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二九章:妳歪樓的本事朕服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2

  卡車?
  卡車是不錯,那個大家夥能夠運的東西也不少,可僅僅只靠著壹個卡車,就去修那麽多的路,恐怕有些不太合適吧?
  而且,修路哪有那麽容易?
  就拿長洛官道來說,壹部分是在原官道上直接翻修的,壹部分則是直接新修的,整體而言,新修的長洛官道距離更近了壹些,而途中也架了幾座大橋,如果沒有這些橋,肯定還是要走原路去繞的。
  費用雖然不高,但問題在於太耗費時間和精力。
  “卡車難道就只能用來運載材料嗎?”李元吉有些無語的說道。
  說這幫人是榆木腦袋還真是有些看不起榆木了,雖然李元吉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他們的思維壹時間還沒有轉變過來,想不到這壹點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現在科技已經算是發達了吧?
  至少比起以前來說是這樣的,而且很多東西的通用性也已經展現了出來,為什麽就是想不到呢?
  是真的想不到?還是不敢想?或者根本就是懶得去想?
  李元吉覺得自己好像是有些受夠了,他不想再去引導這些人了。
  有些郁悶的接著開口道:“蒸汽機最先是用在火車上的,後來又被用在了輪船上,工業上,現在又被運用到了卡車上。既然蒸汽機可以用在這麽多地方,那麽卡車又為什麽只能用來運載貨物?難道就不能改裝壹下,在前面安裝壹個巨大的鐵滾輪,利用自身的重量去來回碾壓地面,以此來取代人力壓實的步驟?壹段五裏長的路,壹臺這樣的設備,只需要不停的壓上壹天就可以了吧?
  同理,可以改裝過後用於工程機械,為何就不能改造成農業機械?繼續減小壹些體格,在後面安裝犁頭,是不是又可以利用這些機械去完成翻地和平地?正常情況下壹畝地需要壹個時辰才可以翻完,現在壹刻鐘都用不了就可以做完這些。
  除了這些以外,是不是還可以被用作其他的地方?要敢於想象,敢於思考,只要是理論可行的,都可以去嘗試壹下,朕最大的擔憂,就是連想都不敢想。
  現在的大唐,除了悶頭往前走以外,根本不會去看壹下前方的路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更不會去看這條路是不是可以走的通。”
  發展走彎路,那是必然的結果,無論是前生還是今世,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就拿拖拉機耕地來說,歷史上也不是蒸汽機做成汽車以後就有的,而是經過了很多年的進化,不斷的去摸索,去創新才有了現在看到的拖拉機。
  而拖拉機的進化步驟,則是最開始龐大而又笨重的拖拉機直接下地,然後人們發現速度的確是快了不少,但是拖拉機會把地碾壓的更硬,不利於耕種,反倒是影響了耕種。
  然後第壹代機械化耕種就這麽被淘汰了,然後有了第二代,既然會把地壓硬,那不讓它下地不就好了?於是壹根鋼絲繩連著犁頭,拖拉機在地頭上拖拽著去翻地。
  效率也提升了,但是操作起來依舊不順暢。
  接著又迎來了第三代,既然壓實了,那麽為什麽不減小拖拉機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呢?
  於是就給拖拉機安裝上了輪子,就這樣,最初被實用化的拖拉機就這麽出現了,後來不管怎麽去改進,這個運作的模式是沒有被改變的。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有壹二十年的時間去進化,去讓人思考。
  現在大唐也要經歷同樣的步驟,但是作為壹個後世人,李元吉是等不及這個過程的。
  這就是現在最大的矛盾所在,這時代的人都是正常人,他們需要時間去接受這些,去理解這些,去思考這些。
  但是李元吉卻不需要,他腦子裏到處都是更先進的東西,他覺得自己不應該等這麽長的時間。
  同理,他也覺得這些大臣們不應該想不到這些。
  真說起來的話,雙方都沒有錯,歸根結底,還是前世與今生的思想碰撞問題,李元吉覺得自己做好了準備,可實際上並沒有。
  “對呀!”程知節猛的壹拍案臺,興奮的將眾人嚇了壹跳。
  有些失禮,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已經顧不得什麽失禮不失禮的了。
  因為李元吉的話,同樣的也打開了他的腦回路,讓這個原本就不算是保守的人,突然間變得更加神經了起來。
  “誰規定卡車只能用來運輸物資的?如果將卡車給封死,只在上面留壹些小孔,士兵就可以躲在裏面對外面去射擊,這樣的話,管對方有什麽防禦,又有多少人,直接卡車開過去,妥妥的碾壓呀。
