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朝廷六部,我占其四!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8:59

  葉向高致仕。
  這吏部尚書,也就直接空出來了。
  朝廷六部,至少有兩個部門是最為重要的。
  壹個是吏部,另壹個就是戶部。
  在政治實踐中,最主要的兩項權力,壹個是人事權,壹個是財權。
  六部中,首重吏部。吏部權力最大,因為它管理的是官員的任免、升遷、考核、懲罰,和所有官員的切身利益相關。
  從名義上來講,天下官員的任免獎懲都是由吏部操作的,但實際上,吏部的權力在過程中會大打折扣。
  就拿葉向高來說,葉向高能任免各省的巡撫嗎?
  顯然,這是不行的,不要說巡撫不行,就是布政使、按察使,吏部也是無法決定的,這個是需要通過內閣的票擬決議,然後上報給狗皇帝,狗皇帝批紅這才能任免。
  此外就是還有另外壹種情況,那就是張好古之前硬生生的任命陸萬齡為山東巡撫,葉向高也是壹點脾氣都沒有。
  吏部的權力雖然大,但是也要看情況。
  吏部尚書雖然不能任命巡撫,但是可以審核候選人的資格。
  同時,吏部可以提名人選,這兩項權力也是很要命的。人事權可以分解成很多階段,按照人事任命的過程可以分為∶考察、提名、決策。
  狗皇帝掌握了最終的決策權,考察、提名的權力則在吏部。
  尤其是對中低級官員的任免,吏部的操作還是非常關鍵的。皇帝不可能對所有的官職都親自過問,他只掌握高級官員和極少數的關鍵崗位,中低級官職就放手給吏部了。
  吏部實際上負責中低級官員的任免和高官的審核、提名,外加辦理所有人事案的程序事務。
  但是,即便是如此,那也足夠了。
  勤政殿
  朱由校正在跟張好古商量。
  葉向高壹走,這個吏部尚書的位置已經是空閑下來了,自然,按照狗皇帝的意思是要讓張好古來擔任這個吏部尚書的。
  成為了這個吏部尚書,來推動新政,在官員任免上面,張好古也能更加的名正言順壹些。
  “師傅若是做了這個吏部尚書,那,這戶部尚書讓誰來做?”朱由校問道。
  “臣以為,讓盧象升來擔任這個戶部尚書比較合適,今年,臣不是去了壹趟山東嗎?這盧象升也是暫時代理戶部尚書的職務,朝廷的錢糧籌備,運轉,他做的也是很不錯的,臣以為,他還是很合適的!!”
  張好古也是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為自己的緣故,現在的盧象升的升遷軌跡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沒有朝著將軍的方向發展,倒是朝著財政的方向開始發展。
  他來掌握這個統計司衙門,做的也是相當不錯,各種信息和資料也是十分準確。
  朱由校略微的沈吟了壹下,而後點點頭道:“好,就讓盧象升上來,實在不行,大家也都有的商量,看看這個錢應該怎麽花,應該如何花!”
  如此壹來,張好古也就直接擔任了吏部尚書。
  以吏部尚書的身份來主持新政,比起這個戶部尚書的身份來主持新政還要更加的得心應手。
  盧象升也是極為願意配合的。
  這個戶部也還是存在壹些賬目,盧象升壹個人是玩不轉的,雖然,張好古也是拉來培養了,但是,張好古在內部的壹些變革,盧象升著實玩不明白。
  就比如說這個大明銀行,張好古在謀劃紙鈔,還在計劃紙鈔的錨定物,但是,葉向高就是死活都沒有搞明白,這個錨定物到底是什麽玩意兒。
  戶部的內部也是需要進壹步變革,這個,也是需要張好古來繼續操心。
  此外,張好古順手也把崔呈秀提拔為戶部侍郎,這個家夥,現在在別的不說,閱人能力還是有的。
  如此壹來,朝廷六部。
  禮部尚書是張瑞圖,比起從前的清水衙門,現在禮部還是增加了宣傳,教育,印刷等工作,前段時間,張好古還是提出了朝廷要辦報紙,第壹是宣傳大明國策,第二就是宣傳大明的意識形態。
  工部尚書是名義上是徐光啟(實際上是狗皇帝),現在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制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另外,主管壹部分金融貨幣和統壹度量的衡。還有就是壹個科工院,專門針對武器進行研發,針對歷法,針對紡織機的改進,乃至於蒸汽機的研究。
  最後就是戶部。
  還有壹個就是吏部。
  朝廷六部,如今四個部門都已經落入到了張好古的手中。
  剩下的兩個壹個是刑部的喬允升,這個人雖然是東林黨,但是被張好古給拿捏這把柄,在張好古面前還真是清高不起來。
  這其中審案的權力也已是已經漸漸的被張好古給剝離出來,轉移到了錦衣衛手中。
  日後,所有的證據擺在刑部,刑部只有當中宣判的權力,絕對不會讓刑部掌握審訊的權力。
  還有壹個就是兵部,這個兵部也是壹直都在韓爌的手中。
  張好古也不著急,他手中還有衙兵還有新軍,這些根本就不會聽從兵部的命令,他們只會聽從大同書院的命令,是狗皇帝和自己的命令。
  兵部是否在自己手中也沒什麽太大的差距,之前是首輔葉向高,現在首輔是韓爌都壹樣。
  此外還有壹個重要的地方就是禦史臺。
  都察院禦史臺左都禦史是韓林,左副都禦史則是左光鬥,禦史臺還是較為分裂的,反貪辦基本上是聽從韓林的命令,而負責噴人的之前聽從楊漣的命令,現在則是聽從左光鬥的。
  如此壹來,朝廷的格局也就是發生了全新的變化,東林黨人依舊還在,而且,壹部分官僚也是開始報團取暖了,甚至於跟東林黨聯合到了壹起。
  因為他們看出來了,張好古開炮的對象絕對不是東林黨,而是所有士紳階層,所有的狗官,不聯手也不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