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梟臣

更俗

歷史軍事

某國X市,著名的華人聚居區,城市居民99%都是華人。
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二章 三月之謀

梟臣 by 更俗

2023-4-22 11:44

  湯公絕食死於即墨,死得剛烈,死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林縛從江寧回崇州,壹連數日都沈默著閉口不說話,也絕步不進東衙,北衙的事務更是連看都不看。朝廷遣特使來崇州賞封,林縛下山來除了壹聲“謝皇恩浩蕩”外再無其他話語,領旨後就獨自上山去……
  林夢得、孫敬軒、孫敬堂、曹子昂、秦承祖、吳齊、胡致庸等人壹時也看不透湯浩信之死對林縛有怎樣的影響,甚至都想派人去嵊泗請傅青河回來,畢竟崇州眾人裏,對林縛最有影響力的不是旁人,是傅青河。
  “那龜蛋特使走了沒有,沒走就賞他兩拳!”周普手裏拿著金屬兜鍪走進來,身上鱗甲鏗鏘作響,看到林夢得、曹子昂、秦承祖等人坐在堂上愁眉不展,大馬金刀地拉了壹把椅子坐下,將兜鍪丟桌上,說道:“妳們操什麽鳥蛋心?老狐貍倒死得痛快,把難題都留給這邊了。大人憋在山上不下來,是他心裏有些事沒想透,我們該幹啥還幹啥,給他壹些時間便成……”
  “妳說大人最終會想透到哪種程度?”秦承祖問道,他知道周普看似粗莽,大馬金刀為壹雄將,而非謀臣,但他實也有細膩心思,再說他在林縛身邊時間最長,要比他們更能猜透林縛的心思。
  “我怎麽猜得到?”周普壹攤手,說道:“我要能猜到,便跟妳們天天坐在這裏,不用出去風吹雨淋的去帶兵了……”
  “妳當我們比妳容易。”曹子昂沒好氣地說道:“那換妳過來,我幫妳去帶騎營。”
  吳齊憂心地說道:“浙兵降卒也從津海秘密調來,合適的人手也挑出百號人來,要不要立即就安排下去,大人也要給個準信,不能拖下去啊,時機稍縱就逝……”
  除了林夢得、胡致庸二人還有些猶豫外,此時在堂上曹子昂、秦承祖、吳齊、周普等人,包括孫敬軒、孫敬堂兄弟,對這個朝廷都沒有什麽忠心可言,湯浩信之死,使大家心裏都憋著壹口氣,即使這時候時機還遠遠談不上成熟,但林縛若是要反,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不再勸阻跟著就反。
  曹子昂、秦承祖、吳齊、周普等人十年的流馬寇生涯都堅持下來,還怕再幹十年的海盜不成?這句話就憋在吳齊的胸口,差壹點就當眾喊出來,偏偏林縛不給動靜,他們也只能憋著這口氣。
  這時候,外面走廊有腳步聲與甲片走動相碰的聲響,秦承祖眉頭壹豎,以為又是哪個帶兵的將領學周普擅自過來打探消息,想著不管是誰進來,兜頭先訓壹頓,沒想到是趙虎下山來。
  秦承祖、曹子昂、林夢得等人壹起站起來,知道趙虎這時候下山來必有消息,盯著他問道:“大人吩咐什麽……”
  “大人說要為湯公守孝三個月,三個月內不見賓客,不理公務,壹切遞來崇州的公函悉受李縣丞收下封存……”趙虎如實說道。
  林夢得皆沈吟思考慮林縛的用意,秦承祖先擊掌贊道,說了壹句臟話:“好,管他娘的外面天翻地覆,我且巋然守之,三個月再見分曉不遲,我還擔心大人想不透此結。”又問趙虎,“妳過來之前,誰去見過大人?”
  趙虎替林縛感到尷尬,不過這堂下都能知機密的人,雖說是男女私事,也不能刻意瞞過他們,摸了摸鼻頭,說道:“大人在南麓廬舍坐了半天,宋氏去說過話,約有半個時辰……這會兒要妳們上山去談事情。”
  秦承祖、曹子昂等人相視而笑,這種隱諱事知道也便罷了,都不去議論什麽。要說起來,薰娘與柳月兒,賢淑是極賢淑的,但在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給林縛幫助的。
  秦承祖與曹子昂、林夢得等人商議了片刻,便決定讓李書義以官衙告文的形式將林縛守孝壹事正式公布出去,海陵府、郡司及總督府都發公函去,管他們有什麽反應,朝廷對湯浩信死後也是極盡哀榮,總不能阻攔林縛為湯浩信守孝。將這件事先定下來,其他事先上山商議後再定。
  秦承祖、曹子昂、林夢得興沖沖地趕上山去議事,卻沒有逮到林縛本人,在山上守值的孫文婉說林縛帶夫人顧君薰前壹腳去了西沙島,要大家去西沙島議事。
  林夢得疑惑地問道:“明明要我們上山來,他倒先壹步去島上了,島上今天有什麽事,要他緊趕過去?”
  西沙島事務主要由胡致庸、孫敬軒兩人負責,胡致庸也想不明白,看向孫敬軒。
  孫敬軒也頗疑惑地說道:“船場那邊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或許是去看烘窯……”
  ※※※※※※※※※※※※※※※※
  除非臨時使用壹兩次,不然的話,造船最重視備料,特別是海船,備料更是馬虎不得。
