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七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
雅騷 by 賊道三癡
2018-6-29 15:33
赤日炎炎,阡陌飛塵,張原、武陵主仆二人在王思任老師府上用了午飯,動身去白馬山,從杏花寺這邊到城東北的商氏大宅約摸三裏路,主仆二人都戴著大草帽,沿東大池畔的柳蔭下慢慢走,張原手搖折扇,武陵搖著蒲葵扇,壹邊走壹邊看東大池上的行船,覺得那些船都要被曬枯萎了壹般,不怕熱的只有蟬,日頭越曬越聒噪——
張原心裏想著王老師先前說的話,嬰姿師妹也在研讀《春秋》,莫非她還想繼續為我擬題?或者說要在春秋題八股文勝過我?
張原搖了搖頭,在烈日和蟬鳴聲中前行。
商周德不在府上,張原主仆便徑去白馬山,到茶園小碼頭上岸時,見還有壹條商氏的小船泊在岸邊樹蔭下,船娘道:“張公子,我家大小姐也在山上。”
張原應了壹聲,與武陵拾級上山,壹入白馬山,茶樹濃蔭匝地,即有微風拂拂,將至竹亭茅舍,見有兩個健壯仆婦坐在山道樹蔭下閑話,見到張原,滿面堆笑道:“張公子來了,大小姐就在上面。”
張原來到茅舍外,見小婢雲錦坐在門前用草葉編蚱蜢,見到張原,雲錦趕緊站起來,正待說話,張原擺擺手,雲錦便不作聲,只是微微笑,朝書室指了指,雙掌壹合,墊在頰邊,腦袋壹歪,做個入睡的姿勢——
張原摘下草帽交給武陵,邁步進入茅舍書室,樟木雕刻的柳葉窗陽光明亮,書案上那卷《左氏博議》輕薄的紙張隨風翻動,壹具七弦琴靜默無聲,壹只白瓷茶杯,茶蓋仰放在壹邊,杯裏茶水七分滿,細芽茶葉浮浮沈沈,淡淡茶香沁人心脾——
商淡然壹手支頤,肘撐書案,正閉目小寐,身穿天青色窄袖褙子,紡綢質地,輕柔綿軟,勾勒出曼妙身段,上身微側,小腰依然挺直,很美。
張原在書案邊另壹張竹椅上坐下,細看商淡然的睡姿,膚色白裏透紅,天熱,微汗,更顯肌膚水嫩,細密的睫毛覆下,眼痕深深,眼梢上挑,鼻梁高挺,因為壹手撐著壹邊臉頰,那邊嘴角便向上勾著,好似在笑,嗯,是做好夢了嗎?
小婢雲錦在門邊探了壹下頭,見張公子坐在那看她們大小姐,並未非禮,便捂著嘴笑了笑,縮回腦袋,與武陵在門前小聲說話。
張原幹脆也以手支頤,和商淡然側臉咫尺相對,但覺商淡然氣息芬芳,盈盈嬌嫩觸手可及,怎不讓他心跳加快,愛欲漸起——
也許是張原的呼氣或者心跳驚擾了這小寐中的女郎,商淡然突然睜開眼,眼神有短暫的迷蒙,瞬間就變得清明,趕緊身子坐正,俏臉霎時緋紅,壹時間說不出話來,心“怦怦”亂跳。
“驚到妳了嗎,抱歉啊。”
張原也坐直身子,微笑著看著自己的未婚妻。
商淡然執起案頭的紈扇,輕輕搖了幾下,這才問:“妳這時候怎麽來了?”
張原道:“壹早就出家門了,先去了謔庵先生府上,請教制藝,在老師那裏用了午飯才過來的。”伸手在七弦琴上壹撥,“錚”的壹聲響,說道:“淡然把琴搬上山了,妙哉,有耳福了。”
商淡然道:“這天太熱,手易出汗,不能彈琴,張公子願意聽的話明日早間我試壹曲。”
張原道:“甚好。”
商淡然見張原肩頭有汗跡濕痕,便問:“張公子要飲茶嗎,西瓜也有?”
“西瓜?”張原喜道:“在哪裏?”
商淡然道:“在坐隱泉中浸著呢。”便出門吩咐雲錦:“去叫孫媽把泉中的西瓜取來。”
小婢雲錦道:“婢子去取。”與武陵兩個興沖沖去了,不移時,武陵抱著壹個虎皮西瓜來了,書室裏有裁紙刀,剖了瓜分食,涼爽甜美。
商淡然聽張原說鑒湖幹涸之事,便道:“二兄作為會稽鄉紳今日也去縣衙共議救災之事,聽二兄說這紹興八縣除了上虞開春還下過兩場雨,其他七縣都是幹旱,米價已然上漲。”
會稽商氏是大族,除了擁有數千畝良田外,還有茶園、果園、米鋪、綢緞行,這其中屬於商周祚名下的田產卻不多,論起來,生員功名的商周德比其兄商周祚要富裕得多,很多官員立身嚴謹,自持清廉,但其兄弟族人十余年間就都是富家翁了,就連劉宗周也是如此,劉宗周自己剛正不阿,自奉微薄,罷官出京只有壹仆壹驢相隨,但其山陰水澄劉氏家族卻是當地富豪,錢財利祿如蟻附膻,會自然而然向官吏及其族人聚集——
商淡然又道:“張公子籌建義倉順利否?”
