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5章 妳是明治,妳有野心!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8
妳都明治天皇了,妳不窮誰窮啊?
朱慈烺心說:後世那個什麽電視劇裏面演的明治天皇,為了攢錢買英國人的戰艦,都壹天壹頓飯在減肥了。不過妳比他還命苦,妳就是把那最後的壹頓飯都戒了,把自己餓死了,也攢不出能和大明海軍三洋艦隊對抗的海軍艦隊!
因為東方世界的發鈔權在妳哥哥我手裏!而且大明的造船能力現在已經和英國不相上下了,只比荷蘭還差壹點,遠遠不是日本可比的。所以有幾個錢還是想穿點花了吧!
想到這裏,朱慈烺瞅著準備選了個好年號的朱慈炯,笑著問:“老三,妳都當天皇了,怎麽會沒有錢呢?日本國雖小,但是富裕的地方不少,礦產又多,年入怎麽都有幾百萬吧?”
朱慈炯先是點點頭,然後又嘆口氣:“可不是嘛!但是興子那娘們壹根筋啊……她現在急著要還錢!
她總覺得欠鹽業銀行4000多萬那麽久都不還,太不好意思了。所以在退位之前就擬了個開源節流的還錢方案,還讓禦前會議通過了。”
妳看看,多好的弟妹啊!朱慈烺心說:妳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居然還和蒙根其其格那個胡姬搞在壹起,太不應該了!
“她準備怎麽還?”朱慈烺感興趣地問。
朱慈炯回答道:“首先說開源,也就是漲年貢、開礦山和加商稅這三招……年貢從原本壹俵三鬥半猛漲到五鬥。這樣460萬石天領壹年要交230萬石貢米,扣掉發給地頭官的提成,到手是180萬石。日本石比咱們大明的石多了60斤,日本的米價也貴壹些,180萬白米大約能換到250萬兩銀子。
甲州金山、佐渡金銀山、石見銀山、別子銅山、足尾銅山等處礦山都要加大開發的力度,要引入大明和西洋的匠人,以提高礦山的產量。力爭將礦山方面的總收入提升到250萬兩銀子!
另外,江戶、大阪、京都、長崎四大商市的商稅現在也是年年漲啊……興子想漲到250萬兩。
這樣三個250萬加壹塊就是750萬兩……”
“750萬兩也不多啊!”朱慈烺說,“妳們家都欠了4000多萬兩了,壹年利息都得付300多萬兩,靠750萬兩的收入到猴年馬月才能還上?”
“可不是嘛!”朱慈炯振振有詞道,“再說大哥妳又不逼咱們還錢……慢慢還不就是了。可是興子不答應啊,非得要想盡辦法厲行節約,準備壹年還200萬本,要在有生之年把欠的銀子都還上。”
“壹年還200萬,”朱慈烺皺著眉頭,“那開頭那幾年可就苦了,連本帶利要還500多萬啊……老三,妳這個天皇還有錢花嗎?”
750萬減去500多萬,還有200多萬……看著不少,可實際上卻是捉襟見肘。現在日本武家朝廷可不是裝樣子的空殼。那是有地盤、有軍隊、有下屬壹大堆的衙門的真朝廷!而且軍隊還分為陸海軍,衙門當中還有外交部,還向大明、朝鮮、巴達維亞、新西班牙派出了使團。
另外,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武家的孩子(農民家可不管)。所以興子天皇的朝廷還得擠出壹點錢開學校辦教育。
這200多萬兩像撒胡椒面壹樣的,到處都要撒,到處都不夠!