  另外,火箭炮可以安裝在卡車上,這樣機動性就更強了,打完就可以跑,而且面對敵軍騎兵的時候,也完全不懼,只要封死駕駛艙就可以了,甚至還能開著火箭炮去敵人騎兵群中碾壓壹番。
  咦?這麽壹想,火炮是不是也可以安裝在卡車上?這樣不論部隊推進到哪裏,火炮都可以隨時提供支援?而且有了卡車,只要後方能夠把物資送上來,前線基本不會怎麽缺少彈藥。
  陛下,要不咱們先小規模的搞壹下試試?”說到後面,程知節的聲音越來越小。
  雖然他覺得很靠譜,可那只是腦子壹熱想到的,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另外,是李元吉前面的話誘導了他,所以他才直接說出這些話來的。
  “火炮安裝在卡車上好像有些不太靠譜,後坐力太大了,不過前面兩個聽起來好像有些操作的空間。”房玄齡則是眼前壹亮,這的確是個辦法。
  不過辦法歸辦法,皇甫無逸也有話說:“而且,如此壹來,軍隊的規模甚至不用繼續去擴大了,在擁有大量卡車的前提下,部隊的戰損將會更低,而擁有如此強悍的機動能力,也代表著相同的部隊可以控制的範圍會更大壹些,以往需要十萬人可以完成的,現在或許只需要五萬人,甚至是三萬人就可以完成,在敵人找到解決辦法之前,裝備了這種卡車的軍隊,似乎是無解的……”
  屁的無解……
  李元吉暗暗啐了壹口。
  說這話的是程知節,是房玄齡,還是其他人,李元吉都可以理解,但說出這話的是皇甫無逸,那李元吉就要好好思考壹下了。
  這不是針對皇甫無逸個人的,而是他的身份決定的。
  皇甫無逸是戶部尚書,掌管財政大權的大佬級別人物。
  軍隊擴建,軍隊的維護開支,這些軍費,都是要從戶部拿出去的,而且每年的軍費還要不斷的上漲,歷年以來,戶部在統計,劃撥經費的時候,軍費是永遠排在第壹個的,搞完了軍費,才會去給其他衙門分配。
  而軍隊未來的開銷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裝備了步槍等熱武器的軍隊,開銷將會更大,槍,炮是可以重復使用的,但是子彈和炮彈以及手榴彈卻是壹次性的,壹到大戰的時候,戶部就要將備用的資金全部投進去給他們生產彈藥。
  既然這是無法避免的,為什麽不走精兵路線?通過裝備的強化,讓他們以更少的人,去完成更多人才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短期來看開銷是增加了,可是從長遠來看的話,還是省錢的。
  壹千個人去開槍,無非也就需要壹百臺卡車而已,但是壹萬個人開槍,所需要的子彈,正常的經費,這能買多少卡車?
  所以,皇甫無逸算的是經濟賬。
  當然,李元吉也不得不承認,皇甫無逸說的對,就是要走精兵路線。
  但精兵也離不開普通的部隊支持,但不管怎樣,對於軍隊這方面,基本上是不用怎麽擴軍了,但是戰術方面卻需要重新的制定,不過這也不是不可以的。
  “這是長期計劃!先說眼下的!”李元吉有些無語,他發現這些人歪樓的本事好像挺厲害的。
  這些事就算是可行的,沒個壹二十年的時間,能夠做到嗎?
  再說了,裝備不需要去研究?不需要去測試嗎?這不需要時間嗎?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兩點,壹是修路,二是農業,其他的事情該做還是要做,但是可以適當的放壹放,過個壹兩年,等大家都適應了以後再去做新的規劃。”李元吉強行將話題拉了回來。
  程知節的思路很接近後世的裝甲作戰,但卻是最初級的版本,他只是拿裝甲部隊去當突破敵軍陣型的方式,而沒有意識到它真正存在的意義。
  不過程知節能夠想到這壹點,李元吉還是很高興的,至少他有這個意識了,這很重要。
  不過,這些事不是壹時半會兒能夠做到的,需要壹步步慢慢的來,所以,還是優先解決眼下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在所有的大臣當中,房玄齡算是個乖寶寶般的存在,他從不會去質疑李元吉的決定,就算是提建議,也會很隱晦的去提出來,不會像魏徵那樣直接說出來,不要慫,就是硬剛的態度。
  李元吉敲定了這兩點,房玄齡也就將思路放在了這兩點,而借助著剛才壹系列的事件,他也在想著壹種可能。
  “修路這方面有工部去負責,臣沒什麽建議,但是農業方面,如今所需要做的,壹是讓卡車可以翻地,二是不是該研究壹種可以挖土的卡車?這樣可以在合適的地方修建水庫,平時從河流中引水進去儲存,壹旦發生旱情,則可以使用水庫中的水?澇災的時候,水庫也可以提前放水,待到河流暴漲之後,便將水引入水庫進行分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