張原道:“都還在預料之中,就不知道這幹旱要持續到幾時,多想這些事除了愁悶也無益,我們還是讀書,幹旱總會過去的。”
商淡然“嗯”了壹聲,為張原讀呂祖謙的《左氏博議》,讀讀歇歇,壹個下午能讀壹卷。
次日壹早,商淡然上白馬山竹亭鼓琴,張原壹邊傾聽,張原對古琴不大能欣賞,覺得有些弦音頗澀,不甚悅耳,但聞弦歌知雅意,看著商淡然彈琴的樣子就覺賞心悅目,纖手撥琴弦,皓腕凝霜雪,坐聽竹風敲石磴,幽徑閑居消永晝——
白馬山消夏真是愜意,有淡然相陪,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是六月底,期間六月十九是張原的生日,商淡然送了壹塊玉佩給張原,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六月二十九傍晚,張原正送商淡然下山,在茶園碼頭見壹個商氏仆人帶著穆敬巖從東大池河灘走了過來,這東大池已經只有河中央有兩、三丈寬的水,暴露出大片的河灘,商淡然往來白馬山都是步行了,好在不遠,壹裏多路。
穆敬巖道:“少爺,青浦楊秀才和金秀才來拜訪少爺了,午後到的。”
張原喜道:“楊石香來了嗎,金秀才,想必就是那次在水仙廟見過的青浦文社的金伯宗,這大熱天的,有朋自遠方來,著實快哉!”便對商淡然道:“淡然,我這就要收拾東西回去了,這些日子實在有勞妳了。”
白馬山之夏就這樣過去了嗎,商淡然有些惆悵,這是她有生以來最甜美的時光,商淡然含笑道:“我陪妳上山收拾東西。”
拾級上山時,張原牽住商淡然的手,雖然二人私下裏常常握手輕摩,但有婢仆在場,商淡然卻是不肯這樣的,這時因為張原要搬離白馬山茅舍,商淡然心中甚是不舍,就由著張原牽著她的手壹路上山,將至茅舍,商淡然輕聲道:“張郎,何日再來看我?”
這是商淡然第壹次稱呼張原為“張郎”,雖然諧音不大好聽,張原依然大喜,將掌中那柔軟的纖手輕輕摩挲,說道:“七夕來見妳,可好?”
商淡然應道:“好。”
張原道:“七夕相會,盼妳讓我達成壹個心願——”
商淡然心“怦怦”跳,低聲問:“什麽?”
張原道:“讓我親妳壹下。”話壹出口,眼見得這女郎白皙的後頸都泛起玫瑰色,真是誘人啊,真想今晚就洞房花燭,嗯,就是這麽想的,十六歲、十六歲,我怎麽才十六歲呢。
商淡然抿著嘴,不吭聲,輕提裙裾低著頭走路,她這是默認了,商淡然就是這種性子,若她不肯答應的事,就會明言拒絕——
半山茅舍到了,商淡然幫著張原收拾好衣物和書籍,張原把商淡然畫的《白馬山居圖》也帶上,壹行人回到商氏大宅,商周德要留張原用晚飯,張原婉辭道:“二兄,我即刻便要回去,有從青浦遠道來訪的文友,怎好怠慢。”
商周德便不留他,派馬車送張原回去,隨車附贈了壹大籃子葡萄和幾個大西瓜。
張原回到東張宅第,暮色已下,燈火初張,就見堂廳上三兄張萼陪著楊石香和金伯宗在談天說地,張萼傍晚時過來看張原回來了沒有,見有客人,便代張原陪客了。
張原大步上廳,連連作揖道:“楊兄、金兄,小弟得知兩位賢兄到了,恨不得插翅飛回,暑月良朋惠臨,喜何如之。”
楊石香、金伯宗見張原趕回來了,也是大喜,楊石香笑道:“張兄的信我早就收到了,本想上月就趕來,卻耽擱了,拂水山房社的範兄還沒來吧?”
張原道:“我只給楊兄寫了信,拂水山房社太遠,這天氣炎熱,範兄即便要來,也要待秋涼。”
張萼道:“介子,有朋自遠方來,妳應該去百花樓為楊兄、金兄擺酒接風洗塵啊。”又對侍立壹旁的武陵道:“小武也去,小武見小武,有趣。”
楊石香忙道:“今日喝不得酒,要食得清淡些方好,先前老夫人遣人來問,我就說了最好是綠豆粥,消消暑氣。”又道:“介子兄,我二人欲向令堂磕個頭,不知可否?”
張原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楊石香道:“我二人來此論文會友,總有打擾之處,介子兄與我二人如兄弟手足壹般,老夫人那裏定要磕個頭的。”
張原便入內請母親出來,楊石香、金伯宗二人執子侄禮拜見張母呂氏,略說了幾句話,張母呂氏便回去了,叮囑兒子好生款待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