“可不是嘛!”朱慈炯咬著牙,伸出三根手指頭,“只有三萬兩……不是我壹個人花,而是整個天皇家就三萬兩!最後能到我手裏的,差不多只有三千兩。”
三千兩壹個人花用是足夠的……可是朱慈炯都憋了那麽多年了,好不容易當了天皇,不得好好享受壹下?至少得納十個美女當女禦,再加上他這個天皇本人,十壹個人花三千兩,平均壹個人才二百多兩,好像是少了壹點。
朱慈烺笑道:“那也苦不了多少年……壹年還上200萬本,5年就還上1000萬本了,到時候利息就會減少到二百十幾萬,壹年還四百多萬就夠了。如果妳能勒緊褲腰帶十年,那就還了2000萬本了,利息就會減少到壹百多萬。到時候日本朝廷壹半的收入拿來還債就足夠了,妳就享幾年福了!”
“什麽?”朱慈炯失望的看著自己的哥哥,“大哥要我用十年時間還債……大哥,小弟還想在天皇的位子上幹壹些名留青史的事情呢,不能把時間都花在還債上面啊!”
名留青史?妳想幹什麽?難道想發展海軍,訓練陸軍,侵略朝鮮……不對,朝鮮南部沿海壹帶本來就是妳的領地啊!
從那裏北進漢城、平壤,拿下朝鮮全境也沒多困難吧?而且妳還很能打仗,比那個真明治都能打啊!
另外……妳還是崇禎帝的嫡長子!朱慈烺心想:崇禎把我過繼給天啟了,從宗法上說,天啟帝才是我爹!
想到這裏,朱慈烺馬上就警惕起來了,目光灼灼的看著兄弟。
朱慈炯被他看得心裏直犯嘀咕——我不就是不想還債嗎?妳個放債的該知道,凡是欠債的人都不想還,除了興子……而且我們倆還是壹母所生的,妳就不能免掉壹點債,讓我過個幾十年舒坦日子?再說了妳借給我和興子的錢,早就靠著抄黃金和控制大阪兩替行賺回去了!
“老三,”朱慈烺的目光很快變得溫和了壹些,他是好哥哥,德忽悠弟弟啊,“哥哥倒是有個可以賺快錢的辦法……多了不好說,但是三四千萬,應該不成問題。”
“真的!”朱慈炯的表情馬上就變了,壹臉的恭順啊,“大哥,皇兄,我的好皇兄,您有什麽好辦法,快點教壹教小弟吧!”
“要賺快錢,無非兩樣,”朱慈烺思索著道,“壹是發鈔鑄錢;二是房產地皮!這發鈔鑄錢,必須有大信用、大市場和大產業……妳的日本都沒這些,所以就不要想了。那麽剩下的,就是倒騰房產地皮了!”
“怎麽倒騰?”朱慈炯馬上問。
怎麽倒騰?朱慈烺心道,當然是早早的把地產炒起來,然後大家發財了,荒了吃力不討好的工場手工業了……
這樣的話,當然不能和朱慈炯說了。
朱慈烺琢磨了壹會兒,已經有了壹套說辭了,他笑道:“日本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要全面開花,靠日本國的資金是不夠的。所以只能縮小盤子,只抄大阪、江戶這兩塊。”他想了想,又道,“先炒大阪!把大阪炒起來,三四千萬應該就有了!”
“真的?怎麽炒?”
朱慈烺又道:“現在日本國是沒有什麽私有地產的,要發展地產業,這壹點必須突破!不過也不要在全國突破,就在大阪町突破即可。大阪町的地盤有限,而且又是全日本的財富和商人匯集之地,如果不是日本的土地公有,大阪町早就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了。
不過要把大阪町的地產迅速炒起來,光靠壹個私有還不行。還得把大阪町的房產和特權身份掛鉤……”
“特權身份?”朱慈炯問,“是武士身份?”
“對!”朱慈烺道,“要想吸引全日本的富商前來大阪置業,大阪的房產壹定要加上居住以外的功能!譬如武士身份,出仕的資格,武士的家格,進入優等學堂的資格,當然還有受天皇保護的資格……只有這樣,大阪的地產才會與眾不同,才會價值不菲,才會成為日本國豪商們的必備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