大概率辦不成!
  這就是八旗制度下,壹旗旗主的威望和實力。
  費揚古話音落下,滿洲正紅旗旗主代善的孫子,愛新覺羅·傑書也站出來表示支持。
  隨後,各旗旗主也是紛紛表態。
  如今,在這個兩黃旗強勢的情況下,其他各旗旗主都在下意識的抱團。
  很多事情上都是態度壹致,共同進退!
  倒不是說他們要造反。
  只是為了保住自己手上的權利,不願意徹底淪為皇權的附庸而已。
  見這麽多人反對,原本有些心動的布木布泰,也是忍不住蹙眉。
  有了要打消這個主意的想法!
  但是,這個想法只是剛剛出現,就被布木布泰給掐滅了。
  鬧呢?!
  這些人越是反對,她就越是得堅持。
  現在大清幼主臨朝,無法主事。
  正是皇權最為虛弱的時候!
  而布木布泰這個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後的壹舉壹動,就代表著大清的皇權。
  她決不能有絲毫的退縮!
  否則,就會給對方可以得寸進尺的暗示。
  這就是黨爭!
  和政治不同,不存在讓步,不存在妥協。
  只有東風壓倒西風,或者西風壓倒東風!
  很多事情,明知道是對的,但只要對方贊同,自己就必須得反對。
  “剃發易服算是哪門子的祖制?”
  “勞煩費揚古妳告訴哀家,這剃發易服的祖制,是我大清的那位先帝頒布的政令?”
  布木布泰有理有據的反駁。
  剃發易服是誰頒布的政令?
  是多爾袞啊!
  多爾袞是誰?
  她布木布泰的老情人,正白旗旗主,以及……順治的皇父攝政王!
  身份很多!
  但就是不是皇帝!
  不是皇帝頒布的政令,能叫祖制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