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劍氣雷音!
純陽劍尊 by 壹任往來
2021-11-1 20:58
此輩之人倒也得手了幾次,但有緣人多是道魔大派弟子,這等勾當可壹不可再,各家各派到了金船出世之日,亦會有長老費心推算,若是自家弟子有了緣法,便會派出高手壹路護送,以策萬全。因此有緣之人除非是散修壹類,並無師長護法的,才會被有心之人盯上,如正壹道、玄女宮這類玄門大派,那些散修避之唯恐都不及,更莫說起甚麽不善心思了。
癩仙金船停駐虛空,金霞仙光如漣漪壹般層層交疊,激蕩不已,照的江邊眾修面上晦明不定。程素衣忽道:“時辰差不多了,師妹,妳去吧!”高玉蓮點頭道:“是,師姐。小妹去了!”伸手壹拍後腦,壹道匹練劍光飛起,隱約可聞水勢滔滔之聲。
此劍名曰聚水,乃是高玉蓮前世耗費無窮精力所煉,算的壹件上佳寶物。她取回前世所用寶物,用本身萬化靈水真氣重新祭煉,雖然不能回復上壹世禦劍千裏之風采,但憑此禦劍淩空卻也足夠了。
聚水劍發出道道劍光,將高玉蓮周身護起,便聽此女壹聲輕叱,登時身劍合壹,化為十丈多長的壹道光氣,橫空而上,直撲金船而去。
沈朝陽自是不敢落後,他攜秦鈞下山之時,門中便已將其中種種關傲推算妥當。此時也自說道:“秦師弟,為兄助妳壹臂之力,萬事小心,莫要大意!”秦鈞點頭答應。沈朝陽張口噴出壹道金光,光華之中隱約可見壹道靈符湛然,其上以五色靈氣描繪種種符文,似乎蘊有大道奧妙。
沈朝陽伸手壹拍,那金光靈符便即落入秦鈞頂門不見。秦鈞周身亦是騰起縷縷金霞,沈朝陽喝了壹聲:“起去!”秦鈞立時身化靈光,亦投金船而去。二人各施法力,只把張亦如瞧得眉飛色舞,恨不能自己也禦劍跟去。耳邊淩沖十分惹厭的聲音又自響起:“那便是禦劍飛空麽?也不知我何時方能有如此法力!”
張亦如登時得意起來,翻個白眼,說道:“妳道禦劍飛空那等容易?須得先打通周身經脈,使劍氣貫通,還要尋得壹柄上佳飛劍,日夕以真氣祭煉,最後身劍合壹,方能淩空而起。若是欲要劍遁快絕,還要花費不知多少苦功,非是資質極佳,又肯苦修不輟之輩不能為之!”心下暗暗得意:“小爺我十年苦練,已然將太玄劍氣修煉的圓熟如意,只等尋到壹柄上佳飛劍,便可效那劍仙之輩,禦劍絕跡,朝遊北海暮蒼梧了。妳壹個山野小子,光是打熬真氣,便夠妳練個十載八載了!”
正得意間,淩沖令他牙疼的聲音又在耳邊絮叨:“師侄兒,師叔也瞧過許多野史傳記,其中記載的劍修之輩皆是將飛劍變得大了,才踩踏其上,飛騰空中。我太玄門中禦劍之法,亦是如此麽?”
張亦如只恨得牙癢癢的,卻不能不答,只低聲喝道:“妳從何處瞧得些不甚靠譜的東西?想必那些作者皆是半夜被尿憋醒,腎宮爆散,腦袋抽風,方才想出這等貽笑大方的混賬東西來!”
“劍仙視劍如命,劍不離手,劍在人在,劍斷人亡。妳踩在劍上,便如踩在自己頭上,荒謬之極!真正的禦劍只道,要麽身劍合壹,化為劍光,絕塵無蹤;要麽搓劍成丸,隱於體內,借劍氣切割大氣,飛騰無影。種種法門不壹而足,卻從未聽聞踏劍飛騰的,也不怕劍身搖蕩,掉下來摔死!妳莫要再問了,等回轉門中,自會傳妳上乘法門,到時自知。現今莫要打攪我看熱鬧!”
淩沖本是興致盎然,聞言也自有些悻悻,暗思:“原來我瞧的野史也不甚靠譜,真該把那些作者壹個個揪出來捏死!”也舍不下面皮再問。
高玉蓮與秦鈞先後飛去,待得飛臨金船數十丈時,金船之上騰起兩道金光,矯矢若龍,只壹下,便將二人劍光符光兜住,隨即縮回船中,不見了蹤影。
二人方入金船,便有壹道火紅遁光迎空飛來,熾熱酷烈。淩沖只覺壹陣刺耳之極的聲音響過,那劍光竟是快的不可思議,壹溜飛入金船之中不見。
正壹道趙、錢兩位皆是倒吸壹口冷氣,同聲駭然道:“少陽劍遁!劍氣雷音!”沈朝陽面色深沈,點頭道:“想不到少陽劍派居然有這等上佳弟子,委實令人贊嘆。”程素衣瞧了葉向天壹眼,卻見他面無表情,雙目緊閉,眼波壹轉,亦是不發壹語。
淩沖登時又來了興致,急忙推推張亦如,還未張口,張亦如早知其意,嘴角壹抽,說道:“方才禦劍之人用的是少陽劍派真火飛遁之法。那少陽劍派位列正道七大派之壹,亦是劍修宗門。只是那人居然修成了劍氣雷音之術,確是天資橫溢!”
淩沖忙問:“何謂劍氣雷音?”張亦如道:“劍修之士,根基渾厚,劍氣充溢,化為劍丹,壹劍之出,劍氣震蕩天地,回音不絕,猶如雷音崩天,是為劍氣雷音。要修成這等劍術,非要結成金丹,方可有望。壹旦修成,以此飛遁,劍出絕跡。以此禦敵,壹劍之出,敵人不及反應,便被斬殺兩段,端的是高明之極啊!”語氣中滿是贊嘆之意。
淩沖回想方才那壹道遁光的模樣,果覺威勢十足,又問:“這劍氣雷音的修持之法,我太玄門中可有麽?”張亦如白了他壹眼,語含鄙夷道:“這劍氣雷音之術雖然難得,講求功力渾厚,方能催動劍訣施展。到底也不過是壹道劍術而已,我太玄門中連直指純陽的劍修法門都有,怎麽會缺劍氣雷音的修持之法?”
二人正嘀咕間,忽聽葉向天壹聲冷笑:“少陽劍派有緣人入了金船之中,連帶許多宵小也自按捺不住了!”沈朝陽施展神念感應四周,他修成金丹,將元神魂魄盡數收入,神念放開,足可籠蓋方圓千裏,天地元氣變化、風吹草動皆瞞不過他感應,點頭道:“不錯,此時靈江兩岸已有數十股氣機升騰,只是大多駁雜不純,顯是旁門家數。”程素衣說道:“豈止是靈江兩岸,就連江底也早已有人潛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