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歸應天
大明好國舅 by 宇醜
2019-5-19 20:52
道同在後世還是有些名氣的,因為他死的太冤枉。此人剛正不阿疾惡如仇,在廣東任番禺知縣時看不慣朱亮祖的不法之事屢屢與之作對,還上書彈劾他,朱亮祖也不是吃素的,同時也上書彈劾道。
不巧的朱亮祖的奏章先到應天,不知他的奏章裏面說了道同什麽壞話,撩撥的老朱雷霆大怒。
按理說道同就算有違法之舉也應該削職讓大理寺審判,可老朱二話不說就派錦衣衛去砍道了同腦袋,足見他是個暴君。
等老朱收到道同的奏章之後,才回過味兒來自己是被朱亮祖給糊弄了,連忙的又派了使者去追,可惜後面的使者緊趕慢趕,仍舊沒救了他的小命。
現在道同年紀輕輕,不過二十七八歲的樣子,剛剛在太常寺做了半年的贊禮郎,就來了澎湖做知縣。
此人果然是個幹吏,馬度回到衙門剛剛還沒坐定,道同就找了過來。
“卑職見過馬侯!”道同沖著馬度拱手壹揖,他面色微黃色,雙目朗朗,壹看便知是精明幹練之人。
“道縣令請起!”馬度虛扶了壹下,“妳來見本侯有何事?”
“卑職知道侯爺明日啟程,便想來問壹下侯爺可有什麽要跟卑職交代的。”
“沒有!”馬度幹脆的回道:“道縣令是不是走錯衙門了,本侯這裏是海軍都督府,妳我互不從屬,自沒有什麽要交代妳的。”
都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馬度也相信道同的人品,但是未必能與他誌同道合。他能和朱亮祖對著幹,足見他的強勢馬度很不希望他插手剛有些雛形的港口。
道同不卑不亢的道:“卑職和侯爺確實確實互不從屬,只是這港口在澎湖境內,澎湖的人口過半也都在這裏,卑職身為知縣總不能不聞不問。”
“關於港口等本侯回了應天之後,市舶司會派遣人手在這裏建立港務局,海港建設運營自有港務局處理,如果有需要還請道縣令從旁協助。”
“為什麽?”
“因為到時候港務局的監正會是個六品官兒。”
誰知道同卻苦笑壹聲,“卑職早就聽聞侯爺聲名,心中仰慕已久,尤其是侯爺這次海外禦敵,使無數沿海百姓免遭災厄更讓道同敬佩。
聽聞此次朝廷在澎湖設縣便毛遂自薦,還好沒人與我爭搶來這荒僻之地。卑職自問跟您還是頭壹次見面,從前應該沒有得罪的地方,可來了這裏侯爺防我如同防賊壹樣。”
哎呀,還真個耿直的漢子,馬度笑了笑,“本侯竟不知道自己有這麽好的名聲?妳倒是說說滿足壹下本侯的虛榮心。”
道同笑著回道:“能為自家佃戶永嘉侯殺了永嘉侯的兒子還燒了莊園、府邸,就足以讓侯爺自傲壹輩子。”
果然還是繞不開朱亮祖,老子做了那麽多事偏偏只提這壹件,足見道同確是個疾惡如仇的人。雖然耿直了壹些,卻並非是見人就紮的刺猬,馬度對他的好感壹下子就升了起來。
“五六上茶,少放點茶葉!”馬度指了指蒲團,“這裏沒有座椅,道縣令且將就著坐。”
“本侯並非是故意防著妳,港口雖然在澎湖境內,但是每個州府都還有鹽運使司呢,也沒見哪個知府去幹涉鹽運使司的政務。”
道同壹拱手,“侯爺說的道理卑職明白,卑職只是想盡己所能多出壹分力,而且這澎湖壹窮二白,若想換個模樣怕是離不得海港。”
沒想到道同還真是通實務的明白人,馬度笑道:“既然妳有心,本侯也不好拒人於千裏之外。不知道道縣令對澎湖施政可有什麽見解?”
“卑職有些淺見班門弄斧還請侯爺指正,來澎湖之前整理了壹下澎湖資料,澎湖雖然荒僻但溫暖宜人,在澎湖西岸有數百裏的沃土適合種植,只是缺少人口……”
馬度和道同閑談了小半晌,覺得他確有才幹,也給他提了壹點治理澎湖的意見,二人可謂是相談甚歡。道同也是言語豪放,說話直來直往,實在少見這樣的耿直的讀書人,壹問才知他爺爺的竟然是個蒙古人。
有了和道同的這壹番交流,馬度心裏也放心了許多。海貿的律法朝廷已經和聖旨壹起發下來了,港口亦有完善的制度和規劃,不需要馬度在這裏繼續的坐鎮,相信港口也會瘋狂的成長。
“老戚,我和廖公爺回去了,這裏就是妳當家做主,不要覺得現在沒有倭寇就松懈,平常要到海上巡邏操演。拍賣地皮的錢都留給妳拿給將士們分了,那些戰死的人就多份壹些,也就僅此壹次,以後設了港務局,就算是賣了地皮也進不了咱們海軍的帳。”
戚祥壹下子升了都督同知,這可是二品的高官,這家夥早就樂瘋了,“都督放心,有俺在絕不許倭寇興風作浪。”
“毛驤妳要幫著戚祥約束好軍紀,做好探查好情報,有備無患。”
“屬下定不負都督所托!”
“常茂……沒事了!”
“咋就到了我這裏就沒事了,妳沒事我有事。”常茂掏出壹封信,“這是我寫給家裏的書信,記得幫我捎給家裏。”
馬度接過信揣到袖子裏,“算妳有些良心,還知道給家裏捎信。”
和將士告別,馬度和廖永安就上了朝廷的官船乘風北上由海入江,行了約莫兩天半就到了應天。碼頭上已經有人在等待,朱標躬身施禮,“恭賀兩位都督大勝歸來!”
廖永安戳戳馬度小聲的道:“瞎瞧什麽?還不趕緊的還禮!”
馬度還了禮之後,才道:“太子殿下,微臣記得當初徐大帥北伐歸來時百官相迎,場面大得很,為何換了微臣就只有太子壹人。”
廖永安在馬度後背拍了壹巴掌,“妳差點被人俘虜了也敢跟徐達比,八成是殿下見沒人迎妳怕妳面上無光這才照顧妳的顏面。”
朱標笑道:“現在朝廷政務繁忙,百官抽不得身,恰好我閑來無事,就向父皇請了旨過來迎接舅舅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