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變形計之餓其體膚
大明好國舅 by 宇醜
2019-5-19 20:52
方山算不得真正的鄉下,書院更是壹座象牙塔,所以李景隆並沒有真正的體會過鄉間野趣,只是這樣的野趣來時覺得新鮮,去後卻是漫長的枯燥無聊。
醒來時天光已經大亮,在鄉間只有最懶的懶漢才會這個時候起床,即使六七歲的娃娃也要背上糞叉沿路撿牲畜的糞便。
如果不是肚子實在是餓得慌,李景隆真的不願意起床,睜眼眼睛第壹件事情,就是去掀竈房的鍋蓋,和前天壹樣的失望,鍋裏面只有壹碗稀粥半個餅子。
這麽多天過去,他算是知道了,那些自己看不上眼的蒸野菜煎蟲蛹在鄉間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得上。筷子在碗裏攪合了幾圈也沒泛起幾米來,李景隆此刻真的很懷念書院,松軟料足的大包子,爽口辣喉的胡辣湯。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稀湯寡水的塞進壹個半大小子的肚裏,實在是不頂什麽用,還不到壹個時辰,李景隆的肚子又吱哇亂叫了起來,胃裏猶如火燒,饑餓的感覺實在是難受。
眼瞧著都過了晌午了,趙家壹家三口仍舊沒有回來,不用問便知道他們又去下地了,李景隆實在是餓得受不了。
掀開放糧食缸裏面只剩下小半袋子的面粉,還有半瓢白米,李景隆不由得嘀咕壹句,“這家還真是窮得可憐,就剩下這麽點吃的。”
嘴上這麽說可手上壹點都不軟,半瓢米拿去稍微淘了壹下就倒進鍋裏,雖然沒有煮飯的經驗,李景隆也知道多放點水沒有錯的,清湯寡水的沒什麽滋味,李景隆又裏面擱了壹點豬油和食鹽。
通紅的火苗舔舐鍋底,蒸汽從鍋蓋下面緩緩的溢出,隨之而來的還有壹股濃郁的米香,李景隆迫不及待,鐵勺子舀了點放嘴裏嘗嘗,享受的點點頭,“味道還真不錯,看來我也是有幾分手藝的。”
他迫不及待的盛了壹碗自顧的吃了起來,壹連三碗下肚,李景隆才覺得肚子裏面舒服了些,摸著鼓鼓的肚子剛剛的喘了壹口氣,院子的籬笆門就被打開了,趙家三口人拿著農具回來了,個個都是壹臉的疲憊。
小栓抽抽鼻子道:“好香啊!”他壹溜煙的跑到草棚子下面,見到李景隆就道:“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妳竟然曉得給我們做飯,不過平常我們中午是不吃飯的,讓我瞧瞧妳弄了什麽……”
小栓踮著腳尖掀開沈重的槐木鍋蓋,“哦,是米粥哦,這麽稠米粥……”
“想吃就吃不用客氣,來我給妳盛壹碗。”李景隆拿著勺子就要給小栓盛飯,勺子卻被人奪了過去,擡頭壹看是翠花。
翠花皺著眉毛厲聲問道:“妳哪來來的米!”
“還能哪裏來的,當然是在缸裏找的。”
翠花聞言嘴巴壹撇,淚珠子吧嗒吧嗒的掉了下來,似乎被抽調了魂兒,壹屁股坐到了地上,“那是家裏最後剩得米,可是要吃到夏收的,妳都吃了,讓我們全家都去吃觀音土嗎,嗚嗚嗚……”
小栓到底年齡小,還不懂得為生活操心,對李景隆抱怨道:“看妳把我阿姐惹哭了吧。”
李景隆天不怕地不怕,看壹見著女人哭就抓瞎,倒不是他有多麽的憐香惜玉,實是大男子主義在作祟,“不就是壹斤米,回頭我找補給妳就是!”
若是在往常,李大公子肯定壹錠銀子甩出去,可現在他渾身壹個銅錢都沒有,從他醒來就發現自己的平時隨身攜帶的荷包、扇子、玉佩都沒有了,不然隨便壹件都能買不少錢。
趙何氏擱好鋤頭,嘆口氣道:“妳這丫頭哭嚎個啥,讓鄰居聽見了還以為我這老婆子死了呢,從前瘟疫兵災都熬過來了,如今天下太平還能餓死了,再說家裏不還有半袋子面不是,有老婆子在,這家還破不了。”
愧疚這種情緒李景隆幾乎沒有過,尤其是因為壹斤米而愧疚,那種感覺猶如百爪撓心讓人焦躁的不行,趁著趙家三人分食剩下的米粥,李景隆壹溜煙的跑了村子,對著野外大聲的喊道:“老孔給我出來!都給我出來!再不出來我就跑了。”
沒多大壹會兒遠遠的就看見草稞子裏面現壹個人來,頭上紮著草帽,壹臉的慵懶正是他爹的親兵頭子,“小的剛才打了瞌睡,來得晚了,小公爺不要見怪。”
李景隆惡狠狠的道:“給那家人送壹百兩銀子,然後立刻送我回應天。”
“對不住了公子,小的怕是不能聽您的。”
“那好,給我壹百兩銀子。”李景隆立刻退而求其次。
老孔壹攤手,“沒有!”
