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30章 血雨腥風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5

  寧壽宮,不僅住著宣妃,還有密嬪王氏和勤嬪陳氏。
  密嬪王氏,以知縣王國正之女的名目進的宮,老十五、老十六和老十八都是她所生。
  勤嬪陳氏,是二等侍衛陳希閡之女,鑲黃旗下漢軍包衣的出身,老十七是她的兒子。
  因老十八是玉柱的親妹夫,玉柱便先去東偏殿,主動拜見密嬪。
  “臣兒玉柱,請密嬪媽媽安。”
  “內務府總管大臣,奴才董殿邦,請密嬪娘娘安。”
  宮裏的女人,嬪以上,才有資格被稱為娘娘。
  正式場合之下,皇子們拜見宮裏的妃嬪,壹般要在位分的後邊,加上媽媽或娘娘的後綴。
  關系近,叫媽媽,比如說,皇貴妃媽媽。關系較遠,則稱娘娘,比如說,德妃娘娘。
  當然了,親兒子拜見親媽,又自不同。
  比如說,老十四私下裏拜見德妃,壹直都稱妃母。
  不管是德妃媽媽,還是德妃母,只要加了封號,就意味著,關系十分疏遠。
  老四為啥不討德妃的喜歡呢?
  想當初,養母剛死不久,老四第壹次去拜見親媽的時候,居然不經過大腦的喊了德妃母。
  想想看,德妃的兩個親兒子,壹個喚妃母,壹個喚德妃母,能壹樣麽?
  這就相當於,縣農業局的局長姓傅,別人喊局長,妳卻喊傅局長。
  誰親誰疏,壹目了然也!
  皇權的尊嚴,至高無上。
  妃或嬪在前,母在後,絕對不能錯。
  有些關於滿清的電視劇裏,母後、母妃滿天飛,實大謬矣!
  至於,老皇帝稱呼他的親媽為母後,就屬於特例了。
  “免。”壹旁的嬤嬤,看見密嬪暗中打的手勢,趕緊叫了免。
  “來人,賞座,賞茶。”密嬪知道玉柱的厲害,絲毫也沒敢擺出嬪母的架子,可謂是異常之禮遇。
  玉柱斜著身子坐下後,就把宣妃中毒的事情,詳細的稟了。
  有玉柱在場,董殿邦如何敢坐?他跪下謝了恩之後,就乖乖的站在了玉柱的身後。
  密嬪,可不是壹般的女子。如果有女子科舉的話,她幾乎可以篤定,要點女狀元。
  宣妃中了毒,至今昏迷不醒,同住壹殿的密嬪,她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現在,玉柱帶著大隊侍衛,徹底包圍了寧壽宮。
  密嬪即使用耳朵去思考,也知道,此事絕對無法善罷甘休。
  不過,知道歸知道,密嬪依舊想保住身邊的心腹們。
  密嬪凝眸望著玉柱,輕聲道:“妳既奉旨而來,我也不敢攔阻。只是,她們伺候我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玉柱壹聽就懂,密嬪擔心刑罰大興之下,她身邊的宮人,被牽連著重傷不治。
  實際上,密嬪完全沒有必要多此壹舉。
  就沖老十八的面子,玉柱也不可能故意折騰,密嬪身邊的太監、宮女和嬤嬤們。
  “請嬪母且放寬心,臣兒壹定秉公查辦。”
  當著董殿邦的面,玉柱表態秉公查辦,就意味著,不會株連無辜。
  場面敷衍住了之後,玉柱起身再次行禮,然後吩咐侍衛們,把密嬪身邊的下人,都帶走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密嬪和宣妃同住壹殿呢?
  照宮裏的規矩,太監、宮女和嬤嬤們,都不算人。只要和中毒案,稍微沾點邊,就可以抓來拷問了。
  拷問的過程中,如果被冤枉打死了,怎麽辦?
  唉,死了白死,徑直拖去公主墳。
  人權?嘿嘿,在大清朝,肯定是不存在的。
  玉柱轉頭去拜見勤嬪的路上,老十六急急忙忙的趕來了。
  和徹底邊緣化的老十三不同,密嬪所出的老十六,雖然也壹直無爵,卻兼任了內務府總管的要職。
  老十六,生於康熙三十四年,比玉柱小五歲。
  剛壹見面,老十六就抱拳拱手,異常恭敬的說:“拜見柱兄。”
  玉柱壹邊抱拳拱手還禮,壹邊客氣的說:“十六弟,妳太過多禮了。”
  “若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請柱兄直管吩咐。”老十六的主動請纓,其實是擔心受了中毒案的牽連,想戴罪立功。
  道理其實是明擺著的,老十六和董殿邦壹起當值的時候,宣妃居然中了毒。
  無論老十六和董殿邦,有多少借口,最終追責的時候,他們都不可能完全無責。
  內務府總管們,有責無責,除了老皇帝本人之外,玉柱的態度也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沒辦法,哪怕老十六是老皇帝的親兒子,現在也要看玉柱的臉色行事。
  誰叫玉柱是領班內務府總管大臣呢?
  若問,玉柱也有責任?
  嗨,誰不知道,玉柱的兼職太多了,怎麽可能面面俱到呢?
  老十六和董殿邦,都是專職的內務府總管。宮裏出了大事,他們又正當值,責無旁貸啊!
  當然了,關鍵還是要看老皇帝的態度。
  這麽說吧,老皇帝若想借機收拾了玉柱,又怎麽可能派他來主持查辦呢?
  老十六既然來了,玉柱也懶得趕他走了,索性由他跟著壹起辦差。
  拜見勤嬪的時候,老十六很乖覺的退後半步,由玉柱領銜行禮。
  “臣兒玉柱,請勤嬪媽媽安。”
  “臣兒胤祿,請勤嬪娘娘安。”
  稱呼不同,親疏自見!
  因隆科多和老十七的郭羅瑪法(外祖父)陳希閡,早年都是三等侍衛,而且相交甚密。
  所以,玉柱和勤嬪的關系,相對比較親近。
  但是,老十六就不同了。
  老十六的親媽密嬪,和老十七的親媽勤嬪,差不多時間進的宮。她們兩個名為宮裏的姊妹,實為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
  密嬪的三個兒子,除了老十五站錯了隊,整天吃閑飯之外,其余的兩個兒子,都有差事可辦。
  勤嬪的兒子老十七,就不同了。
  直到老皇帝閉眼的那壹天,老十七既無爵,也從來沒有辦過差事,屬於是典型的小透明阿哥。
  兒子沒實力沒地位,親媽難免腰桿子不硬了。
  玉柱親自帶人來了,宣妃中毒的事情,顯然要掀起血雨腥風。
  “快,快起來吧。來人,給玉相國看座,上茶。”
  為了保住身邊心腹的小命,勤嬪心裏壹急,竟然親自發了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