  壹般說來,造船用的木料需要浸塘數旬不等之後再撈起陰幹,視各地氣候不同,陰幹時間更是要半年到兩年不等,經用老油反復刷塗,取來造船才能確保下水後長時間不變形不腐爛。
  要是木料不經過這些步驟處理,木質海船在海水裏浸泡十多天,船板就會變形滲水變成漏船,結構強度也會遭到致命的破壞,經不起大撞。
  由於木料塗老油易燃,靖海水營所造的戰船木料所塗之老油額外還要混加壹種礬料,增加阻燃性。
  晉安也早就有船場,但之前多造小船、漁船,短料不缺,沒有大料。依現有的備料,奢家再大的投入,短時間裏也只能大量造中小型海船,質量還比不上龍江船場造的船,更不要說立時就造出大型海船來。壹般的大料,以晉安多雨濕潤的氣候,至少要處理兩年的時間才能使用,奢家缺乏造大船的耐心。
  林縛在崇州造船塢,從半年前就開始備料,但要嚴格按照傳統工藝,這些木料少說還要過壹年半載才能用上。眼前修船所用的各種備料,都是從其他船場買來,壹些關鍵性的大料,則是買通龍江船場的官員從龍江船場偷運出來的。
  這麽做,畢竟做不大規模,靠買通偷大料造津海級戰船,造壹艘兩艘可以,造十艘八艘,江寧工部的官員覺察不到,與林縛不對頭的勢力,也會提醒江寧工部的官員。
  崇州要在短時間內形成造大型海船的規模,林縛只能在西沙島試著造烘窯,人為的加速木料陰幹過程。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世許多匠術都是憑借數百年摸出來的經驗而傳承,人為去造易於陰幹木料的窖室,是好些人想不敢想的事情。
  燒窯要保持怎麽樣的熱風才夠,不是光有熱度就行的,還要加水,保持壹點的濕度,將木料烘裂也是壞事。木料在窖室裏怎麽堆垛,窯火要怎麽長時間去維持,窯室要怎麽透風,都沒有壹點現成經驗可循,都要慢慢地去摸索,有些老匠人甚至抵制這種破壞傳統的做法。
  觀音灘船場早期備下的木料都拿去試驗烘窯了,只有很少壹部分是合格的,大量的木料廢掉,半年來窯室也是改了又改,負責這事的孫敬軒都覺得心疼,好歹有些進展,不然他也要忍不住跳出來反對林縛這麽亂搞了。
  ※※※※※※※※※※※※※※※※
  聽孫敬軒說林縛有可能去看烘窯,秦承祖微微頷首,說道:“倒是有可能。朝廷與梁氏以為占了山東,就占了津海糧道最關鍵的壹環,將津海與崇州就分隔在兩翼,以為有登州水營坐鎮,就能鎮住登萊海商不敢跟著我們倒戈要挾朝廷……廟堂及宮中能識得黑水洋者,還真是百中無壹呢。”
  曹子昂、林夢得也越想越有可能。
  眼下津海糧道,最主要是東南漕糧出淮河口,再經青州境內的膠萊河穿過山東半島,再由登萊海商送往津海等地。登萊海商集團雖說親近東陽壹系,但是幾乎都在渤海灣內活動,登州水營的駐地恰在山東半島的東北端,將登萊海商勢力封鎖在渤海灣裏,只要梁氏能控制住山東半島的局勢,從表面上看,東陽壹系獨自掌握整個津海糧道的大勢似乎從此就要給化解掉。
  實際則不然。出淮口,走山東半島的膠萊河,是林縛籌劃津海糧道的前期權宜之計。受青州境內的復雜地形影響,膠萊河的運力十分有限,湯浩信在山東坐鎮,組織了兩萬運軍,水陸並進,才勉強保證每月二十五萬石的運力。
  不知道在山東維持如此運力的艱難與成本之高,就體會不到湯浩信是如何替朝廷盡心盡職的苦心,也不會體會湯浩信求死的剛烈。
  林縛對津海糧道真正的規劃,是從江口出海走黑水洋航道直接將糧食運抵津海,山東郡只是津海糧道的補充而已。
  等梁氏掌握山東,就算不惜投入地勉強維持住膠萊河運力,崇州這邊在淮口做手腳就太容易。隔三岔五的沈壹艘船,就能將積淤嚴重的淮口廢掉,迫使所有漕糧必須都從江口出海。那時候漕糧是去山東,還是直接走黑水洋,又豈會輪到梁家來做主?
  林縛前期在崇州壹個勁地鼓勵崇州大戶集資造海船,最根本的用意便在這裏。
  登萊海商,受登州水營威脅,關鍵時刻未必會選擇站到林縛這邊。但是崇州的海商集團要是發展起來,他們可就沒有什麽選擇了。
  但是關鍵的關鍵,要將津海糧道的控制從根本上控制在崇州手裏,崇州就要保證壹年有三百萬石的運力才行。以壹艘船壹年平均往返六趟計,津海級的大型運糧海船要有壹百艘才夠,還不算備用船只。
  林縛守孝三個月不見賓客,不理公務,不看公函,可不是就什麽事都不做。恰恰相反,要利用這三個月的寶貴時間,要將崇州的根基打得更堅實。
  三個月後,山城、水城,陸體壹體的新崇城將大體建成,新鶴城也將建成,嵊泗防線也將建成,運鹽河清淤事也將大體完成,崇州增產之糧,足以再養十萬流民,開墾鶴城也具備條件,到時便是守住崇州壹地,也可以從容坐觀天下亂局變化。
  也不知道林縛這時候突然去島上是不是看烘窯,秦承祖、曹子昂、林夢得等人沒有辦法,只能走石徑到南崖碼頭坐船去觀音灘見他。


卷七 山河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