“五十兩!”
“沒有!”
“十兩!”
老孔很坦白的道:“別說銀子,就是壹個銅錢,壹粒米,小的也不能給您,這是公爺吩咐的,小的向公爺立下軍令狀了,小的不想掉腦袋。”
“可那家人已經吃不上飯了,妳是想要跟著他們餓死嗎!”李景隆憤怒的揪著老孔的衣領子卻搖晃不動他。
“公爺說了,您要是真的死這裏,就把您埋在老家順便修祖陵……哎喲!”
李景隆壹拳頭砸在老孔的臉上,松開他的衣領子掉頭就走,他心裏空落落的嘴裏不停的嘀咕,“為什麽!這究竟是為什麽!”
壹個六七百年後電視創意,李景隆要是能想明白那才是怪了,讓李景隆困惑的始作俑者這會兒也很不明白,為什麽人家穿越都能織出羊毛布來,而他連紡紗都紡不出來,這可是壹樁大買賣呀,英國佬做到了極致,馬度可不想放過。
紗還是紡出來了,是出自烏日娜之手,就因為聽馬度說這可以讓她的族人多壹口吃的故而十分的賣力,只是她紡出來的紗比大拇指還粗,像是直接用羊毛搓成的繩子,當毛線都不合格更別說織布了。
靈感就像是壹道閃電劈中馬度天靈蓋,做不出來羊毛布為什麽不能做毛線呢。家裏的女人不頂用,就到外面找女人,大明從來就不缺紡織高手,沈萬三自己手下就有。
知會了他壹聲,不過幾天就給馬度送來壹個人來,不是精明幹練的年輕婦人,而是個年近花甲的老婆婆。
不等馬度發飆,沈萬三就向馬度隆重介紹,這位名被稱為紅姑的老大娘是黃母的親傳弟子。說起黃母不壹定有人知道是誰,可說到黃道婆相信只要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沒有人不知道。
馬度立刻當祖宗給供了起來,立刻許下重金請這位老太太幫忙研制毛線。有道是會者不難,老太太出手不凡,只三天時間就以棉麻做輔料紡出了羊毛線。
碰到這樣的牛人,馬度自然不會放過,立刻請她幫著做羊毛布,這個明顯的要難了些,少不得需要重新的制作織機。以薄啟的眼光定然能看得出來,羊毛布壹旦出現了,對大草原意味著什麽,估計的他不會出賣自己的族人,馬度只好退而其次找來王小錘輔助老太太設計新織機。
羊毛布也許還要些時候才能出現,但是織毛衣這件有趣新活動已經在大明的貴婦圈子裏風風火火的展開了。要問誰是第壹個織毛衣的人?當然是馬度。
那時候和川妹子可是約好了的,織壹條圍巾作為送給彼此的聖誕了禮物,他竟然傻傻真的織了,而川妹子明顯的是買的。
不像後世的很多年輕女人連襪子都不會縫,古代的女子不論富貴貧賤個個都是心靈手巧,馬度拿著細長的指針只織了兩排還沒有進行講解,他的女弟子就棄他而去,還說有什麽難的。
只用幾天的時間,成品毛衣就在家裏出現了,各種款式各種花樣,後世那種用機器織出來的,也不過如此。當然宋霜和烏日娜是沒有這個本事的,織出來的漁網壹樣,還好意思往馬度套。這種透皮露肉的稀疏網格,如果穿在她們的身上,似乎才更合適壹些。
宋霜和徐曉珮帶著毛衣往常府、徐府走了壹圈,織毛衣活動就立刻在勛貴官員的圈子裏面流行開來,尤其是那些年齡大的貴婦最是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終於不用數豆子排遣了,馬家的毛線生意也隨之火了起來供不應求,價格也是壹路飆升,毛線幾乎和同重的銀子等值。
在繼金、銀、銅、綢緞、絹布、大米、香料之外,大明又多了壹種硬通貨,老朱看別人發財都是心癢的,壹道旨意發到家裏招馬度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